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379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苦难中走来

(2009-05-24 07:24:35)
分类: 音评影论

从苦难中走来
——看获奥斯卡电影节八项大奖的故事影片《平民窟的百万富翁》有感

  今年美国好莱坞根据印度题材拍摄的故事影片《平民窟的百万富翁》,在获奥斯卡电影节上赢得头筹,共获得了“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音响效果奖”八项大奖。一时间成为周围朋友聚在一起时的话题。
  不知道是什么途径使周围的人在国内尚未上演的时候,便先行看了这部片子,而且在网上也有热议,后来知道在网上已经经过“先进”手段,下载了下来,我们精明的人们也随之刻录出光盘,对于那些喜爱大片的观众来说无疑这是一个利好消息。自己紧跟步伐也买回了这部片子。
  我坐在电视机旁,静静地花了将近两个多小时间,看完了这部电影,在脑海中第一个产生的感觉,就是这部片子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长历史,而且也是一个民族的兴衰史,同样也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作者和导演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平民的命运着笔,来叙述一个代表着绝大多数平民生活境遇相同命运的人物,印证出历史的发展与人物命运的改变,无不从巨大的苦难和痛苦中走来。
  这部片子虽然讲的是发生在印度孟买城市中的一个故事,但是看完片子我倒是感觉不仅仅是在印度,同样也是发生在我们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的切肤感受。从更大范围上讲,这也是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在历史进程中,同样遇到过的苦难历程。根本意义不仅仅在于某一个国度,而是涵盖在我们人类所经历过的历史事件之中。
  影片巧妙就巧妙在叙述人物命运发展的过程,没有沿用一种根据历史线索的方法来讲述,而是采取了一种全国电视知识竞赛节目的表现手法,用主持人的问答,参赛者通过回忆的这种倒叙方法来表现,巧妙地把历史的过去与今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清楚地看到人物的命运与国家发展的苦难历程是如此的相似。
  在所有的问答题中,导演和作者有意地把题目设计成为了杰玛·马里克这个平民窟里的百姓代表所经历的事件与国家发展中经历的事件相吻合,写出了人物的命运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如此的相似。
  我们从影片的故事开始,便跟着从生活在贫民窟里的杰玛·马里克和他的兄弟沙里姆,所经历的事件进入情节,杰玛·马里克童年和幼年在导演的精心安排下,用不长的镜头做了交代,宗教的骚乱让他们痛失亲人,杰玛·马里克在这时结识了同样是失去亲人的姑娘拉提卡,孤苦零丁的哥俩和拉提卡被坏人骗去从事乞讨行当,狠毒的人贩子用最残忍的办法,将这些无亲无故的孩子致残,为的是可以要到更多的施舍。兄弟俩在最危急的时刻,逃出了魔掌,之后兄弟俩人便开始了流浪的生活,整个片子让我想起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看到的印度影片《流浪者》,这小哥俩的命运与那部影片的主人公如此的相似,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们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坚强不屈的性格。这也为故事向纵深发展作了合理的铺垫。
  随着电台主持提出的问答题的不断延伸,杰玛·马里克和他的兄弟沙里姆还有拉提卡所经历的生活现状也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我们不禁想到了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样也曾经或者也正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乞丐身后的指使者,那些泯灭良知的恶人;专政机构里的腐败,“藏猫猫”事件的一而再发生;黑社会与一些权利的勾结,造成犯罪率的上升,使百姓“迷失”安全感;两极分化,形成了新的社会不平等。这些事情不仅仅在印度,在我们这里,甚至在发达中的国家,同样是一个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兴许作品获奖与这种对人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关注有关。
  导演处于一种对大众心理满足的需求,将影片的结尾作了一个让所有人圆满的结局。杰玛·马里克用他经历过的苦难和命运,终于他的神奇赢得了两千万奖金。同样也收获了同样遭受磨难的爱情,他与自己自小就深爱的、漂亮善良、同样也是倍受磨难的姑娘拉提卡亲吻在一起,永不分离。人物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在这里理想化的重合在一起,让观众看到经历磨难是为了获取理想中的幸福。
  这似乎让所有的观众都皆大欢喜,但是我们细想一下,这种可能性又会有可能吗?这不过是导演和作者采用的一种讲述故事的办法,来吸引你和诱惑你。而真实的情景就像休谟在他的《宗教自然史》一书中写道:“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它像是一个巨大的戏院,在那里,每一件事件发生的动机和原因完全掩而不露,我们一无所知;我们既无足够的智慧去预见,也无力量去阻止未来的事件,我们不断地受到灾难的威胁。我们生与死、健康与疾病、丰富与缺乏之间永远摇摆不绝,它们是隐秘、未知的原因在人类中间分配的,它们活动是无法预料的,永远不可理解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理想飘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