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遐想
(2008-09-14 04:37:23)分类: 节日遐思 |
我是一个对节日概念比较模糊的人,源于从小开始家里的大人就长期不在身边,只有保姆和姊妹兄弟,而且有时在部队大院里生活,节日的概念几乎是没有,也许能记住的就是春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而这些节日里记忆最深刻的是建军节和儿童节。前者可以见到长时间见不到的爸爸,而后者则可以和同学们玩个痛快。
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地对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归了解,让我认真地对待这些节日还是很难办到,从小就没印象,到大了也不会特别的留意,这也许就是特定环境造成的这种感觉。自己感觉所谓的过节无非就是让自己和家人以及朋友沉浸在酒海肉山里,几乎所有的节都和吃有关联,让我想起了那个最贴切的比喻:“美食节”。
现在的人由于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所以他们利用所有能利用的假借,让自己的胃口得到“充实”,这种假借就是将中国乃至世界上的节日继承过来,几乎每个月都会有这种“大吃大喝”的机会,在我看来是节日泛滥。当然中国人好热闹,好扎堆,好把传统发挥到极致,唯独银两不能满足这些节日之需,不然的话那就是天天过节,月月过年的景象了。
其实,在我内心深处唯有两个节可以过,这是中国传统中的必过的节日,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中秋节,前者是一年之始,辞旧迎新,新的开始,新的气象这是国人最讲求的一种寄托和希望,节日中显得最为重要。另一个就是中秋节,这是一个丰收的节日,背靠青天面朝地的中国农民都会在这个节日里,感受一年劳作后丰收的喜悦,全家团圆共享丰收的喜悦。
中秋节在城市里也就是近些年开始变得越来越隆重了,当然城市里面的人将这样一个本属于农民兄弟过的节移植到城里,也同时赋予了这样节日一些不同的内涵,特别是我们的文化精英们,将中秋节渲染的是那样富有诗意。品茗赏月本应是泛属饮食系列,也被他们赋予了浓重的文化色彩。
今年的中秋节如期而至,假如你坐在办公室里面你是感受不到节日来临的喧闹,当你置身在大街小巷,置身在各大商场的柜台前,你便会感受到中秋节带个百姓的那种亢奋。也许这真的是一种内心的需要,哪怕是不知道它的历史含义,氛围已经将他们带到了节日的欢快中去。
坐在办公室里没有想节日的过法,倒是想起了远在大洋彼岸学习的女儿,自己隐隐约约感觉到今年的中秋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思乡之情,虽然她已经有若干个中秋节没在家里过了,但是今年的仲秋她远离家人,只身一人在遥远的国度,而且,今年的中秋节也正赶上她的生日,两个节日加在一起,可以理解她的心情。孩子她妈曾经跟我说过,孩子在那里虽然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非常之好,但是思乡之情无法掩饰,当她一个人的时候,她会在自己房间的窗口,遥望南边的方向,她知道这是通向自己家的方向,虽然她没有直接的告诉我们,但是在她的博客里记录下了她思乡的情怀。
女儿的母亲不计成本的通过邮局寄去了象征着团圆的月饼,说在节日来临之际给她一个惊喜。母亲就是这样,这是她对女儿牵挂和思念的一种表现,虽然她不说,但是我能感受到这一切,假如有一天没有孩子的音信,她便会表现出若有所失的神态,在我看来这才是引起孩子思乡之苦的一个因由。我们无法想象女儿一个人漂泊在外的真实感受,我知道她需要克服和坚守的东西太多了,都说是出去镀金,在闪亮的后面经历过的那些艰难,我们无法感受到的艰难的程度。
女儿不允许我们写一些“煽情”的话语,我知道此时女儿的情感是异常的脆弱,她力图让自己情绪变得敞亮一些,她需要忘记中国人对年的感觉,也许只有这样她才能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学业上,才能从思乡之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就像孩子大踏步的走向海关通道的那一瞬间一样,她不希望看到家人不忍割舍痛苦泪眼的样子。
这是女儿出国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即使自己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从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淡淡的思念缠绕在自己的心头,想起了女儿,想起了女儿和她妈妈说过的那些话,希望身在异国他乡的女儿能够过的充实而愉快,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牵挂,祝女儿生日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地对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归了解,让我认真地对待这些节日还是很难办到,从小就没印象,到大了也不会特别的留意,这也许就是特定环境造成的这种感觉。自己感觉所谓的过节无非就是让自己和家人以及朋友沉浸在酒海肉山里,几乎所有的节都和吃有关联,让我想起了那个最贴切的比喻:“美食节”。
现在的人由于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所以他们利用所有能利用的假借,让自己的胃口得到“充实”,这种假借就是将中国乃至世界上的节日继承过来,几乎每个月都会有这种“大吃大喝”的机会,在我看来是节日泛滥。当然中国人好热闹,好扎堆,好把传统发挥到极致,唯独银两不能满足这些节日之需,不然的话那就是天天过节,月月过年的景象了。
其实,在我内心深处唯有两个节可以过,这是中国传统中的必过的节日,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中秋节,前者是一年之始,辞旧迎新,新的开始,新的气象这是国人最讲求的一种寄托和希望,节日中显得最为重要。另一个就是中秋节,这是一个丰收的节日,背靠青天面朝地的中国农民都会在这个节日里,感受一年劳作后丰收的喜悦,全家团圆共享丰收的喜悦。
中秋节在城市里也就是近些年开始变得越来越隆重了,当然城市里面的人将这样一个本属于农民兄弟过的节移植到城里,也同时赋予了这样节日一些不同的内涵,特别是我们的文化精英们,将中秋节渲染的是那样富有诗意。品茗赏月本应是泛属饮食系列,也被他们赋予了浓重的文化色彩。
今年的中秋节如期而至,假如你坐在办公室里面你是感受不到节日来临的喧闹,当你置身在大街小巷,置身在各大商场的柜台前,你便会感受到中秋节带个百姓的那种亢奋。也许这真的是一种内心的需要,哪怕是不知道它的历史含义,氛围已经将他们带到了节日的欢快中去。
坐在办公室里没有想节日的过法,倒是想起了远在大洋彼岸学习的女儿,自己隐隐约约感觉到今年的中秋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思乡之情,虽然她已经有若干个中秋节没在家里过了,但是今年的仲秋她远离家人,只身一人在遥远的国度,而且,今年的中秋节也正赶上她的生日,两个节日加在一起,可以理解她的心情。孩子她妈曾经跟我说过,孩子在那里虽然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非常之好,但是思乡之情无法掩饰,当她一个人的时候,她会在自己房间的窗口,遥望南边的方向,她知道这是通向自己家的方向,虽然她没有直接的告诉我们,但是在她的博客里记录下了她思乡的情怀。
女儿的母亲不计成本的通过邮局寄去了象征着团圆的月饼,说在节日来临之际给她一个惊喜。母亲就是这样,这是她对女儿牵挂和思念的一种表现,虽然她不说,但是我能感受到这一切,假如有一天没有孩子的音信,她便会表现出若有所失的神态,在我看来这才是引起孩子思乡之苦的一个因由。我们无法想象女儿一个人漂泊在外的真实感受,我知道她需要克服和坚守的东西太多了,都说是出去镀金,在闪亮的后面经历过的那些艰难,我们无法感受到的艰难的程度。
女儿不允许我们写一些“煽情”的话语,我知道此时女儿的情感是异常的脆弱,她力图让自己情绪变得敞亮一些,她需要忘记中国人对年的感觉,也许只有这样她才能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学业上,才能从思乡之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就像孩子大踏步的走向海关通道的那一瞬间一样,她不希望看到家人不忍割舍痛苦泪眼的样子。
这是女儿出国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即使自己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从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淡淡的思念缠绕在自己的心头,想起了女儿,想起了女儿和她妈妈说过的那些话,希望身在异国他乡的女儿能够过的充实而愉快,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牵挂,祝女儿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