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个法国女人是同学

(2011-09-17 04:22:41)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物素描

接同学发来的信息,让晚上一定出席欢迎晚宴,说是“从萨科齐老家来了一个“法国女人”,中学同学将举办中国式的欢迎仪式,请务必参加。”看完这信息自己就笑了,知道他说的这个法国女人,就是我们初中时的同学,现在是法裔华人,随着她法国老公在国内某大公司谋职,她是全职太太,也不能这样说,她是他老公的中文翻译。

 

这个同学在中学比较有名,虽然是在我们班里面,但是由于她开朗的性格,和有着一张迷人的面孔,其他班里面的那些“杰出男青年”,也会以种种借口过来套近乎,一句话她的名声,远远超过了当时班里面的一些学习好的班干部,更何况她有一个经济富足的“特殊家庭”,即使当初对例如资本家背景的同学来说,还是一个很沉重的精神压力,但是,在文革后期,好像这方面的压力也逐渐地减小了。

 

由于自己在班里面又是年龄小的之一,主要是与玩伴天天疯在一起,对女同学还没有开其欲,完全是在一个无性别状态之中,虽然,这期间已经有男同学开始发育,开始刻意地去观察女同学,向她们用最蠢钝的方式示好,并被那些经过“革命洗礼”的革命女同学,断然回绝,给各别男同学下不来台,更有甚者,被告到男家长家里,结果是被打得是哭天嚎地。

 

这个女同学的家,就离学校不远的地方,这个地方自己为何知道的这样清楚,并不是对她的貌相或别的,有着自己内心的渴望,而是,她的家边上就是我们居住地的粮店,那时候计划经济年代,粮食定量供应,我们居住的院子,所属粮店就在她家的边上,每年的不同月份的开始,我们都会或跟着大人,或自己前往,到粮店将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粮食买回来,经常在排队买粮的时候,看见这位悠闲的女同学,从她们家的大门口出现,那时候虚荣心作崇,害怕女同学看到买粮,扭过头去装作没看见,或者装作不认识,一句话不想与女同学打招呼,觉得掉价。

 

那时候计划经济年代,基本上百分之八是以上的家庭粮食供应不够,全靠每年的冬天下来地瓜来补充一下,排队卖地瓜用于弥补粮食供应的不足,成为了很多家庭入冬后最关心的事情,听到粮店告诉那天要来地瓜,绝对会在那天一早就排上很长的队伍,经常是天不亮就排成了大队,而这支队伍,就排在我们这位女同学的家门口,时而看到她站在那里看热闹,知道她的家境不需要排队买这些,资本家家里面的优越的经济条件,更让我们这些同学羡慕嫉妒恨。

 

对我们这位女同学初中时的印象仅此而已,觉得三年时间匆匆而过,可能连句话都没说,或许说过话,感觉最多也超不过三句,别忘了那会跟女同学说话,会被玩伴说成是:不正经,靠,正是受了这样的传统教育,索性见女同学熟视无睹,包括现在成为自己家属的掌柜的,中学期间,只是知道她是我们班为委员,是卫生委员,至于更多的情况根本,也不想去了解。

 

到了高中时,这位法裔女同学分到了其他班里面,从此失去了联系,印象中到了高中,后半学期,经济文化生活有所松动,新潮流带来的一些变化,在同学那里,特别是女同学哪里,表现得比较明显,体现得比较完美,现在知道这些所谓的新潮流,不过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而已,实质的东西并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外表的东西。

 

假如没记错的话,当时学国外的喇叭裤,我们这位法裔华人,就紧跟形势穿了一条,那种震撼效果可想而知,她被更多的“思想开放”男人而瞩目,其实,变化的根本就是吸引异性的关注,从生理学的角度去看,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犹如孔雀开屏一般,但是,在那个封闭和封建的年代,如此大胆地突破传统,是需要有一定的胆识,而我们这位女同学就是“先行者”,这种尝试的结果就是被更多的男同学所关注。

 

再后来,高中毕业以后,与中学同学往来的不多,与高中同学在一起,基本上谈及不到这位法裔华人的行踪,即便是偶尔谈及这位女同学,在我的脑海里也不是特别的有印象,只是听说她最初在小城的一个企业里面做化验员,之后与我们的同学结婚,估计这个同学肯定是垂暮她许久,在毕业后得不长时间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再后来听说他们的家庭出现了问题,再也就没了音信。

 

几年前的某一天,我们这些曾经的初中同学,因大洋彼岸的那位女同学回国探亲,希望与同学们聚一下,在那次聚会中得知这位法裔华人的行踪,她正身处法兰西共和国,与她后来认识的这位纯正法国人,在那个浪漫的国度甜蜜地生活着,再后来,这位同学回国探亲,在与同学见面的时候,我有幸成为了受邀同学之一,并不是这位法裔女同学对我印象深刻,而是我们初中班委的同学,认为我可以在场面上搞活气氛,所以把我拉去。

 

就这样,她与我们个别的中学同学建立了联系,这次她回小城探亲,这位女同学告诉了初中同学中的某一位,而那男同学积极组织了这次欢迎宴会,在欢迎晚宴上,再次见到了这位法裔华人女同学,靠,人家外国人就是会保养,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从外表上去看,根本让外人感觉不出她的这个年龄,细皮嫩肉,保养得很好,再看看那些男同学,特别是自己,那简直就是一个小老头的做派。

 

依旧还是这个女同学,依旧是曾经记忆中的摸样,依旧是她那开朗的性格,夹杂着法语的她,青岛土话依然保持着很好,也许正是这些,拉近了时间相隔的距离,很快地大家就有了一种曾经的感觉,那个已经成为五金大亨的同学直白地说:早知道你现在出息到这般(潜质),当初我就该向你表达自己内心里的那些(爱慕);医学院的教授,看着端庄坐在那里的法裔华人同学,一句话不说,只是凝神地看着(看傻了呗),班里的几个女同学也在场,包括家里面的掌柜的,我在那里乐此不疲地给同学们讲段子,逗她们玩,正准备将几个带颜色的段子,觉得脚背被什么东西给撞了一下,正准备低头探望,发现家里面掌柜的瞪着大眼看着我,从她的眼神里,我读懂了她要说的话:“死老头子正经点行吗?别给国人丢脸。”靠,收起话题,端起酒杯,哈酒。

 

那个法国女人是同学
左边的就是法裔华人女同学


那个法国女人是同学
中学时候同学给她起外号“洋鬼子”,岂不知,现实应验了这个无意中起的绰号,现在成为了真正意义上“洋鬼子”。


那个法国女人是同学
五金大亨有一副好嗓子,所以同学聚在一起,高兴之余,他就会为同学献歌,虽然比不上刘欢,也可以与一些专业演员比试一下,这不他与法裔华人女同学在合唱《明明白白我的心》,靠,时过四十年了,才告诉自己的心,黄瓜菜都凉了。


那个法国女人是同学
我们中学班里的领导在看同学们唱歌,心里在想,五金大亨终于露出大尾巴来了,“洋鬼子”没来的时候,一直说他暗恋我,现在他与洋鬼子一首接一首,意犹未尽,心就像五金铸件那样坚硬,大骗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陶婚了
后一篇:乱走乱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