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来电话提出在某处见面,我无法婉言谢拒,他刚刚躲避了一场生死劫难,大家都为他担心,命运垂青那些无知无畏的人,他幸运的躲避开来,电话里听到他若无其事的腔调,所有牵挂他的人,把悬着的那颗心放下了。
也许正因为是躲避了那次劫难,所以对朋友的那种认识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当他与我同时接到朋友热情的邀请,他的爽快接受邀请也是这些年里少有的事情。与他交往的这些年里很多聚首的机会,都因为他的工作第一的习性而婉言谢绝,其实我心里面知道他的这种忙碌有一点点“作秀”的成分,知道把这项工作想象到如此的忙碌那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特别是领导学会驾驭全局足以,事无巨细不是领导风范。
这里我来过多次,每次来到这里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既有兴奋也有一种探访,这里是我心目中偶像以及崇拜的作家学习生活过的地方,我们现在看到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一派现代大城市的景象,这是现代化的产物,退回去四十年这里的贫瘠无法想象,发配边关就指这里,多少精英在这里销声匿迹,哪个最严酷和黑暗的历史时期。
从飞机的旋窗上外下看去,连绵的丘陵一片黄色,干涸你第一个想到形容这景象的词汇,蓝天白云与黄土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你再想到的词汇就是贫瘠,在一望无际的群山丘陵中绿色只是斑斑点点,裸露出来的黄土地你自然会想起黄土高坡的说法,地大物博这是我们从小学就学会的成语,我们为祖国而骄傲,可是当你真正的看到这荒芜贫瘠的土地时,你突然明白所学到的知识没有在生活中锤炼。记得在飞往莫斯科的飞机上,也是从旋窗望去,茂密的森林覆盖,自己感慨地与同行说:“我现在理解什么是地大物博。”当然不否认脚下这荒芜的丘陵和沙地,千年以前这里也曾经是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地,也曾经是山清水秀。而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沧海桑田,天翻地覆,像一个破衣烂衫垂暮的老人。
无论这里有多么的贫瘠,但是这里的人们却还有一个赤诚的心,会用他们特有的表现方式对待我们这些来自千里以外的朋友,大西北人的豪情在这里你一次次的被感动,也许这就是我一次次到访的动力所在,贫瘠是客观存在,热情融化了所有的不适应,你来是感受那颗赤诚的心。
当你看到自己的同行们时候,还没等你把手伸过去,他们已经把你搂在怀中,你的面颊感受到了毛刷子的硬度,不需要语言,爽朗的笑声发自内心,一个动作足以说明了他们的心情,随后你跟着他们感受他们的热情,大盘子,大碗,大酒杯,你在他们的盛情之下很快地“陶醉”,一觉到天明。
这种聚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过了,这不是人为因素,在这个世界上假如你是一个打工者,你无法主宰你自己的命运,那么你就会随时地听从党的召唤,是工作的需要把我们聚在了一起,同样也是工作的需要,又让我们各居一方,象棋子一样不停得被搬动摆放,都说是为了整体的一盘棋,实际上大家心知肚明。
当然也有我自己的原因,性格使然让我们的引领着心生不快,被他们逐出是自然的事情,即使知道很多朋友不忍心看到这种现实,他们也无能为力,也只能用方式表达他们想念的心情,避开他们在这里悄悄的聚首也算是一种无奈的做法。我珍惜这种聚首的机会,但是他们不知道我生活得非常快乐,为自己负责与听从别人的指挥有着绝然不同的感受。
学会感恩,学会用宽容的心面对很多事情,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大家敞开心扉,谈一点内心的真实,我们不需要隐藏什么,相互间知根知底,即使有异议也无所谓,求大同也属于宽容的范畴,地域的不同感觉的程度也不同,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工作方式,也正因为这种不同,才给了我们相互借鉴的可能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