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婚礼想到的

(2008-12-03 05:33:25)
分类: 感悟生活
  自从参加工作以后就没少参加同事和同学朋友的婚礼,婚礼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应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停的在发生变化,一直到今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感觉每一场婚宴都是一场奢华的盛宴,已经与情感和经济能力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了。
  依稀还能记住最早的婚宴,简洁、热闹、实惠,同事们的份子钱也随着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定,物品和现金远没有今天这样一个让你感觉到“头沉”的感觉。那时同事朋友结婚,有送“痰盂”的,有送脸盆的,有送暖水瓶的,当然也有送毛毯和毛巾被的,那时送这样“贵重”的物品和现在一样是一些比较亲近的人。送现金也最多过不了二十元钱,一般也就是三、五块钱,毕竟拿回自己的工资也就是二十几元。
  那时结婚哪有到大酒店摆婚宴的奢侈,大多数人都是在自己的家中,设几桌宴请亲戚和朋友,可以说略表心意,周围邻居也跟着沾点喜气,记得我一个最好的朋友结婚,在他们院子里盖了一个大棚,砌了灶台,请了厨子,借了邻居家的门房,摆了三桌,那时真是感觉是一个奢侈,所有他的朋友都羡慕的不行。
  自己的婚宴原本想是节俭一些,利用公休日两家人在一起热闹一下就行了,毕竟父母都是军人,对形式的东西很反感,所以也就“一拍即合”,其实自己那时也是一个穷光蛋,根本也没能力在外面请客,只能这样。利用星期六的时间,在岳父家里摆了两桌,热闹了一下也就算举行仪式了。
  可是自己当时在单位里任职团书记,年轻人知道了以后坚决不同意,要求“补办婚礼”,不然的话要对我们采取“极端措施”,自己的师傅也找我认为这样不太好,实在没法子与对象商量,申请家里面拨款,在饭店里请两桌,也算是给同事们一个“交待”。
  同样也是一个周末,在当时小城里一个不错的酒店,把这群“饿狼”请了去,结果的情景可以想象,酒过五旬基本就失控了,一看形势不好,我们便在好朋友的“掩护”下,离开了酒店,第二天去结账,赔付损耗的餐具的款项,基本上和请客的款项相差不多,自己那是一个心痛,后悔不已,全是面子的事情,结果是活受罪。据同事第二天来说,到了最后一些平时就不太和的同事,借着酒劲动起了手,酒杯和盘子满屋里飞,港台片的情景在那个相对困乏的年代提前上演。
  正因为有了自己的这种教训,在以后自己很少参加类似的婚宴,自己把情义交给同事和朋友就行了,第一个是自己没有酒量,第二个害怕溅身上血,自己对打群架有一种天生的惧怕,虽然在随后的经济发达以后,港台片子涌入国内,那些打打杀杀的片子,自己始终不感兴趣。
  社会发展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社会”,过去的婚庆方式已经彻底的改变了,场面越来越大,叫的人也越来越多,从三桌两桌,到三十桌或四五十桌,当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什么,请柬也被那些感到“头沉”的人,改名为“红色罚款单”足以见得这种形势已经成为了现代人负担。
  算下来这些年自己花费在同事朋友的婚宴的款项不止五位数了,到了现在已经不单纯参加同事的婚宴了,我们已经从那个年代走了过来,都完成了这一神圣的仪式,现在则又到了参加朋友和同事孩子的婚礼了,眼睁睁地看到同事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成人,看着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也同样预示着我们的衰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观念的改变,一些人已经从禁锢中“觉醒”,选择了向往“真感情”的道路,再婚成为了一种“时髦”,参加二婚的次数也在随着婚变而增加,这是一个感觉很荒唐的事情,前两天我有幸又参加一个再婚朋友的婚礼,那场景与初婚别无二致,隆重、认真,所不一样的是,无论新娘或新郎如何粉饰自己,装扮成一幅纯情的样子,但是我们几乎一眼就能感觉这桩婚姻的“属性”,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婚姻主持的那永远不变的解说词,听完以后身上的鸡皮疙瘩能扫出一堆。
  大家都知道这门婚姻的实际价值不过是另一次组合,主持们说的那些肉麻的话,只有他们才能从内心深处知道在一个什么份上,相爱永久那是一厢情愿,无论主持已经说过了多少次,这与他毫无干系,感情的事只有自己知道,一样的还会有新欢,一样可以毫不留情把曾认为最神圣的情感抛掷九霄云外。
  现在这样的婚宴实在是不敢恭维,有点牵强,当然不否认他们感情的真挚,但是如此兴师动众,有点让传统思想不知所措,那场婚宴自己放下份子钱就离开了,确实感觉有点别扭,哎,这年头有些事情没法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到省城
后一篇:戒酒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