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二百一十六)
(2012-12-19 00:04: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闲侃 |
有人问我:你内退回家以后,想在外边干点什么?我说:什么也不干,回家就在家里或附近的地方,看书、写字、锻炼身体,旅游等等。朋友听到我这种表述,说我有点颓废,可惜了自己的资源,在他们的感觉里,自己好像可以做多大的生意似的,其实,我自己知道属于我的只有在家里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天生就不是一个买卖人。
离我们家直线距离不到三百米的地方,就有一个体育馆,听孙老师说,那里也有乒乓球室,办一个年卡千数块钱,假如只是每周六周日去,也就四百多元,感觉还可以接受,离着近,即便那里没有洗浴的设备也无妨,快跑两分钟就回家了,这样想来锻炼身体的计划就有了着落。
假如乒乓球打不了,离家一站地的地方,有一个室内游泳馆,也可以作为我的选择,听别人说,上年纪人游泳时一个很好的运动,腿脚一起运动,特别对颈椎有好处,其实,游泳是咱的强项,只是这些年所谓的忙于工作,一直没有到海里面,当初,自己在单位里面游泳技术还算是可以,在我们这行当里面,提起潜泳没有不伸大拇指的。
当然,不到体育馆锻炼的日子,大海边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从家里漫步走到海边估计要有十分钟的样子,往东走慢不可以走到五四广场,往西走可以走到八大关,都是沿海一条线,估计这个计划家里面掌柜的最欢迎,即可以看美景,又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更不用花钱,一举夺得。
又想起来了,假如不愿意到海边,出家门往西走,直线距离五百米,就是太平山,沿着太平山向西就走到中山公园了,同样是景致不错,往东走就是小城著名景点湛山寺,往北走就是榉林山和电视塔,很多老年人愿意往哪里走,因为榉林山下有一个很大的农贸市场,三步走到那里面上才,在漫步走回来,锻炼和购买两不误。
为什么先想起锻炼,记住了那句话:“慢慢拖,仔细活,一年还有几万多”,只要咱有这口气,工资就会如期打到银行卡里,确保自己的基本生存的能力,即便倒在床上,也不会失去这种待遇,这就是人为什么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的道理,有的时候知道到了一定年龄,活着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家人。
对钱的概念,年轻时候没钱,为钱而发愁,到了中年有了一点点闲钱,开始有了自己的嗜好,很快又觉得自己没钱了,到了现在没有更多的想法和欲望,钱变的意义不是特别的大,年轻时候有一个好胃口,什么东西都愿意吃,什么物品都吃不够,遗憾受钱的局限满足不了,到现在有钱去吃了,却发现没有了曾经的想法和胃口,吃简单的饭,吃可口的饭,不在于大鱼大肉,而在于合口。
掌柜的跟我说,你就一点没有改善住房问题的想法?要说没有那才是假话,而现实的问题告诉你,那只是一个梦,全家的积蓄估计买一个卫生间够了,在要买就要贷款,到了咱这黄土埋到脖子梗的年龄,贷款不是一个发疯的做法,现在留点钱,可以四处走走,之后就是留点住院看病,苟延残喘的钱,再有想法就是自找苦吃了。
家里面掌柜的退休以后,由于有技术在手上,所以找她干活的人很多,终于找到了一个感觉待遇与工作都可以适应的单位,这一干就是五六年,我告诉她,让她继续坚持再干两年,因为,现在还需要她充当“印钞机”的作用,退休工资加上补差工资,挣得比我多,而且,感觉并不是很费力气。
像我这样的所谓干部,在单位就是动嘴皮子,没有技术含量,退下来没有地方喜欢咱这样的迂腐之人,唯一可以干的就是看大门,咱还觉得没那个必要,当然,也没有人愿意要赞这样的“大爷”,一度跟家里面掌柜的说,我看家政这行当不错,爷爷家顾了一个钟点工,三个小时挣五十元钱,打扫卫生,做顿饭,我觉得我可以胜任。掌柜的笑着说:谁找你干家政肯定脑子有病。也就我凑乎你,老老实实在家里就行了。我听出来这意思了,害怕我万一到寡妇家干家政,被寡妇扣留了,要不回来亏大了,索性在家里面呆着到是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