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作的变动,你会结识一批一批新的同事和朋友,而这些人呈现给你的感觉与先前的那些同事和朋友没有更大的差别,毕竟大家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虽然感觉在劳动态度上有差别,在认识问题的程度上有差别,在相互间的亲近程度上有差别。但是,在没有直接影响到自己的什么事情,大家也就睁一个眼,闭一个眼,谁愿意没事找事情,知道性格的改变很难,也不是我们应该管的事情。
但是想一下这些年来,自己从事的多种工作,还真的为一些人捏着一把汗,总觉得那些人办事欠妥,忘了自己的“本分”是什么,欲望膨胀得厉害,认为他是天下第一,我行我素,对任何事情不去思考利弊关系,凭着自己的喜好来处理问题,结果可想而知,在现实面前他们让周围的人反感,看到他们受到处理,大多数人没有同情,感觉那是迟早的事情,当然也有幸灾乐祸的人,认为这是他们的咎由自取。
曾经自己有过一个同事,对我一直很好,论年龄他是老大哥,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他已经是老职工了,好像记得他是从农场分配了的,人绝对的聪明,可以说是一表人才,但是在跟他接触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有一种替他捏把汗的感觉,他对任何事情不考虑后果,我行我素。不仅如此,还时不时地开导我,让我脑子“灵光”一点,别在单位上犯傻,该捞的东西一定要捞,不然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似乎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真的按他那样去做,绝对没有今天这种安稳的生活。这个人后来因生活不检点,手脚又不太干净,最后自己没脸再呆在这个单位了,最后选择了离开。后来听说他先后到过几个单位,都因自己的品行问题而让领导和群众看不起,现在在何处已经没人知道了。
一念之差铸就一生中的命运,这是我参加工作若干年以后感受最深的认识,也正是自己在须臾之念上,没有特别的盲动,也许是胆小不干,克制了自己内心中的很多私欲的东西,虽然也有痛苦,但是看到那些被处理的同事,心里面还是觉得自己的坚持值。
一个人到了单位以后完全靠自己的自律来做事情,有人把这叫做:自觉性,我认为很对。如何掌握在法律的范围内做事,这是一个学问。虽然每个单位都有规章制度,但那不是法律,那时单位规范一个员工行为的手段,有些人不愿意听从这些,但更多的人在规章制度下过得挺好,也许这就是性格的原因,我可能算作他们之中的一个吧。
有人对我说:你这不是瞎操心吗?他们与你何干?既不是亲戚,又不是朋友,何苦如此的用心。他们不知道一个单位你在这里当领导,出了任何一个事情都是你管理层面出的问题,你永远逃不了干系,要求每一个员工遵纪守法,按部就班成为了你工作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还好在现在的单位大家呈现出来的还是一个比较“积极向上”的集体。
当然人心隔肚皮,有些人可能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也会忘乎所以,这就要时刻的注意了,这些人虽然暂时的不在你的视线之下,但是,他们的关系依然属于你教育之下,他到现在依然是你的兵,你就要对他负完全责任。也正是你知道这些人很可能会在一个“不清醒”的时候,办出一些不应该办的事情,因为他们有“前科”,即使他们现在以各种“风光”的面目出现,你知道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危险分子”了。
我不知道他是否看我的博客,当然他也不会往自己身上去想这些问题,他自我感觉很好,他依然像是一个认真的管理者那样的去感觉自己的“公正和辛劳”,但是就我知道的却与此相反,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偏离了家人期望的方向,偏离了领导要求的航线,一意孤行的在那里干着自己认为人不知鬼不觉的事情,岂不知所有的做法已经在一些人的眼里和心中记住,早已成为了“危险分子”。不说,不代表不知,只是一个时间而已,领导捏把汗不是没有出处的凭空想象。
谁也不愿意看谁的笑话,都希望大家往好处发展,但是现实里面这种愿望往往被一些感觉不应当发生的事情所震惊,都是须臾之念,但是这种须臾之念将要承受的代价他自己可能像想不到,一时痛快了,一旦东窗事发,追悔莫及成为了你感受最深刻的感觉,那不是为时已晚了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