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故乡
(2009-05-18 05:23:45)分类: 感悟生活 |
祖籍不在这个小城,也不是这个省份,老家的印象已经完全模糊,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准备打仗,部队大院里的孩子都纷纷回到祖籍,在这个回乡的队伍中也有我的身影,老家的印象也是四十多年以前的印象了。
家乡的小桥,奶奶家房后的那条小河,亲属们带着我们乘着小船,带着鱼叉,在小河里叉鱼。以及祖籍学校的简陋,老师带着浓郁的乡音,让我这个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孩子,几乎是一句也听不懂,学业也就这样地一天天荒废了。倒是认识了一批和我一样不愿意学习的孩子。
自己回到那里,正值快要过春节了,南方的冬天要比北方更难过,老家人给我买回了他们冬天穿的保暖鞋,全部使用草编织而成,里面包了一层棉花,穿起来倒是满暖呼,但是由于是草制品不经磨,穿不了几天不知什么时候就露出脚趾头,或脚后跟来了。寒假里呆在家里那就是一个遭罪,没有烤火装置,只能蹲在屋檐下的墙脚下晒太阳取暖,只要进到屋里面就会感到阴冷,唯一一个取暖炉是给奶奶用的,谁也别想得到它。
记忆最深的是过年前洗澡,一天晚上我被叫去洗澡,在邻居家的灶间里,一口大锅摆放在那里,有人在不停地往炉膛里加柴草,大锅里盛满了水,冒着热气,自己一直想这样如何去洗?感觉是准备把我放在大锅里煮了,心里实在有点害怕。心情比我更烦躁的亲戚,将我的衣服强制性扒下来,抱着我就到了锅台前,用手试了一下水温,便小心翼翼地将我放到大锅里去了,至于怎样洗完的,感觉如何自己已经完全给忘了,也许那天睡了一个好觉,也许春节的日子里,自己又变成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孩子,但我知道这不可能,邋遢是我小时候最显著的特征。
从那里回来以后,竟然没有一点留恋和回味,很快就融入了城市生活中去。老家已经被自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城乡差别造成的感觉落差成为了遗忘的理由。一转眼过去了三十多年,知道祖籍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留有印象的小河、乡间小路已经成为了历史,家乡的土地已经被城市的扩建所占领,亲戚们一夜间成为了那个城市的居民,他们的土地一夜间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正生活在城市的大环境中。
都说梦回故里,自己从来也没有这种感觉,岂不知,昨夜一梦竟陪着老人回到家乡,而且在家乡闹了不少笑话,让家乡的人着实感受到了城里人的“迂腐”。梦里的故乡依然是那条小路,我陪着父母回到那里,跟着我的叔叔往老家走去,但是回家的小路已经完全陌生,路也不是宽阔的马路,而是杂草丛生的乡间小路,路非常的狭窄,迎面遇到挑着青菜担子的农妇,我们要侧身避让,这时我发现农妇从身边走过以后,撒落一些非常新鲜的蔬菜,我让妈妈看,妈妈竟直接捡了起来,还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最新鲜的蔬菜,你爸爸最愿意吃这种蔬菜。”
一边走着,一边聊着,不知不觉来到一个类似集贸市场的地方,室内没有柜台,所有的商品都堆放在地上,人很多,我们穿行在人群中,不知不觉转到了二楼,这里好像人比较少,分成了两堆,这里堆放的东西都是一些类似捐助物品,有棉被、浴巾、大衣和褥子,还有印着大红花的床单,格外醒目。但是我发现在靠墙的地方,都摆着一个灵台,上面的香火飘着青烟,自己下意识地感觉这不是在卖东西,而是一个家族里的葬礼,依稀还记得在老家是参加过的一个葬礼,他们家里挂满了亲戚们送的床单和其它用品。
更可笑的是我一回头发现老父亲在那里挥毫泼墨,除去在写一些祝福的话外,还在那里帮助画画,画的是一幅山水画,当老父亲画完以后,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准备放到案头上的时候,我在那里高喊:“这不是婚礼,不能写祝福语。”话音未落,只见我母亲一把把老父亲掏出得钱抢了过去,而那里的人则把老父亲写的祝福语和画的画,一起拿了过来扔在地上,忿忿地走了。
我搀着老父亲,沿着房子的后门往下走,发现楼梯不仅特别陡,而且楼梯台阶也是残缺不全,我对老父亲说:“我背着你吧?楼梯实在不好走。”老父亲坚决不同意,他搀着我的胳膊,一脚深一脚浅的往下走去,感觉那些台阶都是青石板,上面还印有类似甲骨文样的字迹,我对老父亲说:“这里可能是一个很老的建筑,感觉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下了楼以后,发现了后门,我们出去看到了一条小河,河岸上绿树垂茵,有两头水牛在河中嬉戏,景色宜人,我想到假如自己带着相机,这场景一定是一个非常棒的构图效果,也就在这时我醒了。
我知道那条小河就是印记在我脑海深处的记忆,但是其他的场景只能用荒诞来形容了。
家乡的小桥,奶奶家房后的那条小河,亲属们带着我们乘着小船,带着鱼叉,在小河里叉鱼。以及祖籍学校的简陋,老师带着浓郁的乡音,让我这个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孩子,几乎是一句也听不懂,学业也就这样地一天天荒废了。倒是认识了一批和我一样不愿意学习的孩子。
自己回到那里,正值快要过春节了,南方的冬天要比北方更难过,老家人给我买回了他们冬天穿的保暖鞋,全部使用草编织而成,里面包了一层棉花,穿起来倒是满暖呼,但是由于是草制品不经磨,穿不了几天不知什么时候就露出脚趾头,或脚后跟来了。寒假里呆在家里那就是一个遭罪,没有烤火装置,只能蹲在屋檐下的墙脚下晒太阳取暖,只要进到屋里面就会感到阴冷,唯一一个取暖炉是给奶奶用的,谁也别想得到它。
记忆最深的是过年前洗澡,一天晚上我被叫去洗澡,在邻居家的灶间里,一口大锅摆放在那里,有人在不停地往炉膛里加柴草,大锅里盛满了水,冒着热气,自己一直想这样如何去洗?感觉是准备把我放在大锅里煮了,心里实在有点害怕。心情比我更烦躁的亲戚,将我的衣服强制性扒下来,抱着我就到了锅台前,用手试了一下水温,便小心翼翼地将我放到大锅里去了,至于怎样洗完的,感觉如何自己已经完全给忘了,也许那天睡了一个好觉,也许春节的日子里,自己又变成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孩子,但我知道这不可能,邋遢是我小时候最显著的特征。
从那里回来以后,竟然没有一点留恋和回味,很快就融入了城市生活中去。老家已经被自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城乡差别造成的感觉落差成为了遗忘的理由。一转眼过去了三十多年,知道祖籍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留有印象的小河、乡间小路已经成为了历史,家乡的土地已经被城市的扩建所占领,亲戚们一夜间成为了那个城市的居民,他们的土地一夜间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正生活在城市的大环境中。
都说梦回故里,自己从来也没有这种感觉,岂不知,昨夜一梦竟陪着老人回到家乡,而且在家乡闹了不少笑话,让家乡的人着实感受到了城里人的“迂腐”。梦里的故乡依然是那条小路,我陪着父母回到那里,跟着我的叔叔往老家走去,但是回家的小路已经完全陌生,路也不是宽阔的马路,而是杂草丛生的乡间小路,路非常的狭窄,迎面遇到挑着青菜担子的农妇,我们要侧身避让,这时我发现农妇从身边走过以后,撒落一些非常新鲜的蔬菜,我让妈妈看,妈妈竟直接捡了起来,还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最新鲜的蔬菜,你爸爸最愿意吃这种蔬菜。”
一边走着,一边聊着,不知不觉来到一个类似集贸市场的地方,室内没有柜台,所有的商品都堆放在地上,人很多,我们穿行在人群中,不知不觉转到了二楼,这里好像人比较少,分成了两堆,这里堆放的东西都是一些类似捐助物品,有棉被、浴巾、大衣和褥子,还有印着大红花的床单,格外醒目。但是我发现在靠墙的地方,都摆着一个灵台,上面的香火飘着青烟,自己下意识地感觉这不是在卖东西,而是一个家族里的葬礼,依稀还记得在老家是参加过的一个葬礼,他们家里挂满了亲戚们送的床单和其它用品。
更可笑的是我一回头发现老父亲在那里挥毫泼墨,除去在写一些祝福的话外,还在那里帮助画画,画的是一幅山水画,当老父亲画完以后,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准备放到案头上的时候,我在那里高喊:“这不是婚礼,不能写祝福语。”话音未落,只见我母亲一把把老父亲掏出得钱抢了过去,而那里的人则把老父亲写的祝福语和画的画,一起拿了过来扔在地上,忿忿地走了。
我搀着老父亲,沿着房子的后门往下走,发现楼梯不仅特别陡,而且楼梯台阶也是残缺不全,我对老父亲说:“我背着你吧?楼梯实在不好走。”老父亲坚决不同意,他搀着我的胳膊,一脚深一脚浅的往下走去,感觉那些台阶都是青石板,上面还印有类似甲骨文样的字迹,我对老父亲说:“这里可能是一个很老的建筑,感觉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下了楼以后,发现了后门,我们出去看到了一条小河,河岸上绿树垂茵,有两头水牛在河中嬉戏,景色宜人,我想到假如自己带着相机,这场景一定是一个非常棒的构图效果,也就在这时我醒了。
我知道那条小河就是印记在我脑海深处的记忆,但是其他的场景只能用荒诞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