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随感 |
星期天再一次跑到了小城那个别有特色的书店,在那里继续上周没看完的书籍,由于是一个下雨天,书店里几乎没有人,非常的寂静,这对翻阅图书的人来说,是一个最佳时机,对于我出去翻阅以外,主要的目的是去“淘金”,买一些自己喜欢,而且还能激起我灵感的书籍,知道完全可以不买,但自己也知道这不是我的一贯风格,见到自己认为的好书不买,就像喝酒未尽兴一样,只有把那些认为应该属于自己的图书,放在自己的案头才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其实想买的书太多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挑选,也不过是挑了几本书,买的其实也不是特别的好,完全可以不买,但是自己觉得翻阅了这么长时间,自己还有几许翻阅的期望,但是那边已经几次电话催着赶紧赶过去,紧要关头一咬牙买了。
星期天早晨坐在案头前,翻阅这些书籍,《死亡大辞典》是这次买的书目中的译本,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买这样一本书?”请不要多想,这本书的内容是作者在观察了我们生存的世界以后,以有趣和优雅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背后的真相,精确地向我们描述了各式各样的死亡路线,这里面既有任务的死亡,也有非本意的意外死亡,作者把造成死亡的现象与死亡本身的原由作了有益的分析,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去看待死亡的这一个现象,我认为是一本信息丰富的资料性读物。
在该书的第114页处,有这样两个词条,第一个是:电动手术刀。他后面的文字是这样写的:“犹他州一名老年男子死于在他肛门附近做的一个门诊外科手术的并发症。该男子的背部已经擦上含有酒精和其他易燃物质的抗菌软膏并做好了手术准备。在医生用电动手术刀切除一个顽固的痔疮过程中,这名男子放了一个长长的屁。混合物在男子的臀部和外阴部产生了微小的明火。尽管火苗马上就被扑灭,还是导致了感染,致使这名健康没有任何问题的男子死亡。在美国,每年有700万次没有多大必要的门诊外科手术,有17%的可能会出致命的错误。”看到这里大家兴许多少知道一点这本书的情况,是一本在我看来是有趣的书籍,既不带有恐吓的成分,又客观地讲述了在我身边曾经发生的这些事件,让我们从中汲取教训。
我们时常犯的错误就是望文生义,而且中国人又特别忌讳那个死字,觉得这是一个不吉利的字,大家都避而远之,他们更愿意听的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万寿无疆。但是我们客观地看待我们一生,自古英雄谁无一死?我们生下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了就要与死亡做最坚决不懈的斗争,尽管我们用尽了历代圣哲留下的长命百岁的仙丹名药,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最无情的现实“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一个人不坦然地面对生命中最现实的东西,我看这就是虚伪,既然我们知道生命是有限度的,我们就应该珍惜它,尊重它,认真地对待它,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过得有滋有味,过的理所当然。其实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基督教徒们的那种听任上帝召唤的心态。
朋友可能不理解我为何没事情买这样一本书回来,我无言回答,因为我知道他们对生命的渴望,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对死亡的惧怕,包括着各自的出现他们都认为是不祥的预兆。我理解他们,但是当一个人因为惧怕死亡而能逃脱吗?不能,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东西,就像太阳从东边出来,从西边落下一样。
了解我们的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是我们对人类自己的一种基本的认识过程,人类发展到今天更多的注意自己的身体,更多的回避自己身体所发生的变化,我们不太愿意想,除去我们总是这样的患得患失,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有更多的生灵也在像我们这样患得患失吗?我们脚下踩死的那些生灵,他们在最后发出的最凄惨绝望的嚎叫,又有谁留意过?在书中我看到我们有时的死亡与他们相同……
其实想买的书太多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挑选,也不过是挑了几本书,买的其实也不是特别的好,完全可以不买,但是自己觉得翻阅了这么长时间,自己还有几许翻阅的期望,但是那边已经几次电话催着赶紧赶过去,紧要关头一咬牙买了。
星期天早晨坐在案头前,翻阅这些书籍,《死亡大辞典》是这次买的书目中的译本,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买这样一本书?”请不要多想,这本书的内容是作者在观察了我们生存的世界以后,以有趣和优雅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背后的真相,精确地向我们描述了各式各样的死亡路线,这里面既有任务的死亡,也有非本意的意外死亡,作者把造成死亡的现象与死亡本身的原由作了有益的分析,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去看待死亡的这一个现象,我认为是一本信息丰富的资料性读物。
在该书的第114页处,有这样两个词条,第一个是:电动手术刀。他后面的文字是这样写的:“犹他州一名老年男子死于在他肛门附近做的一个门诊外科手术的并发症。该男子的背部已经擦上含有酒精和其他易燃物质的抗菌软膏并做好了手术准备。在医生用电动手术刀切除一个顽固的痔疮过程中,这名男子放了一个长长的屁。混合物在男子的臀部和外阴部产生了微小的明火。尽管火苗马上就被扑灭,还是导致了感染,致使这名健康没有任何问题的男子死亡。在美国,每年有700万次没有多大必要的门诊外科手术,有17%的可能会出致命的错误。”看到这里大家兴许多少知道一点这本书的情况,是一本在我看来是有趣的书籍,既不带有恐吓的成分,又客观地讲述了在我身边曾经发生的这些事件,让我们从中汲取教训。
我们时常犯的错误就是望文生义,而且中国人又特别忌讳那个死字,觉得这是一个不吉利的字,大家都避而远之,他们更愿意听的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万寿无疆。但是我们客观地看待我们一生,自古英雄谁无一死?我们生下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了就要与死亡做最坚决不懈的斗争,尽管我们用尽了历代圣哲留下的长命百岁的仙丹名药,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最无情的现实“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一个人不坦然地面对生命中最现实的东西,我看这就是虚伪,既然我们知道生命是有限度的,我们就应该珍惜它,尊重它,认真地对待它,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过得有滋有味,过的理所当然。其实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基督教徒们的那种听任上帝召唤的心态。
朋友可能不理解我为何没事情买这样一本书回来,我无言回答,因为我知道他们对生命的渴望,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对死亡的惧怕,包括着各自的出现他们都认为是不祥的预兆。我理解他们,但是当一个人因为惧怕死亡而能逃脱吗?不能,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东西,就像太阳从东边出来,从西边落下一样。
了解我们的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是我们对人类自己的一种基本的认识过程,人类发展到今天更多的注意自己的身体,更多的回避自己身体所发生的变化,我们不太愿意想,除去我们总是这样的患得患失,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有更多的生灵也在像我们这样患得患失吗?我们脚下踩死的那些生灵,他们在最后发出的最凄惨绝望的嚎叫,又有谁留意过?在书中我看到我们有时的死亡与他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