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75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小何(之五)

(2009-07-22 00:18:15)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物素描

    俗话说得好:“人穷万事哀”,一直企盼能有改善的小何又遇到了新的困难,这次真的是让他为了难,即使他没有表示出我们常有的那种一蹶不振的情绪,但是通过他自言自语的讲述,你会感知他内心处于一种极端矛盾的状态。

    小何这次请假回家帮助家里面收大蒜,临行前是一个星期六,我在单位与朋友挥汗如雨的打乒乓球,他主动找到我告假,我问他:“回去需要几天?”他告诉我:“一周时间。”再问他:“还有什么困难吗?”他沉默不语。呆了好一阵子发话:“这次回去给家里人带回去上半年攒的钱三千元,也只有这些了,前两天孩子来电话要钱,我已经寄给他一千五百元了。”听到这里我觉得有点纳闷,问道:“你孩子大学毕业几年了,还管你要钱,他不工作吗?”小何说:“他讲是要交培训费,在一个着孩子也挺可怜的,眼看到二十五岁了,连个对象也没有,让他身上有点钱,找对象也方便。”我心里在想自己未来如何都是一个未知数,一心全想着孩子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看到蹲在那里的小何,我认真地对他说:“小何,算下来你也不小了,在农村里你已经进入老年行列了,你不能不为你的今后想想,现在你几乎是身无分文,你也也明白现在的家你也回不去了,你媳妇连门都不让你进。”小何再次插话:“我想好了,这次我住在蒜田边上,干完活我就回来。”听到这里心里酸酸的,这算是那回事。我接着说:“你必须存点钱,以防万一,也算是给自己留点养老的钱,现在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身体情况每况愈下,不能没有钱。我建议你这次不要把钱全拿回去,留下一千元预防万一。”他说:“你说得也对,我想想。”说完起身走了。

    到现在我也想不到为什么这样有感触地说这些话,但是我说的这些话,在他回来以后终于灵验了,由于他长期的超负荷劳作,已经使身体的部件发生了变化,他回来的第五天晚上,感觉到肚子剧痛,到后来疼痛难忍,不得不到医院去看病,大夫检查治疗下来,他花了将近三百元。没过几天这种状况再次出现,这次到医院里彻底检查,结果是:肾积水,尿道结石。作了一个B超就花了二百二十元,加上治疗费用一共花了将近五百元。

    他从医院输液回来,直接到我办公室里面,把医院的病历拿给我看,看到长长的检查结果,看到一周以后的复查意见,再看看一脸无奈的小何,不知道跟他说些什么好。小何倒是发了话,他说:“你说得很对,没钱长不起病,我这两次看病花了将近一千元,回家时我听你的流下了五百元,给家里两千五百元,要是全给了这次的病可看不起了。”

    我问道:“现在你还有钱吗?吃饭应该不成问题吧?”他告诉我:“身上还有一点,吃饭是够了”后面的话不用再说我已经知道了,吃饭目前还有保障,但是看病的钱是无能为力了。为了劝慰她,我说:“你先安心休息,那份工作也别再干了,这个病就不能干累活。”他回答道“你说得很对,这次我回家就累得不轻,回来后又没好好休息,估计是太累了。”

    看到他回身缓缓走出的背影,心里面涌出一种酸楚,这就是我们辛劳的中国农民,这就是我们城市的边缘人,这是一个勤劳善良、吃苦耐劳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未来我们无法想象,他们的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关注的对象,也许在我们这里帮助他看一次病,搞一次爱心捐赠都不成为一个问题。问题是这是解燃眉之急的“救急”做法,治标不治本。他们的需求不仅仅是这些,而是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而这种环境在哪里?

   他的忧患或许从这残酷的现实开始,或许早就有了这种忧患,我们期望他能早日康复,我们希望他依然能从事自己身体承受了的工作和相对应的待遇,但这只是我们良好的祝愿,现实摆在他的面前,病将是一个长期困扰他的最现实的问题,复查我们可以帮助他,甚至手术我们也可以帮助他,一旦他失去了劳动能力,谁还能帮助他?问题就这样现实和残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复
后一篇:全日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