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疆(之三)───漫长的征程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山玩水 |
在新疆用朋友的话说:本身乌鲁木齐没什么看的地方,除去那个所谓世界第二大的“大巴扎”在数不上有什么可以看的事情,大巴扎在我看来也无非是一个大的集贸市场,对于像我们这些要求不算很高的人,没有购买物品情趣的人,在那里转悠就是在那里遭罪,就像第一天去那里参观,司机准备三个小时的闲逛时间,结果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
在乌鲁木齐算下来不到十个小时,第二天我们便启程前往下一个事先安排好的行程库尔勒,我真不知道为何到那里去,朋友说:北疆目前依然是冰天雪地,根本进不去,就像我们在乌鲁木齐感受到的那种寒冷一样,这个时节,除去南疆还有点看头,北疆依然被封锁着,所以只好向中国的最西边走,领略南疆的风貌。
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直线距离 630公里,在我的概念里,这样的距离在新疆地大物博的地方,在高速公里上飞速疾驰,用不了很长的时间就可以抵达,自己心里的准备时间是四个小时,已经是我最大的忍受底线,岂不知自己的这些想法,在新疆的地面上,彻底的被击破,新疆所有的高速公路,还是一级公路,都被限速,而且几乎到了每十公里就有检查超速的探头,每五十公里就有超速收费站,所以那里的司机绝对不会因为你是内陆的客人而触动警察设定的速度底线,他们不紧不慢地看着他们的车,在我的心里面再想,真可惜了这辆号称是“巡洋舰”的八个缸的越野车。
离开乌鲁木齐不到三十公里的地方,汽车停了下来,朋友让我们参观号称是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壮景,一望无际丛里的风力发电架子,看到没有一个在那里转动,我问了同行的个别人:“这么多的风力发电设备,运转的寥寥无几,这是什么原因?”通航告诉我:这个企业是上市企业,在全国电力企业里面排行老三,但是,这确实是一个“形象工程”他的实际达到的效果,远远不如他们在上市公报上讲的那样好。
我继续在问他们:“既然这样,他们的利润和经济效益从何体现?”,朋友笑着告诉我“股民是驼起他们希望的所在,有那么些股民不了解这些,误以为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事业,自然将它的股票价格炒的格外得高,自然他就有了收益。”心里再想这些可怜的股民。简单拍了几张片子,便继续往前行。
在中午饭之前,我们第二和休息站,就是一个乡间的奇石展览馆停下,新疆的朋友可以说是个个都是有钱的主,没有更多花销的他们,把钱用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买和田玉,再一个就是收藏奇石,他们的大把投入,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积累,知道这些物品的货缺,和不可再生性,将来自己收到的这些物品,肯定会升值,到时候再出手,一举三得。
中午饭是在一个很具有新疆特色的地方吃的,那里的拌面,据说是在新疆这一带非常的有名,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类似大车店的地方,不会有很好的美味烹制出来,但是看到那里听买了车辆的阵势,知道这种出名有它的道理,作为一个初次来到这里的人,也只有跟着品尝的义务,说三道四轮不到我们。
所谓的拌面,就是将面条出好以后,把自己选择的卤子倒到面条里面,而卤子有很多种,有纯羊肉的,有各种蔬菜的,自己选择了小白菜拌面,感觉它的好有两点,一个是面糅的好,非常之筋道,感觉有兰州拉面的味道,第二个是简单,面条与炒菜拌在一起,省时省力,对于路过的人来说,吃完就走,有一点大西北荒郊野外赶路人的意味。
说实话,让我说是这种食物有多美,自己真的说不出来,与内陆的合粉、大卤面、炸酱面别无二致,不过有区别的就是面的筋道劲头而已,看着朋友一行中的那些人,吃的是哪个香,自己到时犯了嘀咕,难道是自己犯矫情?看着他们那吃相,就像是几天没吃饭一样,到底谁是退化最快的人?也许朋友更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我们这些从内陆来的人,见得太多,感觉自然也多,这种多在他们的感觉中,就是一种矫情,在这里的第一需要就是生存,至于生活档次,生活情趣,这些都不应该列在生存的最基本的范畴之内,最简单的生活才是一种最佳状态。
午饭后,已经是内陆时间的下午三点钟了,我问了朋友估计还有多长的路?他不假思索多告诉我,大概在晚上七点钟左右才能抵达,靠,算下来,六百公里跑了十个多小时,真他妈的是新疆作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