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便翻书系列(之五)

(2012-06-12 00:02:53)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随感

手里这本著名作家陈忠实编写《凭什么活着》自己一直断断续续地翻看着,讲述他写作的一些事情,大背景是以他的那部成名作《白鹿原》写作过程来展开的,应该说是一本近距离了解作家陈忠实的一部好书,关键是作者自己写自己的创作感觉,与听大家给你讲课别无二致,一点点地看,小感觉也一点点地有。

 

现在的陈忠实可不是书中曾经为出书愁上加愁的他,身为中国作协副主席的他,现在不是为出书发愁,而是为如何出更好的书发愁,现在的他可以用点石成金来形容他的文字的含金量,当然,这也取决于他的文字的受欢迎的程度,如同周围的这些文人骚客形容的那样,陈忠实的文学影响力和地位,铭刻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毫无争议。

 

可是,当你翻开这本书去阅读的时候,发现曾经的他与我们现在的情况一样,自己真的不知道作品集出版以后会怎样,而陈忠是在他的这本书中的选在的那篇《自己卖书与自购盗本》就讲述了他从不出名到出名遇到尴尬的事情,前者是书出了以后,因种种原因原定的书籍包销,成为了风险共担,原定的稿费成为了成千册书的抵扣,让作者着实地难堪了一阵子。

 

作者讲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原农民出版社的编辑不远万里来到陈忠实的老家,说出版社准备出一套“中国乡土小说”陈忠是被选定为第一集书目作者,着让陈忠实非常地高兴,作者写道:照例,我只能端给亲爱的慈善如上帝一般的李明性兄弟一碗面条。这是任何陌生人的或熟识的朋友到我家来的无可选择的待遇。我那时的两百多块工资和额外的稿费收入,维系一家六口人的生计,尤其是念中学和大学的孩子,寄宿学校又增加了学杂费开销。……我清醒地知道我生活在一个临界上,我只是一个中国西部的尚不走红的作家,用任何国家的作家和左右的农民做参照,都不大现实。一碗调了油炒葱花的手工面条对我是适宜的,对我的新老朋友虽然有点委屈,也只能在心里道一声将就将就了。李明性大概也是真饿了,吃的还很顺畅,似乎他也是农家出身,也是以麦子和玉米习惯了胃肠的,无什么挑剔。

 

作者接着写道:李明性兄弟随之来信告知,由于出版市场的低迷和滞销,社里面临亏本出书的风险,因之稿酬的付款将以书折价,共同分担风险和困难,我自然不会有意见,出版社赔钱为作者出书,已经是很难能的举措了,共同分担风险自然义不容辞。然而想到自己将要亲自销售自己写的书,一缕隐隐的尴尬就潜伏在心底了。

 

真正令人难堪的事是在书运来时候,我和单位的司机从西安市邮局一包一捆地把千余册书装上汽车拉回住宅楼,再一包一捆地扛上四楼我的二室住宅房间。送走了司机,我一个人啾这哪一堆我的著作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尴尬和难堪,而是切切实实地感到了难以启齿的羞愧了。我的出书的欣慰和面对劳动成果的幸福感觉全都没有了,甚至不想也不敢多啾那一堆书,便匆匆地慌乱地逃离作协住宅小院,乘坐远郊公交汽车回到乡下的祖居老屋。

 

所有这些曾经使我心里舒服的事,现在都变成飘零的树叶一样毫无生气可言了,你可以得奖,你可以被选载,你可以被评论,甚至可以在文坛闹得沸沸扬扬。然而,一进图书市场,读者还是不买你的书。除了文学圈儿,陈忠实是何许人也?想想中国有十二亿人口,接受过中学文化教育的人起码该有三到五亿吧?一本《四妹子》仅仅印九千余册,还得作者自己去推销,出版社还要挤压,这样的作品还得奖,还转载,还得到好评,还有什么意思呢?这样的作品还有什么力量啾支撑着你继续炮制作品出来?

 

这是作者最真切的感受,当然,接下来他又讲了他的成名作《白鹿原》出版以后经历的不间断的加印,和几乎达到疯狂的盗版印刷,在叙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的口吻已经是成功以后的烦恼了,而绝非是在这之前的感受,给我的感觉《白鹿原》一本书,足以让他不再为曾经的发行犯愁了,到是为了那么多的盗版书籍让他不知所措,就像他自己调侃的写到,为了送别人自己的签名书籍,发现书店里的那些书是盗版的,也只好这样地买下来,送给自己的关系。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是周围的朋友建议我将这些年来自己的信笔涂鸦整理一下,分门别类地出版上一两本自己满意的作品集,自己始终保持着这种清醒,知道自己信笔涂鸦的文字,不过是一种生活休闲方式而已,不成为文章的那些文字,不过是记载了自己曾经想到过的一些事情,表达了当时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已,完全是一种自娱自乐的释放方法,一旦有了出书的想法,紧接着伴随而来的自己非常的明白,那就是出书人共同面临的尴尬,送给谁?买给谁的最现实的问题?看了这篇文章更坚定了自己只为随心所欲涂鸦的想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