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75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二百一十五)

(2012-12-02 07:01:48)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这件事情过去了一段时间,原来特别觉得想要写写,后来又觉得即便是写了,也无济于事,不过是让自己内心里的那种郁闷释放一下而已,因为对于其他的人来说,他们不知道你讲的这些事情,所以,也就没有与你相近的愤懑,或许别人看你的那愤愤不平,他们认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一点不足为奇,倒是像我这样敏感的人出了问题。

 

前两天参加一个朋友父亲的告别仪式,他的老父亲退休多年,退休前可以说是在教育界颇有影响,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不为过,站在那狭小的讲台,这一站就是四十余年,给他带来的殊荣也不算少,积劳成疾成为了不可避免,退下来以后的更多岁月,几乎都是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人总有一死,倒在床上几年以后,身体情况每况愈下,今年小城第一次降温的时候,患了感冒,从小病开始,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最后带着对这个世界,对家人的眷恋,永远离开了我们,他唯一的孩子,打电话告诉了我这个不幸的消息,并在电话里跟我说,她跟老父亲单位打电话,讲这件事情,想让他们帮助一下,他父亲单位一位负责人告诉他,唯一可以为退休老师做的事情,就是送别那天派一辆车,其他的事情就无能为力了。

 

好在他老父亲的学生们依然没有忘记老师的恩情,当知道告别的时间时,他们奔走相告,告别那天来了许许多多的曾经听过他讲课的学生们,我站在那里看了一下,最年轻的也将近五十岁了,更多的前来送别的同学,与我相同白发斑斑,而曾经与他共事的同事,已经是显老态龙钟之象了。

 

朋友的父亲曾因教学有方,影响力大,获得“劳动模范”的称号,就是这样一位对学校教育事业有特殊贡献的人,离开单位十年后,在一些人的感觉里,这位老师已经不复存在了,几乎是彻底将这个人遗忘了,也难怪家属找他们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冷漠,感觉家属提出的所有问题,已经是给单位添乱了。

 

在殡仪馆里面见到了朋友同学,讲起这件事情,觉得学校做得有点不近人情,我知道,也理解这些,退休也就意味着从这个单位离开,他们想着你,算作是一种情分,他们把你忘掉,一点也不足为奇,更何况离开单位有这么多年了,更多曾经的同事,也同样离开那里,所以没有感情,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中国有句俗语,“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其实就是描绘这种世态炎凉的现状,在老父亲的干休所里面,老父亲告诉我,原来干休所老干部过世以后,干休所还组织老干部们去送一下,现在省事了,在广告栏里面贴告示,看得见就去,看不见就算完。很显然干休所不愿意承担老干部们去告别时容易发生意外的危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更多的人都是用这种想法来做事。

 

朋友的同事跟我说到,现在的人情太薄,感觉还不如教会里面的那些教友们,他讲起来前几天同样是一个教友过世,交友们一起帮忙,给人的感觉很有亲和力,而现在单位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在一起时给人更多感觉是勾心斗角,明争暗夺,而谁一旦离开时,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其忘掉,同事之间共事的工作情感,兄弟姊妹在一起的“阶级情感”都没有。

 

我在想,朋友父亲的单位,拿出曾经对这位教师曾经关注的一点点,也会让这个曾经为学校作出贡献的教师家人感到欣慰,而最终对这位曾经做出贡献教师的待遇就是派一辆车去,一辆车的感情,实在让人无法理解,朋友家人谢绝了这份好意,假如是在三十年前,派辆车也算作是一个很重视的事情,因为那会车辆很少,派车是一个很高的待遇,而时代发展到今天,汽车的概念与当初自行车的感念没有什么两样。

 

社会在发展,生活水平一天天在提高,物质的极大丰富,本应是人的精神境界必然提高的过程,却没想到的是呈现给我们的是如此这样,没有感恩的心,自然也就没有与之相符的回报,看到更多的是冷漠,自私,世态炎凉,唯利是图,忘恩负义,倒是想问一下这个社会怎么了?如此下去,国将还国吗?雨果曾经说过:“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想到这里无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