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那写到那(之五十六)

(2009-12-15 07:54:00)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闲侃

    领导在主体台上很严肃认真的讲着,自己坐在底下一边听一边在想,也真难为这些领导,其实他心里想得与自己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但例行公事不得不照本宣科的部署着。环顾四周,更觉得可笑,那些开会的人煞有介事地在那里认真做着记录,好像是第一次知道领导讲的事情。

    邻座的那位是我最熟悉的人,每次开会他总愿意靠着我座,想来他的这种热情原于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他每次开会总会忘记带记事本,而我每次都会装模作样地拿这个大本子,象模像样地坐在那里,岂不知这也是在作秀,而他管我要纸成为了每次的一个必然程序,感觉他已经不再需要带任何物品了,我就是他的后勤保障。不过从他的这种心理表现,能感觉出来他内心里对开会是厌烦。第二个,他靠着我总会听到一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笑话,他觉得很过瘾,也很兴奋。

    今天的会议同样,会还没有开始他便开口要纸,我问他“给你三张行吗?”他回答:“你想累死我,我可记不了那么多的内容,给一张就行了。”我知道现在的会议大多数就是为了应付差事,一级压一级,层层例行公事,像我们这样的也只有记录的份了。看到他煞有介事的在那里记录的样子很好笑,轻轻的趴在他的耳边问他:“最近没犯错误吧?为何态度如此之端正。”他抿嘴一笑,告诉我:“靠,你没看到摄像机正朝着咱在拍哪”朝前一看摄像机还真地对着我们在拍摄,赶紧低头回避。

    传达上面领导的讲话,一听就是重复,知道没办法,在这方面我还真得挺佩服我们的那位领导,尽管也有照本宣科的时候,但绝大多数他都会将领导讲话的意图用自己的领回去传达,自然显得生动了许多。但是,这种讲法也仅限于一个局部,在公众场合是绝对不敢这样放开的去讲,大家都知道异口同声的基本要求。

    没觉着就到年底了,这个会议也算是年底工作的一个部署,虽然主题是贯彻省市会议精神,但是能听得出来,让各级各单位在年末到来之时,在加把力气争取完成预定的目标,在听市领导的讲话里,感觉到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外贸出口依然没有好的改观,各行各业都说是走出低谷,但是经济统计数字反映,这种复苏变得异常的缓慢,专家的乐观估计与现实情况有很大的出入。

    很理解大领导担心的问题,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都类似一个家庭,经济的收入如同我们家庭的收入一样,多挣可以让生活过得更好一些,收入不好就要勒紧裤腰带,过艰苦的日子。当然还有上级政府压给你的任务和指标,完成不了领导脑袋上的乌纱帽就会感觉摇摇欲坠。百姓没有希望国家不富强的,都知道国泰民安的道理,而这道理的背后就是经济作为他的支撑点。

    领导是学者型的领导,虽然是学哲学的,但是感觉他对经济学的研究也很到位,我认为他读了不少相关的书籍,在讲话中听得出来他对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十分的了解,不仅如此,他做过系统的研究,他讲道:“我看到过一些资料,在我国唐朝时期,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六十还多,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们都说晚清政府腐败,到晚清政府的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依然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五,而我们看到的强大美国,现在他的生产总值也不过占世界范围的百分之二十多一点。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多一点。”听到这些数字真不知道历史是前进还是倒退。

    我喜欢听领导展开来讲,但是这种展开是有限的,很快又落入正题,部署年底的工作,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经验,找出差距,提出明年的工作思路,其实这些不能说老生常谈,每年一次基本都差不多,因此自己脑子又开起了小差,发现有人发来信息,一看乐得合不上嘴,和今天会议的感觉非常符合,赶紧拿给邻座看,他看了以后笑的两排大牙全都露了出来,浑身在抖动,很夸张的表情。不敢再笑,赶紧爬下,装作记录的样子。

    信息是这样写的:“[领导解字]   领导写一个“众”字,问下属何意?答:团结一心,又答:打牌三缺一。领导说:错,意思是虽然只有三个人,也要有一个人高高在上。领导又写一“从”字,问何意?答:两人同心;又答:形影不离。领导说:错错,意思是即便是两个人时也分主次,有前有后。领导又写一“囚”字,问何意?答:人需有房,又答:人须守规矩。领导说:错错,意思说不听话就关起来。领导又写一“合”字,问何意?答:一人一口,不可多贪;又答:众人一心,形成合力。领导说:错错,意思是民主集中制的核心是一人说了算。领导最后写“金”字,再问何意?答:人中之王,须两碗水端平。又答:人中之王,根基要稳。领导叹了一口气说:你们悟性太差了,这个字的意思是:只要成为人中之王,就能腰缠万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