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平及“戊子水墨心源”画展

(2008-12-25 05:07:25)
分类: 人物素描
  张平及“戊子水墨心源”画展识张平已经将近十年了,最早是通过工作关系认识,在不断的交往中相互不断地了解,随后知道他不仅仅是一个工会工作者,更是一个艺术家,一个在小城国画艺术圈子里小有名气的人物。记得当我知道他是一个画家的时候,自己曾毫不掩饰地向他索要过他的绘画作品,知道迫于无奈,在拖了几乎四五年以后,他的画终于收进了自己的收藏里面,虽然自己看不出画的功力好坏,最起码知道这是一个极富有潜质的画家,指不定什么时间成了名,这样的收藏就有了实际的价值。
  这几年里自己没少与他聚在一起,正因为工作的关系,让我们走得比较近,大家见面以后总是在酒桌上,相张平及“戊子水墨心源”画展互间聊一些对艺术的看法,当然我是没有权力去评判他的绘画作品,我只是讲自己的感觉,更多地听他的高谈阔论,特别是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一旦打开话匣子,你就在那你受吧,最后结果是:听得头晕脑涨,喝的是昏天黑地。
  张平是一个性格豪爽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和爽快,也许这来源于他用艺术的眼光审视我们的现实社会有关,那种通透和空灵代表了画家的胸怀,你不会看到他在生活的细节上过分的去纠缠。最初认识他是为了一项上级部署的工作,他们的领导带着我们到他的岗位,将他介绍给我们,并将我们来的意图和领导的意见告诉了他,在这之后所有需要办的事情,都感觉很爽快就办成了,而且办得非常之好,成为了这项工作的典范。
  正因为他有艺术的特长,他工作的单位将他分配在一个可以施展他才华的地方,由他负责一个类似于艺术画廊的部门,也就是在那里我了解到他是一个画家,也是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他的国画作品和他的书法作品,也就是从那时起自己对他多了一份敬意,虽然他比我年纪要小,但这些不影响我对他艺术造诣的敬仰。
  这些年里自己没少在小城的艺术活动中见到他的身影,可以说他是岛城艺术圈里的一个活跃分子,理解他的这种活跃,张平及“戊子水墨心源”画展只有通过参加大量的艺术交流,才能在其中寻求新的艺术手法和创作灵感,对于像我这样的“混世魔王”不停地往来于这些艺术家的活动,纯粹是自己的一种虚荣,即使自己跟别人说是来学习的,不过是多了一点感触,国画艺术对我来说是一个盲点,不过是自己凑一个热闹罢了,像今天的这些文字,也无非是自己的肤浅感觉之一。
  前两天,收到张平仁兄发来的信息:“定于二00八年十二月六日上午九点三十分,在小城美术馆举办“戊子水墨心源”画展,届时请你参加”,这些事情对我们这些张平及“戊子水墨心源”画展不懂艺术的人无所谓,但是对于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给他们创造这样一个推介的平台,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是他艺术生命中的大事情。作为他的大哥,与公与私都应当前往,也算是提供给我的一次再学习的机会。
  亲临现场才知道本次画展是我市著名已故画家梁天柱的六位弟子的画展,他们是刘洪信,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是书法家协会会员,胶南环保局退休干部。他的作品多次为政府代表团出访馈赠礼品,至今有两千多幅作品,被日本、韩国、东南亚诸国社会团体和个人收藏。七十年代末始,拜著名山水画家梁天柱先生为师;第二个参展画家是李建国,现任小城文联组联部部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小城美术家协会理事。他的绘画作品曾多次被选入国家级画展;第三个参展画家是刘士中,现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术理论编辑室主任,美术评论家、国画家、编辑、教授;第四位参展的画家是刘玉屏,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小城中山书画院院师,小城美术协会会员,特聘为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理事。长年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工作;第五位就是我的朋友张平,著名山水画家梁天柱先生入室弟子、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国张平及“戊子水墨心源”画展画协会理事、山东省美协会员、青岛花鸟画研究院高级画师,也曾多幅作品入选国家级画展;第六位参展的画家是李志强,现为胶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书画院副院长。多幅作品参加省市绘画展览获金奖。
  从前来参加画展的人数上看,知道他们在小城的国画圈子里影响非常之大,这一天是小城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但是我看到画展的大厅里被前来参加开幕式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小城画界的各路高手相聚于此,来为这些画家捧场。
  我独自在这些画家的作品前驻足欣赏,虽然他们同出一师,但是我觉得画风各自不同,其中自己更喜欢刘士忠和张平的画,刘士忠参展的那幅《鱼庄秋爽》的画,画面简洁、干净、淡雅,在透视上它也不拘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经营构图,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同时在构图中注重虚实对比,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但是你能感受到在他的画中,所传递出的一种丰厚,也许这种丰厚,就是他们所追求的空灵,他给了你非常之大的想象空间,岸上张平及“戊子水墨心源”画展的景致与远处水的景致浑然一体,让我想起了泸沽湖岸边看到的景色,那是一种通透,你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遐想。
  而张平的鸟,是他的一绝,画面上千姿百态的小鸟,在他的手中,画出了鸟的灵性,画面中那几枝飘逸的柳叶的点缀,使画面构成了虚与实的有机结合,使整个画面栩栩如生。我想那些不同姿势和表情的鸟,正是画家对人生的一种思考,构成了我们社会中人的千差万别,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不同形态,画家用他们独特的审视目光,诠释了我们的现实社会。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意境。
  当然张平的画风决不是仅限于花鸟,在这次作品展中,我看到了他的张平及“戊子水墨心源”画展花鸟,也看到了他的以山水为背景的绘画,他的那幅《江波摇我过青山》就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构图、立意都表现出与他年纪不相仿的深邃,高山峻岭,峡谷江面用俯视的角度展示出来,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中国画,注重画家本人的人品及素养。在具体作品中讲求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在画面上题写诗文跋语,表达画家对社会、人生及艺术的认识,既起到了深化主题张平及“戊子水墨心源”画展的作用,又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他的画前我看到了这些。
  刘洪信的画厚重深邃,画面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登高远望,远处景致错落有致,浑然一体,你感觉到画家所具有艺术造诣和哲学功底的厚重,特别是他的那幅《扁舟人逍遥》内涵深刻,给我们的感觉是他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这倒让我想起了庄子的逍遥游,写到这里我在想,我们所讲的空灵,就是博大和深邃。
  画展不是很大,不用很长时间就走马观花似的看完了,带着画展的简介,驱车回家,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也算是参观画展的感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今天在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