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是亲情之感悟生命——省城行之二

(2008-11-19 05:37:49)
分类: 感悟生活

全是亲情之感悟生命
——省城行之二

  他父亲躺在那里已经没有了灵魂和思想,但是他的家人并不是这样的认为,他们不再需要他再有思想,他们希望只要是一个活人就可以,只要他的存在是现实的。我们觉得他们的要求接近可怜,但更知道亲情就在这里。亲情不需要理智,即使我们看的是那样的清楚,即使我们想劝慰,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在他们那祈求的目光里,我们也只能保持缄默。
  朋友清楚这种坚持不会长久,但是依然期盼着奇迹的发生,为的是一个情节,那是在父亲昏迷之初,他呼喊着父亲,希望他能挣开眼看一下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没有睁开眼,但是,他感觉到了父亲的手用劲握了一下他的手,一行眼泪从父亲的眼角流下来,这就是父亲最后留给儿子无声的语言。父亲想说点什么,无能为力,这个举动代表了作为父亲内心所有的一切,听到这里我眼里也噙着泪珠。同时也理解了他们坚持的心情。
  父亲内心的厚重,我们是很少去感受和想到的,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即将永远分别的时候,我们感到了父亲的存在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父亲就是栋梁,即使在日常我们感觉不到,在这个时刻我们感到了父亲是家庭中最坚实的栋梁和后盾,儿女们在父亲宽阔的胸怀中遮风避雨,感受父爱的厚重。这些感悟是我从朋友的表现出来的那种真情中读懂了这些。
  没有经历的人,不会有这种刻骨铭心的感觉,写到这里倒让我又想起朋友的另一个细节,在到医院看望他的时候,朋友把我叫到一边,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塑料袋,看到其中装着一个像一片鲜肉的东西,他问我:“你知道这是什么?”我回答:“不知道。”他带着深情地告诉我:“这是我父亲的头盖骨。”他捧在手里感觉是那样的小心翼翼,就像捧一颗珍珠。我理解此时父亲身上所有的物品都成为最珍贵的遗留。
  我理解朋友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愧疚,身为父亲唯一的儿子,没有尽到自己做儿子的孝道,总是以工作和其他原因,忙碌在外,很少回家看看。然而这种不在意,构成了自己最终的遗憾。可能这是我们当儿女的一种通病,失去时的感慨和遗憾又有什么用处?
  我们很少就生命的问题细细的去思考,我们非常自负的认为死亡不属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我们还年轻,我们还健康,对生命的脆弱性不去理喻,毫无节制地潇洒着,透支着,一切感觉良好。我们会说:“自然迫使我们这样做。它说,离开这个世界吧,就象你来到这个世界一样。从死到生,从生到死,经历同样的过程,你不会有感觉也不会有恐惧。你的死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是世界生命的一部分。”(引自蒙台涅《散文集》)引用大家的箴言,来为自己辩解,到现在自己知道那不过是自欺欺人。
  在医院里我们看到的人满为患的景象,其实就是一个预示,就是对生命珍爱的预示,生命在大自然中显现的那样的微小和脆弱,这一点启示我们都知道,没有身临其境,我们不会有如此之大的触动,在即将消失的生命的面前,我们大发感慨,显得我们对生命是那么的“蔑视”,可实际却不是这样的情况,对生命的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实,都希望活得再长一点,再精彩一点,但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医院是一个课堂,让我们知道肌体在自然中是那样微不足道,身体任何部位的不一致,都会让我们痛不欲生,都会期盼着现代医学的神奇。殡仪馆更是一个教育人的课堂,在那里你才能从内心深处去感悟生命的可爱,生命的价值,和感悟我们追逐物欲的那种贪婪性的可笑。
  当我们成为了另一种物质的时候,我们追逐的各种欲望,全都成为了一种虚幻,那装在盒子里的白骨,没有诉求,你的灵魂借助一些人的梦,在一个相对的时间里出现,但是这有什么?没有现实的基础,一切皆没有意义。
  珍爱生命不是一句口号,要付诸实施,我是这样感受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