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记(之二)

(2011-08-22 00:43: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山玩水

我们约定好下午两点在机场候机大厅集合,当我赶到那里,蚂蚱眼已经急不可耐地把登机牌给换了出来,可以想象到他的心情早已经在大西北了。而随行的其他团员,也逐一按时间抵达,看到大家大包小包的行李,自己心里面想,这些人确实是旅行高手,可以说万事具备,整装待发。

 

自己特理解大家的心情,他们都是第一次到大西北来,带着他们神奇的猜想,带着对大西北的那份神秘,知道通过这次探访,会对大西北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虽然大家都拿出了不菲的团费,但是,大家的兴致是高涨的,感觉最兴奋的还是蚂蚱眼,自从初夏的那次“南武北蚂”的汇合以后,那次的“新奇”之旅不无遗憾地画上了句号。

 

我们通过蚂蚱眼的博文,就可以感觉到他那次江南行程的种种遗憾,由于跟着大部队的原因,让他更多的时间与我们分开,原本妙语连珠的他得不到使处,原本可以在江南女子面前,展示自己特点的好时机,也应讲政治而放弃,这样一来他的光彩之处,就不能展示出来,也没达到预想的目的,特别是最后的欢送宴会上,听到了江南女子结婚后的“做派”,更是像泄了气的皮球,没了精神,其实不用多说,看到他表现江南的文字与图片,就可以看出他那极度失望的心情。

 

而这次西北行的感觉自然不同,与同是小城的俊男靓女们同行,本身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更何况随行的那些人都是知根知底,且不说蚂蚱眼公司里的大员,对他是的那种“谦让”,单从他的同事帮助背着的那硕大的挎包,就知道蚂蚱眼这次去的目的就是去摄影创作,四个镜头,三个机身,总重量达到三十公斤,除去这些蚂蚱眼拉着一个大旅行箱,我开玩笑地对他们同事说,估计蚂蚱眼把公司里的财物一起装上了,害怕他走后发生“政变”。

 

其实,我一再地到访大西北,主要是这里的同仁与领导的人格力量,以及这些年来跟我们这些与人之间的那种感情原因,记得上次去的时间,同样是这个季节,大西北门源的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让我知道了一望无际的花世界是怎样的情景,在那里拍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有关油菜花的图片,而且约定今年还会再来,也正是这个原因,我积极地组织这次大西北之行。

 

其实,很多的人都在江南的春天里看到过江南油菜花的绽放,但是,江南的油菜花,与大西北的油菜花,不仅仅是季节上的不一样,更多表现的是它的规模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一望无尽的金黄色,让你感觉是进入了神奇优美的世界,加上那清澈的蓝天,以及漂浮在蓝天上的那洁白的白云,那种美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你只有被净化的感觉。大西北的神奇可能就展示在这里,超乎我们的想象。

 

当我用自己的感受,讲给我们全体团员们听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她们他急切了解大西北的心情,在候机大厅等候的期间,更多的人在不停地问寻着有关那里的情况,其实,这次旅行的地方,我也是十年前去过,自己的记忆与现实情况是否一致,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留在我印象中的那些景象,给我的感觉就是震撼。

 

飞机经过了四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抵达了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在出站口见到了久违的朋友,向他逐个介绍着一团的人情况,人家西北汉子用最简单的话题我作了总结,知道都是一些文化人,因为这些人当中的个别人他曾经见过,例如蚂蚱眼就在我们小城里见过,而且那次聚会正好聆听了一位大哥的情愫,而蚂蚱眼则在那里瞄上了,从亲家那里“挣回”的中华烟,大哥不好意思抽,正得了蚂蚱的意。

 

接下来就是欢迎晚宴,大领导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他了解我们这一行大多数人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便以上来简要地介绍了当地的社会人文情况,他的介绍很具有点儿,用五个好,五个部族来讲述。

 

五个好是:一条河,母亲河,黄河养育了中华儿女;一座桥,承载百年历史,大铁桥;一本书,《读者》创造世界发行量第二,亚洲发行量第一,一年发行量在千万份以上;一碗面,有着悠久历史的兰州来面;一台戏,《西部风韵》强势多年经久不衰,现在在宝岛台湾上演,轰动效应。

 

五个不足:一是,吃:兰州拉面及兰州特色小吃;二是,喝:喝甘肃当地的特色白酒,因为这里是粮食产量达声,用粮食酿酒师特色;三是,嫖(漂):乘羊皮筏子在黄河里漂流,是一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第四,赌(读):兰州人都读《读者》杂志;第五,抽:抽兰州特色香烟,兰州牌香烟,据说工艺已经超过中华烟,享誉中外。

 

其实,五个不足,同样是赞美兰州,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介绍完这五个优点,之后的五个“缺点”,复配边走到每一个客人面前,进行“考试”,凡是能完整说出来的可以不喝酒,凡是说不出来的,一律发就两倍,靠,根本没上心听得我,成为了第一个被考对象,结果不用说,几杯酒下肚,已经感觉晕头转向了。后来知道这是他们蓄谋已久的,对付我这样大酒量的计谋,号称是不惧兰州酒量的我,这次在在这里,算他们很!

 

吃饭开始的情景自己还有记忆,到最后怎样回去的,已经一点记忆没有了,第二天与我同室的老葛告诉我,回到房间的我,倒在床上一个动作就到了早晨,早餐时候遇到了蚂蚱眼,他说:等着他们到小城,我一定为你报仇,听到这里,心想,到了小城不用你帮着报仇,“平抬”他们就告饶了,简单的话说:杀猪焉用宰牛刀?

 

西行记(之二)
“花笺”让这帮子人的相机吓坏了,就怕背贴在博客上,用书捂住脸,不管用,还不如学老葛无所畏惧。


西行记(之二)  
老葛在看他新购买的相机,这次旅行成本无法计算了,我开玩笑地说:比欧洲游还贵。一个相机两万多。


西行记(之二)
建刚兄弟的妻子人民教师,走到那书看到哪,现在在看诗集,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们这样努力,让我们这些碌碌无为的人怎么活。


西行记(之二)
老葛开始教课了,花笺听得认真,只有建刚仁兄和周教授觉得时间过得太慢,赶紧登机。


西行记(之二)
两位老师的合影


西行记(之二)
各求所需


西行记(之二)
俊男靓女,不,才子佳人。


西行记(之二)
蚂蚱眼开始检查照相设备


西行记(之二)
蚂蚱眼这次带相机三架,镜头五个,累计重量三十公斤,让他的同事背着,太狠了。


西行记(之二)
蚂蚱眼的同事也在装模作样地帮助看相机,其实心里面早就叫娘了,想累死我?不敢言喻。


西行记(之二)
花笺有备而来,在飞机上依然用心看着书籍,有点老师的范。


西行记(之二)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小两口秀恩爱,让我差点张倒。


西行记(之二)
哈哈,书是安眠药,一看就睡觉,一点不假。

 

西行记(之二)
飞机经停太原,花笺忍不住买了些零食,看她那高兴的劲头。


西行记(之二)
品尝零食


 


西行记(之二)
周教授在太原停留时,在候机楼里留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行记(之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