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爸老妈在北京(之二)

(2012-11-20 06:01:24)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山玩水

老父亲与老母亲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中午的火车,不到八点半来电话,让我快去接他们,我依然是按照自己定好的时间去老人那里接他们,这期间我哥哥和侄子分别来了电话,让我还是早点过去,说二位老人有点着急了,别急出毛病。当我赶到那里,家里面的阿姨告诉我说:你可把他们急死了,他们早就把行李摆在了门口,所有的迹象都反映出他们内心的焦急,可以理解老人的这份焦急,毕竟这是他埋在心里面久久的祈愿。

 

当列车快要进站时,老父亲突然的问我,是否有车有人来接?很多人觉着是一个很可笑的问题,但是,在老父亲那里确实认真的,在他的脑海里,依然是几十年前的场景,那个公车与私家车不泛滥的时代,用车接人是一个和奢侈的年代。在我最初的记忆里,父亲老家来人,也都是推着自行车去火车站接他们,虽然,老父亲从单位里面要个车也很简单,但是,那时候公事与私事分得很清楚,所以领着客人乘公交车,或推着自行车走回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一年母亲在京城的同事来小城游玩,母亲跟老父亲商量,是否可以找辆车,拉着客人去崂山。父亲几乎是想都没想,一句话就回绝了,并不是他不想帮助家里人,连他自己的母亲来,都是领着他乘公交车。后来我陪着母亲和她京城的工友姊妹,乘公交车到李村,又换乘到北九水的车,下车以后从外九水走到内九水,一路走下来将近二十多里路,那一次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回到家中的自己感觉就是要瘫倒。

 

这种公私分明的处事办法,一直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记得我们结婚以后,老岳父出资让我们到京城去“蜜月旅行”,与他战友通了电话,战友欢迎我们去京城,并告诉了他们家的具体住址,那时候还没有住宾馆的习俗,基本上都祝朋友或战友家里面,所以往来的少,一是怕给人家他妈烦,另外那时候依然是计划供应年代,别人家里的使用有机猪肉之类的物品同样是计划供应,我们吃了他们家里面的人就少吃。

 

老丈人让我带去小城的特产啤酒,我们两个人抬着一个大箱子,没有卧铺,坐着硬座,一晚上没睡好,再加上自己那时候十分的消瘦,到了北京站以后,人山人海的人流中,有一个扛着大箱子的人夹在人流中,那就是我,出了站以后,又去挤像沙丁鱼罐头的公交车,汗流浃背的我等赶到老岳父战友家里面的时候,那位叔叔吓了一跳,不认为我们是旅行结婚,感觉是来北京看病的。赶紧让家里的阿姨给我们整理床铺,让我先躺躺休息一下,也就从那时起自己烙下一个“物品恐惧症”,一直到现在出门绝对不拿沉重的物品,即便是别人给的礼品,自己也会交给最后送我的朋友。

 

到了北京站,见到了自己的那些朋友,他们帮助我搀着老人,老父亲问他们,北京南站是什么时候重新装修的,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朋友告诉他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新建的车站,以前没有这样一个城站,老父亲露出很迷茫的表情,我知道他想错了地方,在他的感觉里依然是北京的老站台。在去宾馆的路上,老父亲不停的跟我朋友说,这么多的高楼,我已经不认识北京了。听着老父亲的自言自语,心里面说不出是什么样的心情,说实话老人长时间的不外出,长时间用报纸和电视里面的角度认识社会,已经变得十分的闭塞,他不知道这些林立的高楼后面,暴露出来的弊端是什么,在他们的感觉中高楼大厦,就是现代化的标志。

 

办完入住以后,朋友带二位老人到劳动人民文化宫里面看看,在那里古树参天,曾经老父亲到过这里,现在老父亲已经完全没有了曾经来过这里的记忆,当朋友带着他从南门走出去,看到天安门门广场的时候,他仿佛才恢复了自己曾有的记忆,见到站立在那里的武警战士,他走了过去行了一个军礼,告诉那个小战士,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个小战士用微笑的表情看着老父亲,之后回了一个军礼,我们看到这个场景都笑了。

 

回文化宫的路上,老父亲跟我朋友开始讲述他曾经在京城的光荣历史,讲述了六十年代初他陪着大领导在观礼台上参加过国庆盛大游行观礼,之后又讲述了党同伐异的那些事情,我跟老父亲说:“别人不知道那些事情,讲点与现实生活比较近的事情。”老父亲变得很严肃,他说:“恩科斯在百年前就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虽然这句话并不陌生,我还真不知道恩科斯什么时候说的这句话。

 

老爸老妈在北京(之二)
走出北京南站


老爸老妈在北京(之二)
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院内合影


老爸老妈在北京(之二)

老爸老妈在北京(之二)


老爸老妈在北京(之二)

老爸老妈在北京(之二)

老爸老妈在北京(之二)

老爸老妈在北京(之二)

老爸老妈在北京(之二)
老父亲与老母亲在太庙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