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在家中乱翻书之八
(2009-07-13 05:05:56)分类: 读书随感 |
有的时候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作者的经历会引起你的联想,似乎曾经也有过这方面的经历,虽然没有作者写得那样生动,但是相似的经历足以让你感觉作者与你拉近了不少,最起码你感觉与他在这件事情上有过相同的想法,感觉亲切了不少。
王跃文《胡思乱想的日子》一书中曾有一篇《逃离》的文章,写了他混入官场以后,发现官场的潜规则和约定俗成,让他不能适应,最终他逃离了令外人看来不明智的举动,离开了政府部门,成为了自由自在的作家。就像他开篇第一句话所说得那样:“我终于逃离官场,可以过一种自由自在的读书写作生活了。”
这篇文章作者从三个不适应来讲了他必须逃离的理由,倒是觉得有一定道理,他把这三个不适应用三个词来讲述,第一个词就是“印象”,用作者的话来说:“最最要紧的是印象,在领导那里印象坏了,一辈子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除非这个领导调走或退休。”作者不无调侃的写道:“那些所谓领导,嘴上那么堂而皇之,而知人用人怎么可以凭他个人的印象呢?原来官帽子不过就是他们口袋里的光洋,想赏给谁就赏给谁,只看你是否让他看的顺眼!”感觉作者写的透彻,虽然更多的官员不愿意承认这些,但是这一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一些会投机钻营的人,投领导其所好,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将领导摸得团团转,自然好事连连,这是最廉价的“攻略”,领导最讨厌有性格的人,更讨厌有思想的人。
第二个词就是“看法”,作者写道:“看法坏了,你再怎么兢兢业业都白费了,再怎么洗心革面都徒劳了。有的领导总相信自己是很英明的,不太会轻易改变自己对人的看法。宪法太大,一般人也难得去触犯。刑法或别的法,判得容易,执行却难。目前无法兑现的法律判决多着哩!而看法却是现碰现,领导今天对你有看法了,明天你怎么做都不顺眼了。看法会让你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好。”
看法这件事情真得不好说,但是自己确有切肤之感,自己曾经呆过的那个单位,以为信赖的领导,给人的感觉是十分正派,岂不知这不过是表面现象,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欺骗组织,将自己的一些历史问题未能如实禀报给上级组织。他自己知道讲实话的后果是什么,所以一直以来保持着缄默,上级组织也不知道,所以他一步步地提升。他到了我们单位以后,完全用自己的看法来处理事情,自己也因直言不讳而得罪了他,本应早早的被任用,而他的一句话将我打入了“地狱”。当然到现在自己也对自己的直言感到自豪,毕竟那不是我个人的利益所在,而是为了工作。
第三个词就是“组织”,作者写道:“组织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某某领导要重视你,说是组织需要;某某领导要修理你,也是说组织需要;某某领导想把你晾起来,同样说是组织需要。你若不想任人宰割,准备摆在桌面上去申诉或控辩,他们会说你不服从组织意见,或说你对抗组织;而你私下发发牢骚,却又是捣毁组织活动了。有些人就这等本事。”接下来作者就谈了尊重领导问题,他写道:“所谓尊重领导,我也是颇为置疑的。我没见过哪个文件或法律上规定下级必须尊重上级,而这却似乎是官场铁律。我虽然迂腐,却并不是凡事都去翻书的人。只是耳闻目睹了有些所谓的领导,并不是值得尊重的。就像眼镜不等于知识,秃顶不等于智慧,粗鲁不等于直爽,霸道不等于魄力,肚子大不等于涵养好,官帽子高不等于值得尊重……往深了说,这尊重领导,骨子里是封建观念。因为笼统地说尊重领导,往下则逐级奴化,往上的终极就是个人崇拜。人与人之间,当然是相互尊重的好,但值得尊重的是你的人品和才能,而不是你头上的官帽子。”这些话说得真好,但是肯定领导不愿意听,所以作者的逃离是情理之中,不想在制度下低头,只能离开制度的管辖范围,两者不可兼得。
其实像我们这样习惯胡言乱语的人,就不能在政府机关里做事情,还好自己的空间相对要宽泛的多,尽管这种宽泛是有限度的,但与那些人相比感觉是在天上了。
王跃文《胡思乱想的日子》一书中曾有一篇《逃离》的文章,写了他混入官场以后,发现官场的潜规则和约定俗成,让他不能适应,最终他逃离了令外人看来不明智的举动,离开了政府部门,成为了自由自在的作家。就像他开篇第一句话所说得那样:“我终于逃离官场,可以过一种自由自在的读书写作生活了。”
这篇文章作者从三个不适应来讲了他必须逃离的理由,倒是觉得有一定道理,他把这三个不适应用三个词来讲述,第一个词就是“印象”,用作者的话来说:“最最要紧的是印象,在领导那里印象坏了,一辈子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除非这个领导调走或退休。”作者不无调侃的写道:“那些所谓领导,嘴上那么堂而皇之,而知人用人怎么可以凭他个人的印象呢?原来官帽子不过就是他们口袋里的光洋,想赏给谁就赏给谁,只看你是否让他看的顺眼!”感觉作者写的透彻,虽然更多的官员不愿意承认这些,但是这一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一些会投机钻营的人,投领导其所好,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将领导摸得团团转,自然好事连连,这是最廉价的“攻略”,领导最讨厌有性格的人,更讨厌有思想的人。
第二个词就是“看法”,作者写道:“看法坏了,你再怎么兢兢业业都白费了,再怎么洗心革面都徒劳了。有的领导总相信自己是很英明的,不太会轻易改变自己对人的看法。宪法太大,一般人也难得去触犯。刑法或别的法,判得容易,执行却难。目前无法兑现的法律判决多着哩!而看法却是现碰现,领导今天对你有看法了,明天你怎么做都不顺眼了。看法会让你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好。”
看法这件事情真得不好说,但是自己确有切肤之感,自己曾经呆过的那个单位,以为信赖的领导,给人的感觉是十分正派,岂不知这不过是表面现象,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欺骗组织,将自己的一些历史问题未能如实禀报给上级组织。他自己知道讲实话的后果是什么,所以一直以来保持着缄默,上级组织也不知道,所以他一步步地提升。他到了我们单位以后,完全用自己的看法来处理事情,自己也因直言不讳而得罪了他,本应早早的被任用,而他的一句话将我打入了“地狱”。当然到现在自己也对自己的直言感到自豪,毕竟那不是我个人的利益所在,而是为了工作。
第三个词就是“组织”,作者写道:“组织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某某领导要重视你,说是组织需要;某某领导要修理你,也是说组织需要;某某领导想把你晾起来,同样说是组织需要。你若不想任人宰割,准备摆在桌面上去申诉或控辩,他们会说你不服从组织意见,或说你对抗组织;而你私下发发牢骚,却又是捣毁组织活动了。有些人就这等本事。”接下来作者就谈了尊重领导问题,他写道:“所谓尊重领导,我也是颇为置疑的。我没见过哪个文件或法律上规定下级必须尊重上级,而这却似乎是官场铁律。我虽然迂腐,却并不是凡事都去翻书的人。只是耳闻目睹了有些所谓的领导,并不是值得尊重的。就像眼镜不等于知识,秃顶不等于智慧,粗鲁不等于直爽,霸道不等于魄力,肚子大不等于涵养好,官帽子高不等于值得尊重……往深了说,这尊重领导,骨子里是封建观念。因为笼统地说尊重领导,往下则逐级奴化,往上的终极就是个人崇拜。人与人之间,当然是相互尊重的好,但值得尊重的是你的人品和才能,而不是你头上的官帽子。”这些话说得真好,但是肯定领导不愿意听,所以作者的逃离是情理之中,不想在制度下低头,只能离开制度的管辖范围,两者不可兼得。
其实像我们这样习惯胡言乱语的人,就不能在政府机关里做事情,还好自己的空间相对要宽泛的多,尽管这种宽泛是有限度的,但与那些人相比感觉是在天上了。
前一篇:闲在家中乱翻书之六
后一篇: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