想到哪写到哪(之二百四十三)
(2013-03-13 06:08: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身边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其实就是我们值得深入思考的事情,只是我们没有这样去思考,也很少有人这样而已,身边的事情形形色色,几乎囊括生活的全部,所以说生活是百科全书,你会从中找到所有你可以找到的实例,或许这些实例更鲜活,更超出我们的想象,简直就像一个魔幻大舞台,工作单位里的同事,朋友圈子里面的各式各样,包括陌生不熟悉的那些过客,纷纷登场,激情表演,热闹非凡。
自己毫无疑问也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之一,根据自己性格中固有的和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些真实想法,会在不同的环境中用一种方式表现出来,虽然有时候对自己的这种表现感到吃惊,但是,自己知道这是一个人内心里最真实的东西,无论是高尚还是龌龊,我们只可以用“人所有我无不所有”来解释。
在平日里,自己会须在舞台上总愿意表现得循规蹈矩,好像是一个正人君子,其实这种大众化的脸谱,并不生动,几乎更多的人都愿意用这种表现方式来表现,雷同的人物脸谱,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缺乏了个性,当然,大家想成为这样大众化的形象,是因为有一个公认的好人与坏人的标准,自然更多的人愿意成为前者,一个感觉对社会并没有构成威胁的人,通常我们说的良民。
问题是一个人不会总这样的表现自己的一贯而致,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你会表现出你自己都不敢想象的另一面,就拿我自己来说,平日里的谦和,似乎给人一种低调,但是,当有其他的外界因素的介入,自己会变成另一个别人看不懂的人,例如在酒精的大量摄入下,自己激烈的言辞,让更多的人瞠目结舌,几乎就不是平日里的我。
酒精让自己变得激动,假如没有这种摄入,会须自己根本不可能跟着去迎合,而此时的自己已经似乎不能自制,将自己清醒时所有的防备忘得一干二净,觉得做什么事情在那个时候都可以,都在情理之中,都成为了一种向往,也忘掉了自己曾经的担心和后怕,成为了无所畏惧的人,即便知道第二天自己会后悔,而那个关口,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
酒精让自己变的尖刻,我这个人都一直以宽容为共识,在平时里面,我绝不会对某一件事情,和某一个人的一些做法,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因为我知道,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打拼都不容易,鼓励他们积极去努力,是与人为善的基本,所以自己都处于一种鼓励与鞭策的状态下与他们相处。
而酒精摄入以后的自己,就成为了自己曾有观念的反动,至于为何会这样的一反常态,或许自己内心深处就有一种不屑,而自己没有发现自己内心里的这些阴影,通过某一个特定场合,将自己内心里的这种不和善,表现出来,让更多的人感到意外,就像前几天的某一个场合,自己的一通胡言乱语,让自己的大哥和老师颇为吃惊,与一贯的宽容形成了极鲜明的对比。
酒精摄入后的自己,也会让我失去了以往的沉稳,愿意表现自己,而这些在平日里这是我一贯认为的大忌,特别是跟上级领导在一起,这种无谓的夸张,带给自己的是什么,心里面非常的有数,而在另一个不同的场合,自己有用另一种方式否定了自己的一观做法,这种性格的自相矛盾,也成为了折射自己多面性的镜子。
现在知道这种生活特定时期,把内心里的那些沉渣泛起,就是自己内心恶的一面赤裸裸的暴露,自己与其他的人一样,在生活的舞台上,转换自己的角色,时而去演一些道貌岸然的君子,在那里你也会侃侃而谈,时而会在某一个场合里面,将自己并不熟悉,也不想暴露出来的那些真实的情愫,在不知不觉中生动上演。当然,酒精摄入后的发泄,我界定为酒后无德范畴。
其实,是文化制约下的自己,还是在特定时期下的自己,都是一个真真切切的自己,一个善良与邪恶共存的自己,就像我一直说的那样,一个人有多善良,那么这个人就会有多恶毒,因为极致是对等的,善与恶,好与坏,都是孪生兄弟,正因为这样希望更多的朋友,在生活的舞台上,自己表现了不一样的角色,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那都是真实的自己,我同样是在好与坏的转换中生活,力求表现出更多善良,而表现的另一些,请给予批判或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