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里遐想(之二)
(2010-12-21 07:26:4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山玩水 |
从中学开始,对我们小城的公园就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一个是那里的清静和优美的环境,第二个就是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每每自己漫步在一个人没有的小路上的时候,总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害怕突然冒出一个人来,像幽灵一样,准会把我吓坏了。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害怕,干吗还要去哪?人就是这样的犯贱,越是感觉害怕和神秘的东西,内心中还有一种驱使的欲望,即便是害怕,自己不止一次跑到那里,那里死一般的寂静,带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后来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种寂静了,那是因为在这种寂静无人的环境中,可以释放自己压抑的内心的很多东西,例如,你可以毫无顾忌的在那里席地而卧,四仰八叉的躺在那里望天,你还可以在那里大声的喧哗,将你内心想说出来的话,大声地喊出来,缓解内心的压力,释放储存在心理的“恶臭”。当然,你也可以在那里想很多的事情,毫无顾忌的去想,没有人会发现你已经走了神,或者流露出让别人匪夷所思的表情。
上学期间到那里纯粹是为了玩,为了“享尽口福”,将自己那有限的零花钱,变成满足自己食欲的现实,幸福即便是短暂的,但是拥有和消耗掉的过程是真正的幸福,孩提时期的幸福,就是这样的容易,到是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欲望与年龄同时的在增张,在加大,对幸福的满足感,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短,即使那时候已经有了比上学时多得多的零花钱,好像已经失去了对钱方面的幸福概念和感觉了。
记得自己工作以后,特别是住了单身宿舍以后,离中山公园的距离更近了,只要自己想去,下班后可以沿着后山翻过篱笆,就可以天天去享受那份寂静,而此时的我,已经不是彼时的我,对寂静的感觉也产生了新的需求,那就是躲避熟人的目光,与自己心爱的人,独享那份自由清静的空间,在那里寻求“图谋不轨”的最佳时间。
像我们这样的年纪的人,都从那个时候走过来,那个时候后,绝大多数的家庭住房条件都不好,一家众多人挤在一两间房子里,根本不可能给热恋中的年轻人提供谈情说爱的空间,所以,所有的海边和公园,都成为了热恋中年轻人选择的地方,很多的爱情故事,都是在那里“悄然发生”,像那里茂密的树林一样,爱情拔地而起。
当然不否认,选择这样偏僻的地角,也是男同志的别有用心,在偏僻的地方,女同志一般都表现出一种恐惧,她会依偎在你身边,对于封建传统下的青年男女,这种依偎也是一种继续交往下去的信号,当然假如关系不到这种程度,姑娘是不会跟你如此“冒险”,公园成为了谈恋爱的最佳场所,记得自己选择的地方是在树阴的最茂密的地方,现在看自己那时的心理非常“阴暗”,幸亏自己的理智还能战胜欲火,不然自己早就葬身欲火之中了。
周末不定时约自己的女友去中山公园,也不考虑她愿不愿意,其实她的家里倒是有空房子,但是,她的家人对我们这悬殊的家境和地位表示出不满,所以只能在公园里一吐为快了。我们约定好在湛山大路(现在的香港西路)某处集合,之后,她哄骗家人有事出去,见面后便朝中山公园漫步走去,热恋中的两个人对家长的干涉是不会顾及的。一直到现在自己的女儿,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自己掌握的原则:选择既承担。
当然,女友对我这种“葛朗台”行为也是不满,五分钱的公交车都不让座,徒步走去。等走到那里基本上就没有兴趣再继续走了,两条像灌了铅的腿,如何在走动?找一块“清静”的空地坐下来,山南海北的胡侃乱聊,也不管别人是否听进去,自己的兴致,因为有了美女的陪伴而兴奋不已,与现在成为了最显著的对比,好像在恋爱期间把所有的话都说晚了,倒是现在两个人面面相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因为中山公园是我们爱情的见证人,我一直对那里从心里面有一种感激的情节,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觉得是那样的亲切,以至于我们结婚以后,有了孩子,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我独自一个人带着孩子到那里,让孩子在草地上尽情的玩耍,自己躺在那里想着自己的事情,孩子玩的感觉实在没有力气了,便抱着孩子往回走,孩子熟睡在自己的怀抱里。
要是在现在,自己怎么也要找个地方,让孩子吃点喜欢的东西,而那个时候没有这种便利,也没有这种物资的丰盛,抱着孩子回家,老人做好饭,把孩子叫醒,看着孩子美美的吃着饭菜,心里的那个感觉就别提多有幸福了。
现在什么条件都有了,孩子也长大了,从你牵着的手中挣脱,已经插上翅膀飞到国外,去实现她自己的梦想了,作为曾经的愧对,想补偿都无法实现了,只有让无尽的思绪,随着曾经发生的那些事情往前走,心里酸酸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哎,有些事情,无法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