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最长假期里,自己为了营造一个欢快的氛围,只身到影像店里买回了几盘自己认为可以在节日里分享精神快乐的影像光盘回来,但是,远方的客人与你没商量直接就来了,感觉自己的计划变得有点乱,几天陪下来已经是精疲力尽,好像也没了看片子的兴致,每天的感觉像是腾云驾雾一般,知道又是酒惹得祸。
还好客人在最短的时间里离开小城,一个是他们实在不忍心再麻烦小城热情的朋友,再一个已经实在不能再听到酒这个字了,整个团队几乎是丢盔卸甲,每一个人都经历了豪饮之后的狂吐,再就是“昏死”的过程,也刻骨铭心的感受了腾云驾雾的滋味,用他们说的“再不回去真的就回不去了,到底是热情还是下黑手已经无法分辨了。”
留下假期的后半部分真正的又属于了自己,精神食粮的需求像一条虫子爬了上来,晚上自己一个人找出光盘,自己看了起来,《欠我十万零五千》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观看的。说实话,这部片子虽然被影评人赞誉成为一个“绿色幽默喜剧”,也许正是因为是喜剧的原因自己才买了回来,但是当你看完以后,给我第一个感觉这是一部当代农民工题材的片子,是一部探讨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片子,喜剧的元素有一点,但在我看来是一个“正片”。
片子的开始是农民工大旺在给他们高老板家粉刷外墙时不慎从架子上摔下,将腿摔伤,住院治疗时因没有医院索要的住院费用,无法继续治疗,再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商量到城里去找一下高老板,讨要一点住院的费用,将大旺的手术费用凑齐,最后这个任务交给了大旺的弟弟二旺,他只身来到哥哥打工的城市开始了他借款的历程。
高老板所在的公司门卫叫喜子,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二旺多次企图混进去找高老板都被他“明察秋毫”的挡了回去,再一次企图强行混入的二旺,再一次被喜子抓了一个正着,情急之下二旺发现这位门卫警示自己的家乡人,故事在这种“巧合”下继续发展。喜子看到二旺带来的村里面开的介绍信,听到大旺住院的原因,他自己主动提出帮助他去讨要。也就在这时二旺知道他的哥哥借了高利贷,手术如期作了,但是,高利贷十天不还就要把家里面的房子抵押出去,二旺更是心急如焚。
农民工的想法在导演的感觉中是对现实的不了解,富于一种单纯想象,这种淳朴在城市中那些利益熏心的老板那里,就成为了他们推卸的最好理由。喜子领着二旺到了公司,在这之前喜子告诉二旺,你就说是高老板的亲戚,二旺在秘书那里报了自己的“身份”,高总的秘书一个姓杨的经理出面,一看这就是一个“精明”的人,当他热情地把二旺接到接待室里,并询问事由以后,脸色巨变,为了尽快地想出办法来摆脱这个要债的人,他写了一张条子,并声称你哥哥摔下来以后,将一盆名贵的花砸坏,还没向大旺索赔,算下来不仅不能给大旺钱,而且还要向公司交钱。处于“人道”你想另外一个人去索要。
二旺满心欢喜地来到杨经理指定的工地,找到了那里的负责人,观众一看就知道这个负责人可不是“吃素”的人,站在她身边的是几个刺龙画虎的彪形大汉,明白这是黑社会的人,当二旺把杨经理的信转给大老板以后,大老板看完信,让手下的人念给二旺听,二旺这才知道这封信是杨经理让这位黑社会的成员教育他一下,并不是要钱的事情。”
在随后的要款经历里面几乎是用了我们常见的各种办法,在这里面我感觉最有用的是他们在高总请市里面领导时冲进去索要欠款做法,无奈高总只好息事宁人地把款给他们,当高总正准备将一万五千元拿给他们时,他发现借条上竟然改为十万零五千,一怒之下高总将喜子和二旺给赶了出来,并勒令将喜子开除公司。
故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突变,心急火燎的二旺眼看着马上到手的款项飞了,他气急败坏的与喜子发了疯,因为这改动不是别人就是喜子,至于他的目的谁也不了解,这时喜子拿出他从报纸中找到的相关工伤赔偿的标准,他认为大旺的赔偿这些一点不诿过,让二旺看到一线希望。但是,这两个从农村来城市的人,很快便陷入了囊中羞涩的境地。被逼疯了的喜子想到了绑架高老板的孩子的“损招”,但是被心地善良的二旺言词拒绝,也许这是作者对中国农民的一种肯定。
在这时二旺又想起来他少时的女朋友也混迹在这个城市里,他们用依稀的记忆找到了那个叫小凤的老乡,在那里巧合的是他们无意中遇到了这个已经几乎不认识的同乡,不仅如此还从那些愤怒的中年妇女的围打下救了出来,这个艰难混迹在城市里女孩,为了生存装扮成婚托,赚取没良心的钱财。
当知道二旺来到这里的目的时,与少小两小无猜的她愿意帮助这位儿时的好友,这让二旺兴奋不已,误以为小凤依然对他有意思,而小凤采取的办法就是“美人计”,采用意外事件让高总进入视野,之后的发展让喜子和二旺看来越来越度不懂了,也就在这时他们企盼的小凤发来了信息,她对不起他们这件事情她无能为力了。
走投无路的两个人此时被逼上了“梁山”,再也不顾什么情面和尊严,打算跟高总誓死相拼,高总也看出来这件事情非处理不可,便又使出了一个新招,有一个公司欠他们企业一百三十万元货款,假如能要回一定把十万零五钱如数交给了他,要不回来就什么别想了。毫无办法的两个人答应了要求,一起乘车到了哈尔滨。
其实在我看这个情节有些牵强,但是为了后面的剧情要求又不能不把后面出现的道哥衬托了出来,作者把看似像黑社会的道哥,实际写成了一个热骨衷肠的好企业家,虽然他们用欺骗的办法混进道哥的公司里面,但是,老实巴交的二旺看到道哥的公司发展陈列室,他知道这是一个靠勤劳致富的好人,他跟道哥讲明了自己来的真实情况。取得他的同情,之后拿出欠款的证据,道哥让人了解实情以后发现,这笔钱款正是手下人贪污所致。钱如数的回到了高总的公司帐户里,高总也能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与二旺和喜子一起到大旺的家乡去送医疗款项。
这部片子最后的渲染是喜子与二旺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了二旺要钱喜子失去了工作,高总把钱送来以后,二旺将自己家里面需要的那一万五千元留下,而将其余的部分都给了喜子,也体现了中国农民的高尚情操,但是导演并没有在这里收尾,而是演了喜子半夜潜入了大旺家里面,将那一万五千元的带子取出,看到这里大家自然会想到喜子的不怀好意,但是导演妙就妙在这个大家往最坏处想的场景处理的绝然不同,第二天早晨二旺找不到喜子,回到了他大哥家,他大哥告诉他:“喜子把钱给还过来了,他只拿了一万五千块钱。”这是我们才感觉自己的那种认识是多么的狭隘。
片子的大多数部分写了企业家和开发商的狡诈,也写了农民工的诸多无奈,但是农民工的心底始终是善良的,在如此之多的意想不到的时候,他们依然能操守一个人的本分,实为导演对中国农民的一种肯定。后半段导演将自己的观点又作了转换,又给了一些企业家一些闪光的地方,例如道哥和高老板。自己知道这不过是一种“屈从”,他也不想得罪城市里为富不仁的那些企业家,毕竟现实社会中的诸多现象让我们痛心不已,但是导演还是需要给观众一点希望,即使在乌云密布的情况下,透射出的那一点亮光也算是一个对现实的一种“肯定”,也算是内心里“充满”阳光的体现。
片子在我的感觉里既没有什么绿色幽默,也没有令人忍俊不禁的搞笑情节,所有感觉搞笑的都是在损中国农民的那种朴实与无奈,这倒是一个反映中国农民工在现代城市里生活的一个层面的片子,至于说这部片子要到国际上去争什么奖,我看大可不必,利用城乡差别来取悦观众这实际上是一种不道德的做法,这就是我看了这部片子以后最真实地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