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时过年回忆(之六)

(2010-02-11 06:07:39)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物素描

     春节对孩子来说,鞭炮是除了好吃好穿之外最想拥有的东西,二十几年前我们小城没有鞭炮限放的规定,进了腊月门鞭炮的响声就此起彼伏,不觉入耳,特别是自己院子里有了鞭炮的声音,自己会猴急地跑出去看,心里在想这是那家放的鞭炮,这不明摆着是像我示威吗,知道自己的表现还没得到大人的恩赐,都知道一般过了小年以后,大人才能在孩子恳切的请求和接近于哀求的目光下才能开恩和施舍。

    现在买鞭炮只要你有钱,花上万把千不成问题,现在工资比那个时候高了很多,但鞭炮的价格也贵得令人咂舌,礼花炮稍好一点的就是成百上千元一个,鞭炮也是,一种叫“满地红”得震天响鞭炮,震耳欲聋的声响不足几分钟,五百元钱随之就随着未散的硝烟化为乌有,感觉鞭炮也成为了有钱人的玩艺。

    孩子对鞭炮的那种渴望和敏感程度到底从身体的哪一个部分而来不得而知,感觉鞭炮的声响不仅仅是传入耳朵里,它给你的心理带来一种兴奋的感觉,像打了兴奋剂一样。鞭炮的声音成为了一个孩子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吃好、穿好、鞭炮放好,才算是一个完美的春节,都说鞭炮最初是驱鬼用的物品,我看像是唤醒孩子内心欢悦的魔鬼,我们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男孩子都会为放鞭炮而“疯狂”。

    不要以为我们那个年代与现在的情景一样,现在的鞭炮燃放纯粹是“烧钱”,三十晚上到正月初一早晨,整个城市像刚刚经历过战争一样,硝烟弥漫。而我们那个年代虽然也有爆竹的声声震响,但绝非像现在那样的密集和激烈,究其原因非常的简单,那个时候孩子们为了延长幸福的感觉,将鞭炮“化整为零”,所以经常听到的是“零星枪声”。

    记得那时大人恩准的鞭炮款项最多也就是三块两块,多也多不过五元钱,买一挂小鞭好像是五毛钱,“嘀嗒劲”五分钱一扎,土制“二踢脚”二分钱一个,“麻雷子”五分钱一个,总之家长给得款项自己支配,我一般是卖两小挂小鞭,其余的就买“二踢脚”和“麻雷子”,到后来,春节燃放的烟火有了提高,出来花样了,家长给的款项也随之提高了一些,十元至二十元不等,可以买一些现在看来纯属小孩子玩的花样。

    将鞭炮买回来以后,趁着大人上班的期间,自己在家里小心翼翼地将成挂的小鞭拆卸成为单个,自己认为这样可以把快乐延迟更长一些,为何要小心翼翼?家里面冬天生这炉子,不小心碰触火星那是不得了。这之后将粘在一起的“麻雷子”掰开,整齐地放在自己的“武器仓库里”,时而与院子里的同伴们相互“显摆”一下。

    但是,自己总以“丢人现眼”而告终,我们那个邻居的同伴,放假后他妈妈给他找了织网兜的活,每织一个网兜都会有二分钱的利润,利润都归我同学,所以他放寒假以后,春节之前玩命的干活,临近春节他的“外快”已经达到十多元以上,谁能跟他比。

    我楼上的同学家里面阔绰,可以按需所求。心理比较健康的我会自己安慰自己,无论如何这是自己所有。也就在这时心理面想起了一个馊主意,大年三十和初一自己尽量少放,主要看同伴们放,等同伴放得差不多了,自己在放,馋馋他们,这样就有了一种自豪的感觉。可是这种想法也最终被击破,他们早就看出我的小把戏,当我自以为可以“展仰”的时候,他们拿出来我没见过的“花样”放,自己像泄了气的皮球“蔫了”。

    鞭炮整理好了以后,就要去找“萫木”,这是一种类似于腐朽的木头,点着以后没有火苗燃烧,冒烟但火不灭,有点像蚊香的样子,是放鞭炮的最适用的点火工具,那个时候蚊香之类的物品很少,点鞭炮主要是这些“朽木头”来完成。

    大年三十开始燃放,小鞭自己感觉声音很响,可是同伴们出来一放,才知道自己买的鞭炮属于“小儿科”,我放的是“小鞭”,人家放的是“电光鞭”,想一下电光鞭是什么等级,更可气的是同伴们那我开心,将我的鞭炮拿在手里,捏住鞭炮的尾部,点火燃放,一声响声过后,竟然手指头一点是没有被炸伤,成为了“零伤害”安全鞭炮。没法只好拿出“麻雷子”跟他们“血拚”。记得那年为了与同伴比谁的鞭炮多,将自己“化整为零”的鞭炮全都装到了口袋里面,衣兜的口袋到是显的鼓鼓囊囊,就像是战场上自己的弹药充足一样的踏实,也就是在这时候,自己有点得意忘形,竟然把点鞭炮的“萫木”错放装鞭炮的口袋里,“弹药库”顷刻间爆炸,自己的新衣服被炸掉一半,右手也变成了煤矿工人的手,当时没考虑自己,只害怕新衣服便成了“遍体鳞伤”,无法向大人交待,这可是一年内要穿的衣服。大人倒好没说什么,找出旧衣服换上,节提前过完了。但是,事后想想后怕,幸亏没把“麻雷子”放进口袋,不然的话就成为残疾人了,现在的鞭炮“当量”基本上与“核弹”相差无几,参战的能量绝对让敌人胆战心惊。但是,很多年以后同伴们在还拿这件事情跟我开涮,算你狠。

    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曾经那个时候,对春节燃放鞭炮有着无限的“痴情”,即便知道危险性很大,但是为了那短暂的快乐,不可能想到危险的存在。就这样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到高中毕业以后,才终止了这一直饶有兴趣的活动。鞭炮现在不是买不起,而是从心里没有了兴趣,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子承父业”,可是我们看到孩子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胆子变得越来越小,鞭炮不仅不敢放,有的干脆就不敢看,自己的孩子从小胆子就小,对放鞭炮的事情不感兴趣,自己的外甥倒是喜欢看放鞭炮,但绝技不敢去亲自点燃,我就成为了放鞭炮的点火人,为了下一代高兴,自己陪着他们一起高兴,而自己不再买鞭炮了。

    鞭炮声声响起,管它是驱鬼,还是庆贺,这响声告诉我们除旧迎新的时刻到来,这响声成为赋予春节最欢快的乐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