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记(之一))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山玩水 |
在今年的初夏时节陪同小城的圈子里的文人到江南干考察,我写了是一篇有关江南行的所见所闻,也许正是自己的这种详细表述,调动了自己身边一部分文友的兴致,在一次聚会上,西行即被列入其中,特别是蚂蚱眼尤为积极,知道上次南行“讲政治”,有一些他没去过的景点,就这样错过了,这次听说又是到我关系那里,在座的人“报名”踊跃。
原本以为是一句半真半假份玩笑,岂不知被一些人当成了一回事情,自己知道这次“文化苦旅”势在必行,特别是圈子里的几个文人,不定时地询问计划制订情况,显示出他们极大的热情,在与对方联系之后,发现并非是像我想象的那样简单,首先最初的感觉是三两个人一起去考察,后来发现名额的数量远超出了这个数目,这样一来给对方造成的麻烦就太大了,只好用组织旅行团的形式,来解决对方接待的难处。
自己知道文人的难处,大家组团费用的承受能力情况不一样,势必造成很多的问题,结果这个团在最重要组团时,发现不足十人,只有五六个人,将这情况跟兄弟们讲明,还是蚂蚱眼最给力,十个人一个团队,现在有三个空缺,他一口咬定让公司派几个人一起外出,走起了本行程的最低人数线。
在拿到西行队员名单表时,自己都笑了,我们这一行中,不偏不倚是个人,五男五女,应验了那句俗语:男女搭配,旅游不累。不仅如此,我们这个团也可以称之为“文化人考察团”,团内成员有小学、中学、大学老师,有文学编辑和作家诗人,有当下红得发紫的摄影家和作家,还有人大高材生,整个团队做到那里的言谈举止都让导游刮目相看。
最让我吃惊的蚂蚱眼这次为什么通过西行计划,家里面一直不放心的那位“保镖”竟神奇地答应了他的这次形成,距高瘦人介绍,在与她家人通电话时,害怕那句话说不好会招惹麻烦,而电话打过去,对方的那种甜蜜恩爱的语调,让诚惶诚恐的大作家吓得不轻,后来大家分析,这是蚂蚱沿用了“爱情迷幻汤”灌晕了保镖,自然这次西行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这个团里面自己比较熟悉的,只有我本家弟弟和他的爱人丁老师,这次他们俩口趁着孩子集训的空档,与我们结伴而行,本家弟弟我可以说是知根知底,一起江南行朝夕相处,直到他得出门习性,丁老师也算是熟人之一,但如此的出行还是第一次,他们两口子那种情感的流露,让全团上上下下无不羡慕,在物欲横盛的今天,爱情在我的感觉里已经“支离破碎”,但是,看到我本家弟弟的两口子,表现出来的那种真诚的恩爱,可以是极品。
蚂蚱眼不需要去更多地花费笔墨,用一个词来形容即可,那就是“欢欢”,保镖特赦的西行,可以让备受精神压力的蚂蚱眼,有片刻属于自己的空间,虽然孩子尚小,虽然是爷爷还须备加努力,但是,对于一个成功的男人来说,这种“调剂”犹如给机器加油一般,让心情更放松,让精神得以调养,为的是更好地去创作、经营、谋略。
感觉对江南了如指掌的老葛,充满了对西部的诱惑,当听说这次西行时,他是最认真,也是最积极的报名者之一,不仅如此,在这次形成计划落实以后,为了可以将西部风貌进行更好地展示,出资重金购买高档相机一部,以及相配套的设备,他成为了这个团里面不惜血本的游客之一。
“花笺”是听圈子里的朋友告诉她我们这次西行计划,她不加考虑便打电话给我,要求加入其中,虽然她的家人,对她选择大西北之行有异议,认为到这样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没意义,知道这是一种偏见,在他们家老人的心目中,大西北依然是贫瘠和荒凉,她不知道西部建设的这几十年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中心城市与我们小城建设方面面没有很大的差距,用老葛的话说:在集权之下,所有的城市体现出同样的样子,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具有特色的“大一统”。
小城名大学教授“周末”,也是听说后积极响应的队员之一,虽然我与她不是很熟悉,但是蚂蚱眼与杜帝是知根知底的网友,有大学老师的参加,我感觉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可以近距离得向她讨教一些问题,后来发现自己的想法很可笑,老师就是想利用假期,出去走走,长长见识,这次的出行没有为团员讲课的内容,大家朝夕相处的时间,展示给我们的就是一个适龄女人的生活真实,她用自己特有的微笑告诉我们,旅游就是一种心情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