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75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2011-11-12 00:11:37)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山玩水

    其实,青州我去过多次,但对青州的了解不多,所谓了解的那点事情,还是当地的领导在酒桌上说的那些,知道这是一个很有文化历史的地方,在这里出了很多名人,当然,这里的博物馆里面的珍藏,足以将他们的这种说法来见证。

 

    记得是几年前的那次到访,是与胜利油田我的兄弟一起,先是在青州边上的一个滑雪营地,在那里感受了冬季滑雪的刺激性,之后我们便驱车来到这里,在青州古玩街里面,大家神逛了一阵子,小兄弟在那里出手,买了两件物品,其中一件当场送给了,陪同我们一起往来的当地同行。

 

    后来,再次到访这里是陪同大领导一起,当地的官员将我与大领导隔开,我只有单独守在一边的份上,博物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没进去看,当时不知道这个博物馆在省里面有一定的影响,早知道这样我早就跟着进去了,再后来在甘肃省博物馆里面看到的那些文物,再到这里就发现这里的展品不过如此。

 

    这次随现代文化研究会组织的考察,青州博物馆是这次考察的预选项目,原定是在泰和山假如有看头的话,将多停留一段时间,但是,入冬后的景色实在单调得很,走马观花似的看完以后,也就失去了兴致,便漫不经心地往回走。其实,我们不知道,离那里五里路以外的地方,就是被摄影家协会界定为摄影基地,哪里有很好的景致,包括巨石和形态各异的山峰,以及用石料盖的房子,遗憾,近距离的错过了这些。

 

    在我们一行中,有对文物十分在行的志坚大哥,有对历史十分感兴趣的葛陴士,更有无所不知的刘泰山,他们的组合,可以说是一个“现场研讨会”,我在第一篇文字中已经介绍过,他们的夸夸其谈,将看守馆藏的工作人员都将晕了,足以见得他们的功夫如何。

 

    我与蚂蚱眼在博物馆里面,走马观花看了一遍,便到离博物馆咫尺的范公亭公园参观,这里面有李清照故居,自己只记得里面的景致非常得不错,在里面遇见了没有看博物馆的杜帝,他正在那里慢悠悠地走着,知道是在寻找景致。

 

    说是这里是李清照的故居,记得听导游讲过,范公亭公园位于青州西门外一块300余亩大小的盆地里,包括范公亭和李清照故居,洋溪湖、永济桥和满心挺等景致,这里地势低洼,绿树成荫,南阳河穿流其间。

 

    在北宋时,青州古城内有座宰相宅第,主人赵挺之,自幼由诸城搬来青州府城居住,并娶青州女郭氏为妻。大观元年(1107)宰相赵挺之病故,他的儿子赵明诚携妻子李清照来青州赵宰相府归来堂居住。李清照,号易安,原籍济南,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赵明诚字德甫是著名金石家。在归来堂居住期间,李清照创作了大量的脍灸人口的诗词,末句是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赵明诚在李清照的画像上题词说佳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赵李夫妇精心研究金石,校对古籍,整理碑拓,在院内修建书库十余间,新置书架,分类存放定备查阅目录,夫妻二人互相考试,饮茶取乐,一人说出哪一条目,另一人则要答出该条目在某架、某书、某卷,第几页中的第几行。答出者即举杯喝茶。赵明诚则饮茶不断,李清照甘拜下风。赵明诚的诗作却不及李清照。后来赵明诚调莱州任知州,李清照寄去诗词《醉花阴》一首,赵明诚用妻子的词韵填写50首让友人读,看后明诚问那句最佳,友人答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正是李清照的句子。 
   

    靖康元年(1126),青州发生兵变,金人攻陷青州城,归来堂被火焚烧,古玩、书籍等全部化为灰烬,归来堂销踪灭迹。至今还不知在何地方。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格清丽,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她曾在诗中写道: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她深切地表达了对青州的怀念。然而青州人民也没有忘记李清照,1988年在顺河楼北新建李清照纪念馆,与范公亭隔湖相望,馆占地3000平方米,有归来堂、金石斋、易安室、人杰亭、词廊等建筑。归来堂有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抚琴咏唱的塑像。庭院内栽有芭蕉、菊花、荷花,富有诗意。

 

    皇二年(公元1050年),著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的范仲淹为政青州时,青州一带流行一种"红眼病",蔓延很快,为此,范仲淹亲自汲水制药,发放民间,很快制止了瘟病的流行,百姓感激不尽。恰在这时,南阳河畔有泉水涌出,且水质纯净,甘甜可口,饮用制药都相宜,百姓以为这是范公的德行感动了苍天,就取名"醴泉"。并在泉子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后人感念范公,就把"醴泉"叫做"范公井",把亭子叫做"范公亭"

 

  范公亭为六角形,顶开一圆孔,与井泉上下相对,其亭之柱上木下石,别具风格。迎面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亭东有三贤祠,为后人祀三位青州知州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之所,范祠居中,建于范公离青不久,富公祠与欧阳公祠故址均在城西瀑水涧之侧。明末皆移建于范公祠左右,称"三贤祠"。范公亭院内有数棵唐楸、宋槐,虽说已活了千年之久,但仍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院门南侧,植翠竹千竿,使这一组古老的建筑越发显得清静幽雅,生机勃勃。古树下,翠竹旁,耸立着一块块石碑,或为历代名人缅怀先贤的题刻。

 

  出范公亭大门北去,穿绿荫过小桥约百米就到了李清照故居。我国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住在青州的14年中,收集了大量珍贵书籍、字画、金石之物,写出了著名的《金石录》30卷和许多流芳百世的诗作。

 

    在里面我们分别到上述几处地方参观,之后又拍了不少片子,回到博物馆停车场,发现刘泰山等人依然没出来,王会长电话过去,将其叫了出来,蚂蚱眼对刘泰山说道:看得认真,装成懂的样子,为何一打赌就输?大家哄堂大笑,刘泰山扬长而去,靠。火了!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跟着王会长上青州(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