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75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彩虹,那是描绘爱情最绚丽的一笔

(2009-07-09 06:14:53)
分类: 读书随感

彩虹,那是描绘爱情最绚丽的一笔

——读女作家瑛子长篇小说《重返爱情》有感

  我问过女作家瑛子:“创作这部《重返爱情》长篇小说用了多长时间?”她告诉我:“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听到这里自己心里在想,当一个作家太不容易了,一部作品从酝酿到完成,一年的时间,与孕育一个孩子时间差不多,凝聚了作家多少心血和气力。而我则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看完了。不要以为这是我是一目十行的泛泛的阅读,给人感觉是对作品的不重视,实际并不是这样,可以说我如同着魔般的被吸引,我随着作家的笔触而融入了那荡气回肠般的爱情故事之中。

  作家瑛子的名声早有耳闻,也有一两次近距离交谈的机会,但是坦率地说,她的作品自己看得不多,但这并不影响对她作品的理解,相信最初的直觉非常重要,我隐隐觉得这篇作品带着她自己曾经生活的烙印,我只知道她是一个极善于编织故事的人,但是在其中我会发现有一些人物的描写,与她本人的性格特点十分的相近,我认为这就是作者曾经经历过的一段往事而改编出来的这部作品,当然这是自己的猜想。

  我这个人对书籍阅读十分的挑剔,曾一度认为没有思想深度的作品不值得一看,那是浪费时间,一直以来自己总是以获国际文学各类奖项为前提,以国内最著名的作家为要求,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标准,把目光大多都停留在他们的作品上。现在来看知道这也是一种偏颇,任何大家都是从基础开始,也都是从生活的基础层面上发掘,谁也不是一上来就是大家,深度和广度是随着对事物认识的领悟,才逐渐走向成熟,走向一种揭示事物内在共性的可能性。

  随着对生活的不断感悟,你会发现我们所说的深度的哲理,也正是从这些平淡如水的生活琐碎中提炼,感觉一般作者写不出深刻寓意的文章,这也是我们一叶障目造成的一种错觉,精彩就蕴含在平淡之中,只可惜自己没有慧眼去发掘。当我阅读完《重返爱情》以后,我感觉在这方面女作家瑛子就做到了。看似她在讲述一个平常的年轻男女的青春爱情故事,但是作者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通过对情感所涵盖的深刻内容的发掘,她准确地把握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起伏的过程,令读者感到一种真切和曾经拥有的感觉,使自己沉浸在作品之中,回到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些激情岁月。

  这是一个青春爱情的故事,它发生在一个很小的城市里的机场,写了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漂亮的姑娘完颜虹虹(后简称虹虹)在一次参加舞会的回程车上,她不慎绊倒时被一只强壮有力的手扶起,以及对方具有磁性的声音留给虹虹无法抹去的记忆,在这之后让她久久不能忘怀,年轻人的幻想悄悄变成了情思,一种神秘的爱已萌生出来。在之后的某一天,这个极富磁性的声音被她找到,那是一个年轻帅气的飞行教练和机长,他的名字叫齐奇,帅气的齐奇让虹虹一见钟情,而齐奇面对这个青春靓丽的姑娘也从心里产生一种爱意,帅男靓女的爱情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亚里士多德在他撰写的《伦理学》中写道:“视觉之欢爱之始。没有人会爱初见便不喜欢其外形的人。但是,仅仅喜欢一个人的外形并不等于爱。只有在离开这个人后还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她、想着她时,才称得上是爱。”这种感觉我们都曾感受过,其实这是一见钟情的理论解释。故事中的主人公虹虹和齐奇也同样是,从真正见到相互对方的那天开始,情感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驻足,他们在情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期盼与幸福,失望与痛苦。

  假如爱情太过于顺利,会给人平淡的感觉,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作者在这方面感觉的是非常准确,她把情感的起伏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用她娴熟驾驭的能力,将它们之间的情感的发生发展过程,写得跌宕起伏,正是这种起伏变化构成了作品的故事鲜活,情节抓人的效果。就像莎士比亚在《维洛那二绅士》中描写的那样:“唉,青春的恋爱就像阴晴不定的四月天气,太阳的光彩刚刚照耀大地,片刻间就着上了黑沉沉的乌云一片!”起伏、转换让读者爱不释手。

  张亦霞这个身为虹虹的同事,同样也是她单身宿舍里的第一个室友,在整个故事中贯穿始终,形成了故事曲折复杂的交叉,也成为峰回路转的一个噱头,身为航空管理局局长女儿的张亦霞,同样与虹虹一样,年轻漂亮,气度非凡,正因为她具有的这种特性,也形成了与虹虹抗衡的自然条件,第一次虹虹与她的冲突,到后来知道是一场误会,但是作者却在这里埋下了伏笔,为这段荡气回肠般的爱情的最终结果作了巧妙的铺垫。

  作为一个读者,在作品中文看到了虹虹与齐奇萌动情感的自然吸引下产生出爱情的火花,爱一旦在彼此的内心产生了火花,他们相互之间的那种感觉也就集中在两个人最狭小的范围,爱情是自私的,属于两个人划定的范围。就像弗洛伊德说得那样:“当爱情关系达到最高点时,不会为周围世界留下任何利益空间,对一对恋人来说,有他们自己就足够了,甚至不需要通常认为能使他们幸福的孩子。”

  情感的波动线与生命的波动线是相同的,起伏蜿蜒地向前发展着,不要以为幸福的高峰会在生活的现实中始终如一,有高峰必然也就有低谷,也正是这种起伏才形成了故事的拓展可能性,变化和发展让故事显得有声有色,这种生动性使读者有了一种看下去的渴望,这也就是作者驾驭故事情节的一种能力,我们痴迷在作者讲述的故事之中。

  虹虹和齐奇爱情面临的第一次考验,就是因为一次误会,在虹虹与齐奇相识的初期,室友张亦霞同样看好了这位十分优秀的男士,她们心中都把这位男士看成是自己的男友,但张亦霞不知道齐奇更喜欢虹虹,齐奇的到访本意是来看虹虹的。正巧虹虹不在,张亦霞误以为是来看她的,当满心欢喜的虹虹回到宿舍,看到她室友的目光里流露出来的那种神情,再看齐奇的表情,她失望了,懊恼的跑出了宿舍。

  在这之后第一次与室友张亦霞发生的冲突,以至于到后来知道误会了自己的男友,也与室友张亦霞恢复了关系,重归于好。作者写出了面对爱情人的最自私的那一面,当然,这种自私,我们应当理解为是一个人的真实情感,这种自私是爱的表现方式之一,我们无可厚非。这是个人最狭义的爱,也同样是真挚的爱,完全可以理解这种自私的爱。爱的程度取决于爱的质量。

  作者将虹虹性格从两个方面塑造,一方面把虹虹的性格表现为直率,心地善良,肝胆狭义的女孩子,作者用她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为人做事的态度来表现这些。另一方面,作者又将虹虹描绘成面对爱情,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幸福、那种骄人的柔美,那种柔情似水,以及在感情方面所流露出来的敏感、多虑,小肚鸡肠般的狭隘。这种性格迥然的表现,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性格分裂,我不这样去看,所有的表现在这里都可以视为对荡气回肠般爱情的一种执著。他们恋爱的整个过程,既有在恋爱期间发生的种种摩擦和误解,又有男女青年的激情似火,了解他们从精神到肉体幸福和快乐的感受,激情之后,所面对难以割舍的巨大痛楚。

  对于读者到结尾处,看到虹虹最终放弃了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无不感到一种惋惜,更多的人希望看到男才女貌,金童玉女的美满结合。但是正像作者巧妙编排的那样,在我们的生命中很多事情是冥冥中已经注定的,特别是婚姻的缘分。看似虹虹与齐奇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随着对齐奇身世的解开,一段不可逾越的历史鸿沟,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构成了这段婚姻的“不尽人意”,留给更多读者遗憾。不知哪位哲人说过:“在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如同在个人的发展进程中一样,唯有爱才是促进文明的因素。因为它使人从利己主义走向利他主义。”从这里来看,我认为虹虹的最后的放弃,更衬出了虹虹的善良和伟大。

  在这部作品里不仅仅是写了虹虹与齐奇的爱情,同样也在不同的几条线上写了虹虹身边人的情感历程,其中有张亦霞与王赛在厦门谈恋爱的过程,后被张亦霞因“博爱”回绝。当然也写了她心中始终放弃不了对齐奇的爱恋;写了为了工作利益而谈恋爱的王立群,他是齐奇的战友,飞行教练、机长,郑晓娜是王立群女友,后因“外力诱惑”与王立群分手。又写了虹虹最要好的同学戴丽莹与小老板小吴的婚姻,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劳燕分飞”。其实我知道在虹虹周围的这些人经历的爱情,他们最终的结果,不过是在烘托主人公虹虹对爱的那种执著,但是最后近乎相似的结果,又似乎预示着对爱情的一种宿命。

  看完这部作品,自己想起了莎士比亚在他的喜剧《皆大欢喜》中,罗塞琳曾说过:“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我对你说,有了爱情,有了爱情的人,是应该像对待一个疯子一样,把他关在黑屋里用鞭子抽一顿的。那为什么他们不用这种处罚的方法来医治爱情呢?因为那种疯病是极其平常的,就是拿鞭子的人也在恋爱哩。”这段精彩的独白,这个故事里无不充满了这种喜剧的效果。痴情的事业成功人士高远从一开始对张亦霞无怨无悔的苦苦追求,到后来又同样地对虹虹的追求,以及方正医生对虹虹的追求,学员江涛对虹虹的追求等等这些,都构成了特有的喜剧效果。也构成了作品千娇百媚的吸引力,

  这是一个纯真的爱情故事,记录了这个时代青年人真实情感历程,感觉这是作者对爱情的一种诠释。这部作品情节构思得非常的细致,可以用精雕细琢来形容,故事跌宕起伏的发展,没有留下牵强的痕迹,自然而真实。无论是事件发生和解决,人物情感的变化和内心的真实,作者把握的准确到位,六十二个章节环环紧扣,引人入胜。虽然结局带着一丝凄美,但读者却相信这是发生过的生活真实。

  这部作品像刚刚沏上的茉莉花茶,飘散着淡淡的幽香,令读者陶醉于其中。鉴于篇幅的原因不能将其内容一一道来,还是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阅读原文,上述的见地不过是自己的一种认识和感受,只代表着自己,而对于每一个读者而言,他们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也许到那时他们才能感受到我感受的偏颇,不同角度的看法更接近于作家的本意,同样也是对作家最好的褒奖。

  看完瑛子的这部长篇小说,让我想到了一个好的作家与一个好的厨师有相近之处,他们都表现出聪慧、睿智、灵巧。作家在平凡的生活中,用他独特的目光,发现和开掘那些内涵丰富的情节,用作家特有的把握文字的能力,创造出最华美和生动的故事与文字,把平淡的生活涂上最绚丽的色彩,启迪读者的心灵。而厨师则是把鸡鸭鱼肉,蔬菜瓜果,生猛海鲜味道迥异的不同食品用他所掌握的技能,烹制出飘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的盛宴,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在我即将结束这篇感受的时候,我想引用桑塔亚那在他撰写的《理性生活》一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我认为这段话可以概括为《重返爱情》中所讲述年轻人爱情萌生或一见钟情的一个理论阐述。“通常说,真正的爱情是一见钟情。在这种情况下,举止风度可以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无意地引起的竞争也会起很大作用,在文字中开创的新风尚则使气质公开化,并对一切人的想象力起传染作用。在很少见到妇女并且不可能与之交谈的社会中,如果所有想象力均集中于偷偷一瞥或偶然之举之上,人们只能一见钟情。因为人们总要坠入情网,如果没有什么更有力的刺激,任何不足道的小事情都足以激发爱情。在允许两性经常、自由交往的社会中,第一印象如果得不到强化,会迅速退居次要,会被其他印象取代。当记忆需要时,了解成为爱所必需。但是,造成真正爱情的并非了解过程中传递的信息,也不是由此可以发现的有条件的妩媚,这是一种深沉的、无言的、出于知觉的共鸣,一种刻骨铭心的复杂情感,一种可以造就世界的影响。正如在一个神奇之点上光芒四射的水晶。因此,虽然当今的爱很少能够突发成至善至美的热情,它仍是及时征服了一颗心的风采和目光,因为一切美德、同情、信任都不会使人柔情大作、顶礼膜拜,除非她被对方流露出的真情所包围;他因此开始梦中起步。”

  长篇小说《重返爱情》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发行日期为:2009年7月份。

  附:作品人物表

  女主人公:完颜虹虹(俗称:虹虹)

  男主人公:齐奇(飞行教练员、机长,日本遗孤的孩子)

  夏志伟:虹虹爷爷战友的孩子,任机场厂长

  夏桑桑:夏志伟的女儿,虹虹的同事。

  史青:虹虹的同事

  张亦霞:虹虹的同事、航空管理局局长的女儿、虹虹的朋友和情敌

  王立群:齐奇的战友,飞行教练、机长。

  郑晓娜:上级主管局局长千斤,王立群女友,后因“外力诱惑”与王立群分手。

  高远:事业有成人士,痴迷张亦霞的男人,随后又追求虹虹的男人

  王赛:在厦门与张亦霞谈过恋爱的人,后被张亦霞因“乱来”回绝。

  戴丽莹:虹虹最要好的同学

  小吴:小老板,戴丽莹的丈夫,婚后不久离婚

  赵大壮:虹虹姑姑的儿子,不务正业者

  赵晓敏:虹虹姑姑的女儿

  江涛:航校学员,一个花花公子,也曾一时追求虹虹。

  方正:医生,虹虹的追求者

  秀子:齐奇的母亲,日本遗孤。

  齐简:齐奇的父亲(日本名字:小甸)日本遗孤。

  王玉玲:齐简的养母

  虹虹的父亲:退休工人,爱好广泛

  虹虹的姑姑:在父亲开的诊所工作

  虹虹的姥爷:医生,对日本人恨之入骨的老人

  程景丽:虹虹的新舍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