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百五十三)
(2011-05-25 06:18: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闲侃 |
时间真不抗混的,一转眼一年的二分之一过去了,想想自己干了点什么,想不起来,生活依然如故,家里面的掌柜地找到了“再就业”的亢奋,那个国企的管理,让她想起了曾经工作时的那个单位的二十年前,同样是管得这样严,用她自己的话说:已经成为“自由人”十几年了,突然严肃起来,最初不适应,但很快就找到了曾经的感觉,这就是有经历和没经历的不同。
那个企业在山东独一家,所以各项检查和科研项目不断,家里面的掌柜的也跟着到处跑,知道如此的努力是为了不错的待遇和薪水,这是一般企业不具备的优厚条件,感觉她很满足,即便有时也会来喊苦,可是第二天就像上了发条的钟表,吭哧吭哧,一言不发,又去那里工作了。
家里面掌柜的有技术,只要能下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不知为何,学医学的大学生有的是,还非用这些已经退休的医生,后来知道,这是企业为了省事,有意而为,不仅可以节省交各类保险的麻烦,而且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决定用人和不用人,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自主权。
前两天掌柜的回来说,单位不仅管中午饭,职工假如愿意,从现在开始早饭也管,据说饭菜质量相当不错,我建议她去那里吃早饭,她用卫生球眼瞪着我,说到:我可不去占那里的光,一旦吃上瘾,那天单位把我辞掉了,会有很大的失落感。我说:没看出来,经过“再就业”以后,思想有进步,看问题更深刻了。
现在看来,一个单位好与坏,主要问题是经济实力的问题,有能力给职工营造良好环境,如何去做都可以,但是,像家里面掌柜现在工作的这样单位有几个,现在大家更多地都在一个温饱线边缘上生活着,能准时拿到自己的工资就算好单位了,不敢有那么多奢侈的想法,当然,我讲这些不包括吃皇粮的那部分人。
从跨过年度以来,工作上的事情,一直郁闷和纠结着,很多事情不怨别人,都怨自己乱想事,根据要求,自己想了一些招数,让我们的业绩能够有一个平稳的效果,但是,出现了上下不通气的局面,下面的人对一些调整不理解,说什么的都有,而上面的有人为你所做的那些事情,完全没达到领导想要达到的程度,他们同样也在一个不满意的情境之下。
都说这是娘的事情,孩子哭,实在不行报给他娘,但咱不是这样的人,赋予了你的职权,给与了你的信任,就要对一些任何事情负责,要不然领导找你干什么,就是在这种自认为是“自觉”的状态下,自己经常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有点像是在唱独角戏,自己所做的那些,更多的人不理解,不理解可以,但是,找茬就让你怒不可遏了。
自己找上级领导交谈,他听后哈哈大笑,说到:没想到你到这把年纪还这样的投入,这种投入的全身心,就是你现在感觉不舒服的根本,靠,这是十几个人张着嘴等你给他们喂食,咱不是吃皇粮的主,所有的那些事情都由你来为大家创造,应验了那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挣不挣钱,员工的工资和养老保险必须给发放,城市居民不就是靠这点薪水养家糊口。
还好,心情实在太坏了,索性什么事情都不干,坐在办公室里看闲书,喝大茶,找几个人聊大天,实在不行到院外面散步,一句话,让不好的心情,通过转换方式来转移注意力,这是调节心情一个很好的办法。工作上的问题处于“焦灼”状态,知道大家都应该退一步,可是谁都不想第一个退,这种僵持是一种无聊,即便自己知道这些,虚荣心只是我,坚守。
这年头,谁认真,谁痛苦,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这样,自己知道那些破事,可以不去管它,任它发展下去,溃不溃烂,咱知道有一个临界点,但是,上面的一些人,觉得这些事情必须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要是早先,咱早就这样去做了,可到了咱这把年纪,已经把功利看的可有可无,没有了功利,也就显得无所谓了。更何况,自己在第一线工作这样长的时间,有了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是近距离的观察,知道问题出在哪,僵持是解决问题的阶段。
倒是现在觉得,下班以后回到家中有了新的认识,要想在这个社会上,少惹事,不去自寻烦恼,你就应该尽量呆在家里面,坚守自己的那片“精神乐土”,在那里你只需对自己好就可以了,在那里懒散、窝囊、衣冠不整、随心所欲,自己觉得非常惬意的关键,家,是属于自己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