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郊游所想

(2009-10-13 00:11:37)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山玩水

    郊游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记得小时候上学就有郊游这一说,不过那时城市规模没有现在这样大,车子跑不了多少时间,就出了市区,交游就成了名副其实。而现在的城市扩展到如此臃肿的程度,郊区的概念与最早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了,其实也无法分辨真正的郊区在何处,原来的郊区就是现在的城乡接合部以外,而现在县市连接在一起,从小城出去接着就是县级市的地域,暂且把县级市当作郊区吧。

    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早已厌倦了擦肩接踵拥堵的城市生活,走在大街上满目都是人群,你想找一个地方清静一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凡我们知道清静的地方,那些安享晚年的老人们早在你之前将其占领,成为了老人活动的地方,在我看来最清静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中。拥挤的人群,拥挤的交通,城市成为了一个行动不便的巨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那些期望改变环境来达到调整心情的人们,也只能选择“逃离”,跑到远离喧嚣城市的地方,郊游也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记得去年曾经跟着大哥以及一个企业的老板及员工到过小城边上的一个山里面感悟了一下“乡情”,环境的改变确实达到了心情的不一样,不过在我来看没有根本的改变,沿着山路去感受登高望远的效果,在汗流浃背之后,大家又同在城市里生活一样,聚在饭桌上,在那里释放自己的豪情,城市化生活已经成为了一种意识当中的必然,大家酒足饭饱以后,顶着那圆圆的肚子回到城里,多了一个说话的由头。

    这次又是高中同学的动议,利用假期到县城边上刚刚开发的一个生态远去看看,在那里接受“不一样的感觉”,乡土民情绝然不同,说的是满动人的,再加上其他同学的一再要求,只能放下挥汗如雨的锻炼计划,跟随着他们一起前往。

    所谓的生态园我已经去过很多个,最早的北京生态园火爆一时,到北京以后同仁从机场接到你也不争同你的意见,拉着你就直奔哪里去,在四环五环的公路上一路奔波,将近二个小的时间才到那里,所谓的生态园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大的植物花棚,虽然有小桥流水,有热带植物,感觉是一个植物的天堂,但是在这里喝酒而不是在这里欣赏,停留在那里的意义就大打折扣。

    带着一肚子高度白酒,回到宾馆里面倒下,第二天人家在问你对植物园的感受,自己已经一点印象没有了,但是为了不扫人家的兴,只能假惺惺地说好,实际上什么也没记着,在花棚里吃饭与在大马路上吃饭没有大的区别。所以我坚持认为植物园一定就是一个赏花品茗的地方,感受绿色带给我们的清新,放松自己的心情,达到一种放松的感受。而不是在那里闻着飘着酒香的地方。

    后来自己又到过山东滕州的植物园,与北京的那个植物园大同小异,更是没有感觉,到是那里的官员非常自豪的将这个“杰作”看成是他们“政绩”,岂不知这是一个作假的事例,据说那个植物园不长的时间就关门歇业了。那里的高价格和高门槛,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收入不相符,倒闭成为了迟早的事情。

    在后来我们小城的企业家们,在临近崂山的路上也同样克隆了这种大同小异的植物园,在我看来也是热闹一时,现在正在绞尽脑汁忙于应付“维持”。大家都想找一个与众不同来吸引客源,这无可非议,但是,与众不同并非是制造一些假的景致来吸引人,毛爷爷不是说了吗:“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现在的人有回归自然的想法和要求,那是希望找到真实的景致,而不是人为的景观,自然之美的诱惑力是无穷尽的,而靠造假景致来欺骗游客绝对不会长久。

    家里面“掌柜”的和同学都说我没情调,凡事都看得很低调,感觉没有兴奋点,其实他们不知道这种“麻木”原与自己的切身感受,你也不能跟他们讲得太细致,当他们知道你已经看过若干的植物园,他们自己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多扫兴致的事情,所有的兴奋点与期望都是在一种不知的情况下产生的感受,自己不想戳破这张并不神秘的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