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边看---宝岛行(总结篇之三)
(2012-07-11 00:05: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山玩水 |
凡是从台湾回来的访问者或游客,有一点感觉是一致的,那就是宝岛同胞文明的程度远比大陆兄弟姊妹要高,他们的彬彬有礼,不仅仅局限在相互间的交往上,你在大街小巷里面转着看,同样可以感受到这种文明的无处不在与“根深蒂固”,不是故意装出来的,而是发自他们内心的一种自然流露。
写到这里我们就无法回避有关对于文明的界定,在百度中我们看到这样的解释:“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这般解释或许更多的人觉得有点拗口,其实在简单的话说,文明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呈现出来的是积极向上,具有正义感和道义感,身处和谐与安宁的一种生活状态,在简单的说法就是对社会满意程度与百姓幸福指数在一个相当高的程度之上的一种呈现。它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扶助。
其实。我们从生活中的细小事情上就可以感觉到这些,这次的台湾之行,你无论是在景点,还是在大商场,还是在饭店,以及在夜市里面和欢迎我们晚宴上,无处不感觉到他们的那种热情和友好,自己知道这种不同制度,不同理念,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两岸同仁,放弃观点的左右,搁置观念的分歧,为了两岸人民的幸福的共同愿望走到一起。
他们的热情表现在我们这些天里面的方方面面上,第一个就是导游的热情与细致的服务,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每天的出行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向大家致以早晨的问候,随后便是为大家倒一杯热腾腾的茶水,这个不起眼的细节,其实有非常之大的一种功效,很快拉近了与游客之间的距离。这与国内的导游有着巨大的区别,利益最大化始终在国内导游的脸上写着。
一直忘不了前几天参加的那次“考察”,导游在团员没有到商场前,那是一个积极的动员,一会为大家讲笑话,一会介绍产品的来龙去脉,感觉那才是一个敬业,团员跟他说:你累了就歇会,他告诉团员,他精力过剩,滔滔不绝地介绍产品,终于到了购物的地方,终于团员们从那里“满载而归”后,再上车的导游简直成为了另一个人,躺在那里呼呼大睡,所谓的精力旺盛荡然无存,像一只被抽了鸡精的腌鸡。
台湾导游对游客的提问,总是彬彬有礼的去解答,一些直言不讳的游客,提出一些看似刁钻的问题,她都会用自己的耐心去解释这些,回避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最关键是购物时候,没有向大陆导游那样表现的赤裸裸,他们的沉稳在我看是一种文化素质的表现,其实,他们知道购买力与自己的经济效益成正比,但是,面对像我这样的“葛朗台”,一毛不拔的人,还是给予她甜美的微笑,不知道她心里是如何想的,见久了她们的微笑,自己都有一种不买不好意思的感觉。
而且整个行程中他们充分考虑旅客年龄的因素,会在你正感觉到内急的时候,会准时地停在某一个地方,即便是商场里面,你会有一种会心的感激的感觉,这种对人心理与生理的准确把握,确实超出了我的想象,记得我在国内的某一次旅行,车上的一位女同志内急,几次跟司机要求方便的情况下提供方便,可是这位可恶的司机却似乎不理会乘客的正当要求,在全车乘客的集体抗议下,才提供了这样的机会,相比之下差距用十万八千里来形容不为过。
我曾经在前面的文章里提及过一个很小的细节,我们这次行程的要求里面明确写着,正值台湾的雨季,希望团员自备雨具,一把折叠伞也不占地方,随行李带着了,但是,不遇到下雨,雨具经常是不会被拿出来的,而真正遇到下雨,还要到车地下翻行李,台湾朋友在车门的扶手处,早已准备了每人一把的雨具,不需要你再去翻行李去找,细节就是这样的细小,给你的温暖感觉却是强烈的。
抽烟的问题我也讲到过,在台湾室内与公共场所是不准吸烟的,这是一个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之一,感觉在这个行程中没有多少台湾同胞在那里吞云吐雾,所有利用点滴时间抽烟的都是大陆游客,而且抽完的烟蒂,随手就扔在了地上,不仅如此,再加上一口清理喉咙的痰,根本不考虑这里清洁整齐的地面,这种看似不起眼的习惯,给台湾同行的印象如何不说或许就可以知道。
在台湾的整个行程里面,多次听到导游告诉我们过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其实这个交通规则在国内也是经常的提起,但是,一些人还是置若罔闻,真的为他们感到脸红。其实交通的顺畅,除去道路的宽敞外,最重要的是司机与行人的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细小处看到文明表现形式的差异。
在一个很多人没有注意的一个细节,当游客参观景点的时候,车上的导游和陪同绝对不会是一起走在前面,而是很自然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种相互照应的排列,最终的目的是让游客一个也不掉队,景点逛完,只要看到最后一个工作人员,一定会是全团人员到齐了,即方便管理,又可以达到规定的时效性,这是我们国内旅游业需要认真学习和不断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