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之五(中)

(2011-09-24 00:42: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山玩水

在苗寨里参观,要说好,那一定好在原生态方面,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在这里积淀,虽然在苗寨的中心大街上,给你的感觉,与繁荣的其它城市的商业街,没有什么更大的区别,到这里还是有着本土文化的气息,不管是那些身着苗族服装的年轻姑娘,还是身着素朴的老人,他们的目光里面,传递给你更多的是老实本分的平和目光。

 

从博物馆里面出来,导游带着我们乘电瓶车,来到他们苗族居住区的最高处,远望苗寨的风光,看到山坡上错落有致地苗寨的吊脚楼,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神奇和震撼,要知道吊脚楼是苗族人的一种智慧,整个建筑是卯榫结构,一根铁钉都不用,假若没有很好的力学知识,是决计不能改出这样精美的吊脚楼的,据说这种千户苗寨在中国仅存这样一个地方,所以说它的珍贵就在于这里。

 

整个下午都属于游客自己的,这是我最喜欢的事情,从最高处的观望以后,我自己沿着山路往下走,从不同的角度去观望远处的苗族人居住的积聚区,按照自己的习惯拍下了不同角度的景象。之后我便沿着苗族人居住的“山间小路”探望一个真实的苗寨,觉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和探访,没有限制,随意地观看,可以近距离的了解苗族百姓的生活情景。吊脚楼相互之间的距离感觉离得很紧,估计也就距离不足五米,我亲眼看到住户赶着马匹运送物品,就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区域内,蜿蜒的小路曲曲弯弯地连着每一个住户,作为观光客也只能边走边看,虽然导游告诉我们,苗族的家庭为游客开放,但是必须经过人家的同意才能进入,考虑到自己野人般的形象,考虑背着那沉沉的相机,他们是不欢迎我这样的游客的,所以我只能选择四处走动地观望。

 

苗寨从远处看错落有致,非常的壮观,但是,走进了你会发现,特别是老房子,已经陈旧的有点破烂不堪,从房子里出来的那些老人的面部表情上看,他们并不富裕,但是安于现状。我粗略地走了小半部分苗寨的吊角楼,我们无法用我们这些已经被异化的理念去感受他们的想法,一句话,他们生活的现状,用现代社会的标准来开,是落后和陈旧的,甚至有一些吊角楼的破旧程度,感觉已经无法居住,但是,你依然能听到吊脚楼里传出孩子们欢悦的笑声。每家每户门前堆放的木材,是他们老一辈逐年积攒起来的,为了下一辈婚事所做长期准备,假如没有木材的积累,盖一个吊脚楼的费用是惊人的,也正是这样,苗族的家庭里面,从老一辈开始就积攒木材,已被用于孩子们长大后的迎亲嫁娶,即便家里面有木材,导游说,该一个吊脚楼不买木材也需要将近二十万元。

 

社会进步的标志既有精神层面上的,就像我们对自由的认识一样,从忍辱负重,到渴望自由,再到为自由而不懈努力,使之一些想当然的官僚们,不得不去考虑百姓的自由诉求,当然,在这里我们无法去感受,但是,在物质层面上的进步,在我看来现代的苗寨居民,他们把自己的吊脚楼,想尽办法变成迎接游客的客栈,我在居民居住地的吊角楼转悠时,发现到处都能见到客栈的牌子,这就是他们渴望富裕的一种实际的行动,再就是整个苗寨里面的商业气息,已经是非常之浓厚了,还好,那里的经商者还没有学会现代社会上任的那种“邪恶”,漫步在他们开设的商店里面,看不到他们那种需求购买的渴望目光,他们的慢条斯理,他们的“超然物外”你会觉得纯朴就蕴含其中。

 

导游告诉我们,在苗寨里面,到现在依然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治安也非常之好,因为,所有行为不轨的人,一旦被发现或知晓,他面临的结果就是逐出苗寨,永世不得回来,就像一个动物被逐出群体一样,这样古朴的民风,在我们的现代社会已经是曾经的传说,从这一点想去,我们的社会是真的进步,还是一种道德和民风的败退,相比之下只能说是我们所谓的进步是物质上的一种前进,而推动这种前进的背后却是我们永远无法抑制的欲望。

 

旁晚时分,我漫步在苗寨的大街上,亲眼目睹了一场长桌宴的情景,那种景象给我的感觉简直是回到了远古,那个长桌做了将近二十个妇女,苗族人的服饰,每个人的盘发上都插着一枝鲜花,她们在那里喝得很尽兴,一边唱,一边喝,相互敬酒,可以看出有几个人已经喝得很高了,但是没有人取笑她们,而是用他们的热情去感染对方,例如他们端着酒杯,用我听不懂的歌唱给对方,喝高的人想站起来表示敬意,没站起来,却倒下了,大家起身把她扶起来,帮她再次做到那里,而那个被扶起来的妇女,又倒在别人的怀里,还在尽情地吟唱着,在他们的身后,有很多像我这样好奇的观望者和拍照的人,而那些妇女们却对我们熟视无睹,就像我们不存在一样,那种易于满足,那种尽情的发挥,都让我们这些自誉为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无地自容,人家那是真诚,而我们更多的是虚荣。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的苗寨或多或少地吸收着来自外面世界的现代的观念,从经商的角度,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当苗寨外面不断隆起的酒店和宾馆,当现代游人表现出来的那种奢侈和迷乱,我想对于思想活跃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一种观念上的冲击和诱惑,听说苗寨里面走出去的年轻人也不少,一旦走出去,看到了那些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诱惑和欲望都会给这些年轻人带来新的感受和想法。

 

还有就是外族人的大量涌入,对苗寨来说是好是坏,现在无法界定,但是,前几年的外族人的侵入,已经让管理者和苗寨的长老们感觉到了一种“危机”,为此他们明确提出了严禁外族的人,到苗寨里兴建吊脚楼,买房建房,严格控制外族人的“侵入”。我想说:保持原生态最好,虽然,这句话对于向往新生活的年轻人来说,有点不近人情,但是,民族特色就在于它的自始至终,不是吗?

 

 

贵州之五(中)
远眺珊瑚苗寨


贵州之五(中)
苗寨一个神奇的地方


贵州之五(中)
蔚为壮观的千户苗寨


贵州之五(中)

到苗家人作客,必须要喝得进门酒,牛角被子里面盛满了青稞酒


贵州之五(中)
和饱是一枚鸡蛋


贵州之五(中)
农家长桌饭准备开始


贵州之五(中)
厂苗歌敬酒并帮助夹菜


贵州之五(中)
“鸿运壮头”


贵州之五(中)
喝口酒,吃口才,但客人没权力动手。


贵州之五(中)
鸿运当头


贵州之五(中)
灌酒的方式之一


贵州之五(中)
一杯接一杯


贵州之五(中)
听话少喝酒


贵州之五(中)
真正苗族人自己的长桌饭


贵州之五(中)
喝到尽兴处


贵州之五(中)
摔倒了爬起来,或扶起来,依然高兴。


贵州之五(中)
尽情发挥


贵州之五(中)
幸福的眩晕


贵州之五(中)
继续喝


贵州之五(中)
顺这歌声望去


贵州之五(中)
拭去激动的泪花


贵州之五(中)
又倒了一个


贵州之五(中)
交流


贵州之五(中)
野味


贵州之五(中)
闲赋


贵州之五(中)
下一代


贵州之五(中)
孩子们聚集在一起


贵州之五(中)
吊脚楼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通往吊脚楼的小径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吊脚楼的吊脚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打工者


贵州之五(中)
忙里偷闲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贵州之五(中)
哪里都有拾荒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