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的回复
(2012-06-24 08:17: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小妹:你好!
你的感受我看了,其实,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面人们如何地去选择,我们都会用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问题是选择的背后都会有一个相对的“承担”或承受的问题,对于女同志来说,长这一副漂亮的脸蛋,自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漂亮脸蛋不代表学识和智慧,只是她天赋条件里的一点,对于现实社会中爱美的男人来说,我不敢肯定地说是百分之百,他们对于美色的那种钟爱是一个时间段的事情,就像漂亮的鲜花总是很快便会败落一样,而漂亮脸蛋同样是青春时期的一种上苍赐予的”华丽瞬间”,用昙花一现来形容不为过。
在我身边漂亮女孩嫁给大款,或嫁给”高富强”的人不少,但是,她们的幸福感并非像一般百姓看到的那样,她们表面上的"光鲜",给了不知情人的一种错觉,认为她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她们可以不具备其他女孩子的才华和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产生内心的惶恐和不自信,因此造成了她们的心理失衡,曾经有过的骄傲很快就变得不自信起来。而爱美色的男人,在对曾经爱不释手的鲜花,经过长时间的观赏与磨合以后,对美的熟视无睹,不自觉地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举止里面暴露了出来,审美疲劳就是那些靠漂亮脸蛋的吃饭的姑娘危险期到来的时候,这是一个既真实又非常严酷的现实。
一个人的貌相是天赐予,因为有了不同的貌相,有了不同人的感觉,才有了我们的选择的不同,才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道理,美不在于外表,当然,假如一个人既有美丽的容貌,又有才华和气质那更好,问题是上苍造人时总会留有缺憾,也就有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说。可是这般好事有几个人拥有?
美是相对于爱她们人的内心里的一种审视,决不是我们世俗的“脸蛋标准”,至于“因美丽而可爱”,还是“因可爱而美丽”这是多少年来大家都热议的话题,到现在也没有最终的结论,爱脸蛋的人支持第一种观点,爱才华的人支持第二种观点,当我们发现我们身边的男男女女都以他们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上演着相近却有不同的爱情故事。
我们就知道爱情的内涵,决不仅仅是貌相的问题。爱一个人有许许多多的理由。而我了解对于国外的人来说,他们界定的漂亮的标准,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面,他们几乎都不认可,因为我们的审美观念与之有很大的区别。我知道在人类最初在原始部落中,审美的标准是以女人的生殖能力来决定的,是以她乳房和臀部的丰满程度来决定的。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已经成为了一些年轻人推崇的对象,所以对有钱人的那种奢糜生活向往和企盼,她却忘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漂亮脸蛋不过是青春饭的一个阶段,而最终的是她们的“败落”,是真正进入生活的一种严酷的现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还少吗,我们熟知的国内大牌影星,在我们大众的心理面应该是漂亮女人的代表,看看她的爱情生活的经历,就可以理解我谈到的这些,近来传她与小她若干岁的小男友,曾经是她的造型师的那些法国年轻人厮守在一起的消息,别人都不理解,但是从我的观点看就不足为奇了,选择爱的标准在女人来说,随着岁月的变换,她们的选择也在变换。如此看来,傍大款,讲吃喝的“漂亮女孩子,实在选择了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
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她的美丽更多地表现在她的善良与睿智,她的善良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她的睿智表现在她的谈吐与举止,她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人格的魅力会是一个人变得更显两个妩媚,而绝非是单一的貌相问题,而沉浸在自己美貌的良好感觉中的女人,是一个悲剧命运的开始,因为,对于男人带给他们更多地是雄性激素的激发,是一种本能的原欲,这种欲望来得迅猛,消失得急速,人就是一个被驯化的动物,动物的本性并没有改变。
女人的自强与独立在现实社会中,我感觉是越来越显得重要,用自己的能力起打拼,即便我们没有想自己设想的那样美好,只要它是我们自己的创造,证明我们具有生存的能力,不劳而获,依附于任何外物的想法,最终都会是一个人的悲剧。就像《国际歌》里面唱到的那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也许我的这种概述不足以让你感觉到满意,好像支撑它的依据不完善,其实,就美而言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一种感觉,因人而异,绝非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想最后引用西方一位哲人的论述来印证我先前的观点,这位哲人说到:“美是各部分之间的这样一种秩序和结构;由于人性的本来的构造,由于习俗,或是由于偶然的心情,这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是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这就是美的特征,美与丑(丑自然倾向于产生不安心情)的区别也就在此。所以快感和痛感不只是美与丑的必有的随从,而且也是形成美与丑的真正的本质。说实在话,如果我们考虑到我们在动物或其它事物上面所欣赏的美,大部分都起于便利和效益的观念,我们就不难承认这里所提出的看法。在这个动物身上,强有力的形状才是美的,在另一个动物身上,轻巧的标志才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