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75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提问想到的之五

(2008-08-27 05:35:52)
分类: 杂谈闲侃

  夜莺妹妹在博上要求我回答友情提问,问题之五是:
  5、你上网通常做些什么?
  答:浏览,阅读,写博客,缓解工作压力,预防老年痴呆。
  自己接收网络的现实非常之晚,自己最初让媒体宣传的上网的害处吓得不敢接近网络,但是当自己知道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年轻人交流的一种简洁工具时,自己才感觉很有可能自己的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毕竟自己没有亲自尝试过。
  也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让同事帮助我申请了ADSL网线,最初上网纯粹是看消息是第一位的,至于上网聊天自己是绝对不敢涉足的,害怕自己一发不可收拾,但是随着上网看消息的时间加长,自己对单纯看消息已经不甚满意,力求寻求网上的新的用途,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跟着同事学会了上网聊天。
  小城的新闻网里面就有聊天室,自己起好了网名,开始学着与素不相识的网友交谈,最初还好遇到的网友自己感觉还不错,还能够认真地谈一点读书和社会方面的问题,但是好景不长,那些自以为愿意跟我谈读书的网友,再不愿意和我谈读书的问题了,他们回避我的追问,更有甚者对我置之不理。
  其实是自己太幼稚,当你发现那些所谓喜欢文学的网友,在网络上面的真实意图并非如此,网络成为了他们猎奇的场所,这种猎奇也包括了发泄自己内心最隐秘的想法,他们更愿意和异性进行交谈,而且把交谈的内容简化成为一种本能的话题,完全是在寻求精神刺激。当在网上看到他们与红颜色的网名谈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自己明白了网络给一些人带来的是什么。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网络的消息的及时性,也许大家对网络如此的痴迷也包含了他的快捷,成为了传送消息,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它排除了一些政策性的限制,即是由专人管理,但是依然感觉到散乱。
  还好,网络又出现了为自己发泄情感的平台──博客,这也是朋友帮助我建立的,当时建立的也是不明不白,他的实际意义也不知道,自己感觉这兴许也是一种时尚,装就装呗又不会影响其他人。但是当你真的走进属于你自己的博客,你会发现它是你宣泄心理压力的一扇窗户,当然这种宣泄也是有尺度的,用文字在不伤害别人和国家名誉的前提下,你可以畅所欲言,你可以把深藏于内心的东西在这里倾泻。它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让你减少一些应酬,从公共场合回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不仅锻炼了自己大脑,据说有防衰老的功效,但是自己还没有明确的感觉。
  建立博客现在来看是一种时尚,但是追求这种时尚确实需要有一点耐性和毅力,假如单纯是给自己看得也就无所谓了,你一旦有了属于自己的博友圈子,那么你就要不停地更新自己的博客,让博友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你,来展示你的“风采”,这需要花一点气力,当然不理会这些也就没这种压力了。在我的连接上就有这样几位,长时间不更新,最后你自己也对她失去了信心,他成为了你的过去。
  博客与电子信箱相比后者的保密程度要高一些,它属于特定人群,可以在相互的传递中说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而且不会有网监对你进行跟踪,你也不会为网监将你的激烈言词删掉而恼怒,我很理解一个作者辛苦写出来的东西,被网监狠心地删掉时的心情,自己在两年的时间里,曾几次被强制删除,最后自己落了一个懊恼。不过挺好的,从那时起自己知道如何用“客观”的语言去描述事件的真相,一改往日的那种尖刻,从那时起学会了“乖巧”,我估计网监也觉得累了,像我这样制造文字垃圾的人,那些文字的臭味,基本上可以把他熏晕几百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