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二百二十)
(2012-12-29 00:34: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朋友靠出租自己的房子为生,说不上来富裕,但还可以保证基本生存,他给我讲了形形色色的租住人的事情,感觉这年头干什么都不容易,租住房子在我看来风险很大,一个是租住人的情况你了解,第二个就是收租金的困难,不过我这个朋友不怕,租户看到他凶煞恶神般的样子,不会跟他计较什么。
眼看着自己要退下来了,回家并不是一件难事情,难的是如何将自己堆放在办公室里面及仓库里面的书籍拿回去,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家里已经没有地方了,近来掌柜的一个劲的嘟囔买房子,自己知道这不切实际,到这年铃当“房奴”有点不值,想到了租住房子的事情,找了这位朋友,他绝对是“给力”,现在就有现成的房子,但是,自己考虑不过是租住一间放书和看书的房子,不需要特别的优惠条件,朋友告诉我,三月份就有腾出了的房子,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估计活也就十年八年的事情,跟朋友说好,每年一万元的价格租住,暂定五年,感觉这样算下来就是租住十年也不过花费十万元,这个价位在我们这里一个卫生间都买不到的价位,觉得租住是一个解决目前书籍没处放的好办法,特别是想到很多书籍堆放在岳父家里面,那些书已经变成了“死书”,觉得怪疼人的。
其实,前些年自己也曾经在自己的院子里租住过一间房子,那时候咱年轻,掌柜的害怕我单独在那里学习,会招惹出别的事情,所以只允许放物品,没有放床进去,成为了十足的仓库,后来觉得这样更奢侈,租了一年以后,自己主动放弃了继续租住,将那些乱七八糟的物品,送的送,分得分,总算消化掉了。
掌柜的对我不放心很正常,结婚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成为了单位里接待科的负责人,自己想为了把客人的晚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搞好,在领导的同意下,建立了录像放映站,专门给我腾出了一个房间,购置了当初令人羡慕的播放设备,自己也成为了夜不归宿的人,几乎每天夺回播放从文化宫租借的录像节目带,一时间成为了疗养院里面一个亮点。
但是,我这个人天生喜欢热闹,自然也就有了人气,在录像室干得欢的时候,不知不觉,小兄弟们也都自然拉近了距离,那时候还算是精神生活不丰富年代,录像节目也是一个期待的看点,伙房的小兄弟们给我端来饭菜,说是为了犒劳我,其实是他们想看录像,自己吃着不花钱的饭菜,自然也就给他们提供这种便利,不仅如此,看完以后自己回家,让他们当中不愿意回家的青年,睡在自己的放映室,久而久之,成为了老同志闲暇时的话题,认为我招引如此之多的人去那里,有点不太合适。
后来这件事情,最终传到领导的耳朵里,把我找了过去,严肃地提出不允许外人进入,自己答应一定不让他们进去,但又害怕得罪他们,没有免费的晚餐,只好将录像带借给他们,找了一个平衡。虽然同事被“拒之门外”,我的老师和文友,我无法拒绝,特别是一些关系不错的老师,我更不好意思说这些,这里换了批人,又成为了小据点,每天晚上给客人放映晚了以后,就是我们自己观看节目的时间。
原来放映室里面是一张单人床,老师看完了不想回去,我看完了也不想回去,挤在一张床上不方便,便想办法改成了一个大床,这一下子好,可以躺四个人,放映室成为了客栈,自己的学友和老师,一段时间里几乎就住在那里,掌柜的为我这般疯狂的表现,表示出强烈不满,在一个周末的时间里,她找人将大床给强行拆除,确保了我工作以后定时回家。
现在已经没了那些狗精神,租住屋子,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学习和存放书籍所用,跟掌柜的说了以后,没表示出特别的反对意见,租住的房子,离我家不远,自己已经想好了,在那里成为自己的书房,起名为:“静雅斋”,不定时得到那里看书学习,接待学友,也算是退下来以后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自己是这样去想的,真正会是怎样,自己也不知道会怎样,可能到了那时候,自己看书的兴趣也没有了,哪里就成为了书库了,不过我曾经跟几个朋友说过这件事情,他们流露出来的表情,都是一样的兴奋,认为这样文学朋友可有聚在一起的地方了,自己隐隐感觉到有点当初我组建放映室的意思,更有甚者说:你千万别把那里当成接待室,真的这样的话估计又要遭到掌柜的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