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到省城

(2008-12-02 00:00:14)
分类: 感悟生活
  很多人不理解自己为何再一次的来到这里,按一般情理处理问题,上次的到访足以表达了心情,论情论理都已经仁至义尽。但我认为这是一般人的看法,他们无法理解一种朋友的情谊深刻的内涵,自己知道从良心上自己不能用大家公认的那种态度去处理这些,在我面前有更多的人,比我付出的更多,他们的行为成为了学习他们的参照物,就需向那些做得更好的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
  这又是一次没有请假的行程,自己还是觉得这对工作更重要,对于此时朋友的心情来说,朋友们伸出的手,此时的意义大于一切,说不上遮风挡雨,最起码让他不感到孤独,让他知道,从此以后有更多的朋友会分担他的一些忧愁,树立他迎接新生活的勇气。
  现代化交通工具可以用风驰电掣来形容,原来需要六到八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抵达这里,现在两个半小时,便稳稳地停在了省城的车站上,让我感觉也就是看一篇文章的时间,也许从列车的速度上,能感受到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最好的印证,运速能提的提高,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最有力的说明。
  上了火车,自己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书籍,有滋有味地看着,自己曾经在若干年以前看过这篇小说,但是今天翻阅起来,竟然觉得自己从前并未像现在那样的有感觉,知道那是自己在之前的翻阅没有读懂,看了一个皮毛。作者利用这个故事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一些事情,通过故事了解作者对年轻时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的认识,这是作者生命历程中的一些难以忘怀的事情。
  作者在谈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时,是这样深情地写道:“音乐是一种深切的抚慰,并意味着是一切生命的表现。……音乐使世界产生共鸣,使困难变得轻松,使呆滞长出翅膀!……在我看来,人民和世人所渴望的一切最神圣的想象,永远是对天体乐声的最高尚和内在的想象。”自己也时常在乐声中激动不已,但是自己没有把这些做一概括,没有形成自己内心中成熟的观念,这就是与作家的差别。
  没等着看完这篇作品,列车已经抵达省城,随着鱼贯而出的人群,走出车车站,前来迎接的朋友,见面不需要寒暄,用力握住的手,足以说明一切,大家都知道来到这里的目的和心情,为了同一个事情,同样的心情。
  省城并非自己内心的所爱,这缘于自己长期居住的地方,在内心里已经有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就像俗话说的:“美不美家乡水。”更何况家乡的山水风情有目共睹。这里感觉是人满为患,到处是拥堵的交通,鳞次栉比的楼宇,到处是尘土飞扬的工地,知道这里正在为全国的一个运动赛事作最后的冲刺,这里正在为展示一个经济大省而奋力搭建一个舞台。
  其实来到这里已经是数次了,最初的印象到现在没有忘记,曾经居住过的那个最简陋的旅馆,现在依然还保留着,也许那是这个城市发展的一个遗迹,也许那是文物保护单位,但是那张从墙角挖出了的铺位,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历史文化的迹象,那个夏日里睡在被汗水浸透的席子上,所有的那种对城市文化的崇敬变得支离破碎。
  今天发生了深刻变化的这座城市,我依稀还能找到二十年前的印记,那个古色古香的大剧院,那个热闹非凡的小吃一条街,它就在大剧院的旁边,感觉是给那些从大剧院里走出人的另一种享受,精神到物质。自己也曾在这里流连忘返,知道现在自己已经不可能在这里满心欢喜地享用这里的美味,自己已经被现代文明所异化。即使知道自己是平民,但是依然感觉到自己的肠胃,已经无法消受这里被浑浊污染的美味佳肴。
  知道自己的感受都是偏颇,无论省城发展成什么样规模,这里的历史文化不允许质疑,历史文化名城已经写入史册,这里的历史文化的厚重,是我们居住的那个仅有百年历史的小城无法比拟的现实,我们不能单单从外表去理解一个城市,城市的厚重在于它的历史文化的根基,这里文化的脉络连绵千年。博友“古典月光”笔下的济南写出了文化和历史的韵味,自惭不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书日遐想
后一篇:由婚礼想到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