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七十年代》有感(之十九)

(2010-11-09 05:24:2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随感

看书的好处就在于在看作者描述往事的同时,你也会跟着作者的思绪,走进自己生活的曾经,有着与作者很相近的生活阅历,不管是臭事,还是值得永远记住的事情,那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既定事实,看《七十年代》这本书里面,翟永明写的那篇题为《青春无奈》的文章,勾起了我的很多往事。

 

翟永明在他的文章里,写了自己的闺中密友的事情,她们的交往,她们为自己发育而痛苦,她们毕业以后的感情生活等等,写得栩栩如生。在那个封闭的年代里,男女之间的事情,是绝对在暗地里进行的,因为传统的约定俗成,不允许你“公开”,只有到了合法年龄,走了正规的相亲程序之后,才可以“招摇过市”,但是,亲密的行为也是不允许公开的,那时候所有亲密的行为,都是为不正经。

 

作者写了同学因为发育的原因,感觉非常的痛苦,那个绝对封建的时期里,暴露发育的部位,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在一些人的感觉里,成为了一种不正经的事情,痛苦也就来源于这里,虽然对这些事情,自己上学的时候没有注意过,但是,像作者写到的那样,女同学与男同学一样,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在学校期间,男女生多说一句话,都会引来绯闻,确实是这样一回事情,至于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有这种封闭状态有所好转,但是,也不能在学校期间男女同学的恋情公开化,他们真的有了好感,也只有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偷偷的约会,至于其它的事情,我想家里面得严加管教,让他们想出轨也不敢。

 

作者写的那些事情,也只有我们这些五十年代生人,会有一种认同的感觉,就像是在写我们的学生时代,特别是写那些漂亮的女同学,基本上都成为了宣传队的成员,所以宣传队成为了聚集大美女的地方,那个男同学也刻意参加进去,那对于更多男同学来说,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可以与美女同学一起蹦蹦跳跳。

 

我们有一个同学,也是我邻居,她要说身段,那没得说,只是长相,与那些漂亮的同学有点差距,但是,她想进宣传队的想法非常的强烈,但是,老师却视而不见,也可能是确实感觉不行,她总是在宣传队的门口和宣传队毕竟的走道上,展示她的舞蹈功底,就这样她的宣传队的梦也没有实现,为此她数次的伤心落泪,作为邻居我安慰她说:“宣传队那些人,都是一些不愿意学习的同学,你不去,就对了。”她瞪着个大眼睛,对我说:“我也不愿意学习,进宣传队那是我的梦想,老师有眼不识泰山。”

 

到了七六年高中毕业前,感觉有些同学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了,“青春期躁动症”显现得非常明显,记得有一次下乡劳动是收地瓜,休息期间,一位男同学将地瓜雕刻成了一个男人的生殖器,扔给了在另一边休息的女同学,被老师发现了,开会将这个同学辟了一个“体无完肤”,后来还威胁将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告诉学校,等候处理。现在这种事情算什么?行为艺术的范畴之内,也是雕塑艺术的才能的展示。

 

那时候,那位男同学对女同学吹口哨,都算作流氓行为,可想而知封闭到什么程度。而现在的社会开放的有点过了,不说亲密行为处处可见,几乎快到了做爱也不怕人看的程度,前两天跟朋友去参加聚会,车沿着海边走,不时看到相拥想吻的年轻男女,沙滩上竟然男男女女在那里滚成一团,跟做爱的场景差不了那去,看了以后我笑着跟朋友说,这是为他们打仗作铺垫,知道激情的后面是责任,当责任成为了他们无法面对的问题的时候,矛盾的焦点就成为了他们幸福的反面。

 

我不是说封闭的年代就好,而是,那种传统有着它的积极一面,就是让每一个年轻人有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是幸福感的催化剂,越神秘,幸福的幻想和感觉就越深刻,可想而知这种幸福,也是造成一种爱情恒久远的一种原动力,来之不易的爱情,必定会加倍地珍惜。

 

现在倒好,年轻人感情来得快,也消失得快,在他们那里,神秘感竟是荡然无存了,吃禁果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和“自然而然”,也正因为失去了神秘的感觉,也就失去了珍惜情感的原动力,有人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是开放的标志,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这是一种自私和不负责任,严肃点说是一种道德观的倒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