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疏离的骨肉之情──读作家杜帝新创作短篇小说《骨肉》有感

(2012-05-09 00:02:15)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随感

 

 

前面要说的几句话:

 

《青岛文学》今年第五期的小说头条,是我的老朋友杜帝的中篇《骨肉》。杜帝近些年主要以散文和纪实作品为主,突然又拾起小说,真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沉寂多年出手不凡,我首先要向他表示祝贺!

 

杜帝以实力派的姿态回归小说创作,我发现他较之以前更有深度和内涵,表现出作家这些年潜心思考学习后的一种积淀。在《骨肉》里,我们看到了饱含深情的作家对至爱亲朋间的情感透视,随着给父母迁坟、房屋遗产继承等情节的展开,作者挖掘了人性深处埋藏的自私和歹毒。三个亲兄弟,三条叙述线索,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同一件事表态,分歧和争执纷至沓来,特别是妯娌们的介入,使平淡的情节发酵膨胀,把亲情的厮杀逼到了墙角。

 

我想,杜帝对当下社会亲情间的情感问题,有他自己的理解,并通过作品进行了很好的解读和阐述。第一人称富有真实可信度的叙述视角,既增加了亲切感和感染力,又委婉有力地告诉人们:最亲近的人和最笃实的亲情,也需要沟通和维护!尽管,那沟通和维护是那么的难!

 

许多人以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人的关系,亲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更为密切,亲上加亲。然而现实很残酷,物质丰富和生活水准提高,并没有让亲情更亲,反而呈现出冷漠疏离的情况。这种大众理论的相悖,是作者重点关注的现实社会问题,人内心里的欲望随着物质的丰富愈加贪婪,作家通过讲述的这个发生在自家兄弟们之间的故事,试图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下面我就稍微详细地解析这篇小说,以就教于各位朋友。

 

 

疏离的骨肉之情

──读杜帝小说《骨肉》

 

 

应该说《骨肉》是一个很有故事性的作品,而且题材估计就来源于杜帝自己身边熟悉的那些事儿,感觉就是他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得我曾经听他讲过他们兄弟几个的故事,这次看作品觉得原形很像他讲述的兄弟们,也正因为人物熟悉、了解,所以作者在作品中刻画弟兄三个的时候,觉得特别的真实和细致,兄弟间曾经的情同手足描绘得真切感人,这篇作品是我这些年里看到作家杜帝最好作品之一。

 

小说以兄弟三人为给已经过世的父母迁坟的事情开始,围绕这样一个情节,表现兄弟三个人和三个家庭里面媳妇之间发生的故事。题材取之于我们现实的普通生活之中,故事不离奇,不陌生,看完这篇作品,你似乎感觉就发生在我们眼前,表现出了当下社会变化中的人性的那些不变的东西,作者利用这个故事把亲情、感情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以及人性中的那些自私私利的占有欲,表现的是淋漓尽致,作家像一位医学院的解剖师,为读者直观展现人性中的那种占有欲呈现出来的丑恶。

 

中国的家庭结构大致相仿,老大承担着传统意义上家庭“领导”的角色,到了退休已经进入暮年的时候,他知道自己曾经的霸气,已经不再成为管理兄弟的利器,现在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环境中,他试图与两个弟弟商量共同出钱给父母迁坟,而故事的发展也正是从这里一波三折地开展,让读者从三个兄弟间的不同想法与感受,窥见一件平常琐事怎样演化成不可调和的家庭矛盾。

 

城市平民的绝大部分都是像老大这样的靠退休金生活,自然对父母迁坟的花费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兄弟们分担是减轻这种压力的最有效,也最合理的办法,老大自然想到了兄弟分摊的办法,在老大看来这样最合理的办法,却在现实中出乎了老大的意料,老大的想法却在二弟和三弟那里遭到反对,尽管反对的理由不同,但是,三个人共同出钱的最初想法遭遇到挑战,这也是作者想表现的传统观念在现实社会中遭遇挑战的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有“我”的视角,这视角既可以与别人平行,也可以与别人交叉,这就造成“老大”的心里落差,意外不断。这种超乎老大正常思维的现实情况,构成了情节的跌宕起伏,起承转合,陡然间让故事有了看点,把读者的好奇心给提升起来,也让这篇作品有了它的抓点,我想这是作家的精心编排,也是高人之处。

 

整个作品作者分为了三个部分,以兄弟三个的不同感觉和视角叙述整个故事的内容,虽然我的感觉最后的收尾有些意犹未尽,但是,从血脉相承的兄弟三个的情感上去看,继续深入去写他们真的撕破脸兵戎相见,也就落入俗套。

 

这一点作者非常清楚,他在三个兄弟相互不同的场景,以及他们的回忆,内心的想法,即故事发生的背景,将看似平淡的情节布排,用一种不同的思维角度的方法展示出来,角度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就迥然不同,这种不同虽然兄弟们各有道理,从而也构成了他们感觉上的差别,使故事变得丰厚起来,在作品的结尾处,你会感觉到这种兄弟分开写的技巧运用,有它一定的道理,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水乳交融。正是这些回忆与曾经的零零碎碎,才构成了兄弟之间的那种割舍不断的情份,即便这种兄弟情分在作品中似乎已经面目全非,其实作者知道这种在利益面前变得如此的难堪现实里,但是,与之家庭的媳妇们来说,手足之情是既定事实,是无法更改的血缘关系,就像老二说的,“人当然不能断了手足,而衣服可以随时更换”,兄弟就是手足,媳妇就如同衣服。

 

 

在老大看来,老三是他从小最疼爱的,也是他照顾最多的兄弟,全家里面最得实惠的,父母的房子现在他住,从小到大自己一直精心呵护着他,这估计在父母迁坟的问题上,不会是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当老三听说迁坟后父母的合葬墓碑上没有自己女儿的名字时,他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认为这是封建迷信,应该改革,但是,农村里的实际情况却依然固守传统观念,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而老三借着这个理由,对出钱的事情提出再考虑的说法,让本来想得很简单的大哥出师不利一上来就遇到了麻烦。

 

老大的想法只能是他自己的想法,在老三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估计老二应该没问题,处于稳妥起见,老大再不敢用电话的方式去探讨这个问题,便主动去了老二的家,这个在老大看来最有出息,经济条件最好的就是老二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海边买了房子,在老大看来这房子就是别墅,而且,别人称老二总是一口一个老总叫着,出点钱应该没问题,结果在老二那里同样是没有得到他认为应该得到的支持,理由很简单,老二认为,老三占着父母的房子不说,而且父亲曾经留下的遗产瓷瓶、邮票等等都让三弟“侵占”了,出钱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老三的事情,在老二的感觉里,谁占便宜谁出钱,道理就是这样简单,不仅如此,老大从老二那里听到了更为让他吃惊的消息,对父母的房产老二和他媳妇还有着自己想法,认为这个房产应该由兄弟们均分。

 

 

这个故事让我这样去叙述,就把这篇很耐人寻味的作品变得平淡了,一句话,接下来作者通过兄弟三个人的不同的感受,对自己年轻时候的不同经历,与兄弟三个人的相互关系,来充分表现在生活的现实中,家庭、亲情这些我们认为本应是传统道德约定俗成的东西,却变得唯利是图,在利益的驱使下,在不同生活背景的环境中,以及在他们的家属的干预下,曾经的兄弟情谊,被现实情况却是面目全非。

 

我觉得最出彩的部分是第三部分,也就是本作品的最后部分,写老三的感觉,包括老三借着做梦的情景,在梦里面朝自己的亲哥捅了刀子的情景。这都是作家有意的布局安排,来表达人性中潜意识里恶的东西。

看到这里我想起来一位哲人说过的那句话,每一个欲望都是我们胸中的毒蛇,当它冻僵的时候,它是无害的,但给它一定的温度,它会活跃起来并伸出毒舌。

 

杜帝在小说里讲出了这个道理,假如不是为了迁坟出钱的事情,大家也都生活在相对的平静里面,但是,当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的时候,特别是牵扯到金钱和利益的时候,每一个人的不同想法也就出现了,这种分歧便是我们给胸中的那条欲望的毒蛇的温度,让自私的本性暴露无遗。

 

作者用他细致的观察力,审视人性中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私欲的发展变化,在百姓看来的家长里短中,作者看到了每一个人心中更多想到的不是我们传统教育中的大公无私和无私奉献,而是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私欲,即便这些私欲在我们看来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作者却感觉到了这种私欲的发展,假如没有理性的克制的话,将是一件非常令人担忧的事情,作者把这种探讨放在了具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三个人的身上,来表现欲望在特定时期内,亲兄弟都可以为了私利而反目为仇的现实。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贪婪是一种永不能满足的,普遍存在的情感,由于几乎每一物品都可以让有着不同嗜好和气质的人得到快乐,所以物品带来的快乐就可靠拥有财富来获得。这篇作品从这一点去看,作品的故事性和思想性就变得厚重起来。

 

附:杜帝新作《骨肉》可从我的博客与杜帝链接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