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购书的遐想

标签:
杂谈 |
分类: 音评影论 |
同事看我一天之内接到三次送书人的呼喊,他们说我:“彻底疯了”,自己从网上订的书,一天之内,分别由不同的快递公司过来送书,抱着成摞的书籍,却是有点显眼,也顾不了这些了,自己喜欢的书籍能够通过这种形式买到,感觉是一件非常之美的事情。抱着这些书籍如同抱着一位大美女一样,幸福着,激动着。
也记不清自己什么时间学会从当当网上买书的,自从学会了这门“手艺”自己有点得意忘形,时不时跑到当当网上去发现自己的喜爱,就好像找到了一个图书大集,在那里你总能找到让你动心的“物品”,更何况这些物品还能够提供给你打着的优惠卖给你,何乐而不为?
其实,网上购书已经是很多人早已经掌握的一本“手艺”了,曾经周围的一些人动员过我,让我学会从网上买书,说既便宜,又有选择性,我这个人对新鲜事物接受得比较慢,一般都是在别人驾轻就熟之后,自己才逐渐的开始试验性的去感受,也就是构架在别人的经验教训之后,感觉成熟了,再去接受已经经过实践考验的现成经验。
以前没感觉网上购书的好处,自己一直坚持着到书店里去亲自选购,即便把自己累得半死,还是感觉这样买书有一种亲身感受的味道,其实,现在看这种观点就是迂腐,完全可以坐在电脑前,把自己感兴趣的作家的名字输入,之后找你感兴趣作家的作品,既省时,有省力,这是自己学会往钩以后才找到的感觉。
工余时候报跑到当当网上查看近时期的作品排行榜,了解近阶段的图书发行情况,关键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你在阅读一些大家的作品时,你一旦有一种急需了解的想法,你就可以上当当网上查找,作家现在市面上发行的书籍的情况,通过了解你可以去选择自己想要买的书籍,确实比你有意识地到书店里去寻照要省时省力。
在翻阅《七十年代》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一些自己认为写得不错的作家,感觉他们的文笔和思想的深度,对自己非常的有启示意义,便产生了急需了解他们的想法,从当当网中搜索他们的作品情况,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义无反顾地买下来,就这样当当网的送书人就源源不断地来到自己工作的单位,也让自己的同赤身感觉到这里有一个“病人”。
同事们经常问我的问题就是:“你买的这些书籍都能看吗?”其实,自己感觉提出这样的问题,都是一些不懂书籍的人,每本书的拥有,最终的目的就是阅读,但是,并非是每本书必须要阅读,你拥有了这些书籍,你就有了你随时阅读的可能性,即便是没有阅读,它的存在,就象是你的储蓄一样,这是你的精神财富的真实存在。
在没有网上购书的从前,记得自己曾经向出版社邮购过书籍,那种感觉才是有一种泥牛入海的感觉,记得当时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丛书”,一共编辑整理了几十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的作品集,当时自己正好痴迷于外国文学,当我发现这本选集以后,便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不仅仅不时地跑到书店打听来书的情况,而且自己亲自汇款到漓江出版社,邮购自己选定自己喜欢的作家书籍。
那时自己工资本来就挣得少,对每笔寄出去的邮购书籍的款项,都是十分的介意,几乎把钱寄出的那个时候,就成为了自己祈盼的开始,在漫长等待时间里,自己经常会想到自己寄出去的款项,搞不好会让那里的工作人员,当成寄给他们的款项,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那才是自己的胡思乱想,自己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腑,出版社非常认真地把自己需要的书籍,在不短的时间里寄送给你,就这样自己一直坚持着与出版社的联系,自己一时来了兴致,居然给出版社编辑这套丛书的编辑刘硕良先生写过信,将自己希望得到这套丛书的想法告诉了他,这位编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毛头小青年”而置之不理,他先后给我回过几次回信,每次回信都对我喜欢他们的丛书给与了高度的评价,也希望我能够继续支持他们的工作,真的到现在自己依然对这位编辑保有感激之情。
时代在发展,现在的网上购书已经非常的便利,不再用我们曾经用过的直接汇款给出版社这样的费时费力的办法,将鼠标在电脑上敲打,即可完成你的选购需要,书到付款,避免了你害怕把自己的汇款丢失的担心,感觉这样的购买更贴近人的内心的需要,深感时代发展真好。
下面的照片就是自己近阶段选购的书籍,看到它们自己感觉非常的欣慰,后宫又多了一些“靓女”,心里就是一种感觉,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