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买书这事(之十五)

(2012-04-01 06:46:5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随感

不客气地说,这些年买书买重复的事情很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咱的记忆力好,几乎是过目不忘,上万册书想找基本重复的还真难,能找到的多半是自己特意多买回来的,认为值得多收藏一套,例如黑塞的作品,几乎他的作品我都有好几个版本,后来知道这叫爱屋及乌。再一个证明自己买书比较挑剔,一般的书籍在自己的印象里面,买的方向比较明确,文学、社科、传记以及工具书等类别,这样的书籍想买重复都困难。

 

哎,不瞒你说自从去年开始,咱这个最显著的优点开始出问题了,经常买回来一些自己已经买过的书籍,到了去年下半年,几乎就成为了家常便饭,经常到我那里去的朋友都开始看出我的“不经意”,或者是粗心大意,不瞒大家说,这是自己脑子坏了的表现,记忆力大不如以前,自己从网上订的书,居然在很短时间就忘了,在书店里看到以后竟然就又买了回来,最多一本书自己重复买了三次,哎,真的老了。

 

每当周日回家,看到老父亲不停地重复刚刚说过的话,就想起自己重复买书的事情,估计自己的未来比这还要严重,不到退休年纪已经开始犯老年人的错误了,而一度为自己“超强记忆”而自豪的我,现在只有饶头得分了,有人说是让酒精把脑子给烧坏了,我感觉就是一种极度的衰老。

 

《塞尚书简全书》去年在小城的书城里自己买了一本,回到家里面自己还激动了一阵子,在书的扉页上赫然写着自己买书的地方,签下了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签名,也就是这本书买回来不到半年的时间,自己同样在书城的另外一个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自己同样还不犹豫地买了回来,由于之前买的那本书放在了单位的书堆里面,所以自己始终认为这是我唯一的拥有,放在了自己简陋书房的显眼之处,后来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了自己犯的这个“低级错误”。

 

《狗子的饭局2》是小城艺人王音送给我的,得到这本书的时候还再三感谢他的馈赠,知道他于京城的狗子有不一般的关系,在这本书里面还专门有一篇写他的文字,感谢之余当然也少不了小酌两杯,也许正是这种小酌带来的遗忘,居然在事隔不久的时候,在小城的学苑书店里面,自己看到了被朋友热议的这本书,自己同样又花钱买了一本。

 

刘亮程的新作《凿空》自己在当当网上看到了这位作家的这本书,不假思索便在网上订了这本书,何时买回来的已经记不清了,总之拥有这本书已经有了一阵子,而前两天自己在撰写自己刚刚买到自己不太了解作家的文章时候,无意中发现自己单位书堆里面有一个书的侧影很熟悉,觉得好像是在哪里看过,出于好奇用劲把这本感觉熟悉的书抽了出来,看到这本书的名字自己差点张倒,正是刘亮程的新作《凿空》,我已经在去年年底买了回来。而在这之前的没几天还美滋滋地写道刚刚得到,如获至宝。

 

朋友在我书堆里面发现重复的事情已经不是一两次了,想到这些自己真的有点崩溃的感觉,还不到七老八十,现在的脑子已经超过那个年龄了,三年前根本不可能发生的错误,现在是层出不穷,倒不是为了疼这几个闲钱,而是本应该将这份钱用到自己没有的书籍上,还好,自己原谅了自己的“遗忘”,也知道多余的书籍自己使用不到了,但是,可以馈赠给更需要的人,这不是自己已经考虑好这几本“多余”的书要免费送给谁了,其实,我写这篇文字也是想跟他们解释一下,并非是自己十分的原意将书免费送给谁,而是自己多余的书一定要送给自己认为最需要的读者手里面,这也算物尽其用吧。

 

自己一直想找人帮我搞一个电子书目,曾经还想找一两个大学生,有偿地让他来做“社会实践”帮我建立起这样的电子书目,可是到了现在自己的书籍到处都有,无法统一地去整理,而且感觉更多的书籍,自己可能一辈子也看不到了,毕竟那些放在老人家里面的几十箱书籍已经真正达到“陈放”的效果。现在放置在家里面的书籍,估计整理出来也要有一段时间。

 

写到这里自己又想起自己重复买的书籍,贾平凹的《朋友》自己在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就买过,后来发现自己放在办公室书箱子里的书目中就又多出这样一本书,自己还是毫不客气地送给了帮我搬箱子的同事了,类似这种重复真的让我不敢去想象,假如有一天自己重复地去汇款,那不更是一处悲剧吗?看来要收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退休遐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