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百四十五)
(2011-03-30 07:09: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闲侃 |
今年最重要的业务会开完了,自己可以腾出点时间干点自己的事情了,其实自己知道博友最讨厌我谈工作上的事情,毕竟这些事情与博友毫无关系,他们既不想知道,也不想在这里谈这些没有味道的事情,这里需要的是一些闻所未闻,是一种新奇,是一种吸引大众目光的“突发事件”,或许是那些令人难忘的故事和人物。
但是,自己知道我不是一个专业作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爱好者,自己现阶段还需要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毕竟这是我生存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是立身做事的第一位,这个根本不能忘记。即便自己对从事的这项工作,已经有了一种“惯性”的感觉,即便这些是事务性的工作,已经不再需要自己去检点,但是大方向还是需要去考虑的。
今年的工作任务又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虽然感觉自己的身体,与所承担的责任已经到了临界点,但是,又不得不这样的去面对,很想自己放慢脚步,但是身后面总是感觉有推动你的一只手,知道这来自于上级的一种无形的压力所示,鞭打快牛已经成为了领导的一个利器,说是对你的信任,但是,这种信任一点没考虑到客观的现实。
在工作会议上,自己心里面说实话真的没有底,大家对这些调整怎样去看,大家是够可以信赖这样一个现状,自己没有细致的去想过,现在自己最想的是静下心来,自己干点自己愿意干的事情,当然,这不过是自己想到的事情,前面未出现的不测自己不知道,但是,有一点自己知道,什么事情都会发生,生么都皆可能。
有人说工作报告言简意赅,并不是我想这样,现在的工作报告已经是一种虚无,你做得再好也没有用处,因为昨天不代表明天,翻过去的那一页,已经只代表过去的事情,曾经的用又不失现在的表现,所有这些都需要自己再去理清思路,找准方向,继续前行。
通过的一些条例,也是自己想到的,至于它的利弊关系,还没有去细想,知道一些东西的出台,绝对是一把双刃剑,搞好了所向披靡,搞不好殃及池鱼,特别是经济工作,桶一个窟窿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这也就是让你不能有任何怠慢的感觉。
也就在这个会议期间,收到了上面传过来的那个所谓的决定,要不是为了自己手下的那几个人和几条枪,也没必要去与他们去做什么妥协,毕竟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任性,可能伤及他们的利益,左思右想还是忍辱负重,做了自己最不情愿的事情,知道这不是自己的风格,但是,那些无辜的眼神让你无法坚强下去,可能这就是前驱者的悲剧吧?
自己到现在知道,为何干部要交流,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待的时间太长,往往就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失去了思考工作的正确方向和角度,就容易用自己原有的工作方法,去处理日常的工作,会给自己的手下一种沉闷的感觉,一种死气沉沉的印象,对一个单位的发展是不利的,现在自己的感觉就在这里,知道创新已经不是我自己的事情,也没必要去冒这个险,创新就意味着将要面对成败两种可能性,现在自己感觉,到这个年龄已经输不起了,所以还是保持现有的这种常态,让每一个人生活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下,将改革和发展,放到下一任的继承者身上。
去年的指标一不小心有了突破,自己心里那个忐忑,员工们倒是喜羊羊,我是始终高兴不起来,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他的两面性,第一个就是会招来“鞭打快牛”的后果,今年你能完成这些,明年对不起,你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往上升,不管有没有这种可能性,领导知道所有的指数,都是强迫出来的;第二个是让一些人看到了这些数字中的内涵,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这些数字给他们的感受,从而影响到你的继续向前发展的“自圆其说”。
人不能跑的太快,也不能不跑,什么速度是可允许的,什么速度是不可允许的,这些都是一个难题,如何保持在这两者之间,那才是一种科学的运营办法,自己试图再找这种方法,遗憾自己到现在也没有找到,给我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在这两级中徘徊,这种徘徊很难让自己高兴起来,毕竟这是一种大起大落的感觉,并不会让人舒服。
看着上面下发的工作安排,自己心里面就是一个字:堵,至于为何有这种感觉,自己知道这种隔靴搔痒时的管理方法,根本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所谓的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而绝不是随心所欲,想到的那些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