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物素描 |
弟弟在小城静静地呆了三年了,每次陪伴他的亲戚去看望他,见到他们悲伤的样子,看到他们眼泪滂沱,自己也跟着落泪不止,一种难以形容的悲切,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知道这是对英年早逝的弟弟发自内心的伤痛。
一个人从外乡来到这个小城,在这里作为他的奋斗的处女地,他奋力的拼搏着,他倾其全部的精力,为了世俗中的理想境界,为了虚荣中的富贵荣华,不惜用生命作为代价。他成功了,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和他们的结晶——孩子。然而这一切正等待着他慢慢享用的时候,不幸降临在他的身上,放弃了所有,独自一个人来到了所有人最不愿意去的地方,独守空房,即使在那里有无数陪伴者,但这里死一样的寂静,让我们无法接受。
身为“异乡他客”的弟弟,三年来坚守在这里,所有的这一切成为了家人心中的痛,在征得了他的家属的意见以后,在省城的郊外购置了墓地,让这位长期漂泊的游子回家,入土为安。
在他三年忌日的那一天,我又陪同他的家人来到这里,举行小小的祭奠仪式,之后接他回家,当我看到他的家人捧着他的骨灰盒,缓缓地走出,自己的泪水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一种莫名奇妙的伤感,从内心深处涌动出来,知道这是人类最重的归宿,知道这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泪水是对生命结束的一种惋惜,是对生命敬畏的一种感动。
祭奠是活着的人对失去生命的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大家都接受一个无法证明的问题,在天有灵,我们所作的这一切,逝者会有超乎我们想象的灵感,我们承认灵魂的存在。也许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祭奠形式也变得尤为重要。
我站在那里,看着他们家人在摆放着祭奠所需的东西,鲜花摆放在弟弟的骨灰盒前,他那张充满笑容的照片,让你不会相信这个盒子属于他,真的不应该属于他,他是那样的年轻和出色,他是那样的善良和忠厚,命运就是这样的残酷,把我们想象中的不应该变为了现实,永远无法让人理解的现实。
我站在那里,看着他的亲人,点燃起祭奠的烧纸,烟雾缭绕,纸灰飘舞,这一刻把所有的人带入了悲伤和凝重,弟弟的爱人,起身取下摆放在祭坛上的食物,一个酥皮火烧,她喃喃自语道:“峰,这是你最喜欢吃的食物,我没有忘记,请慢慢享用,吃完以后就要上路回家了。”哽咽、啜泣,所有的人跟着流泪。这种生者和逝者的对话,来源于最简单的思维模式,看似平常,却蕴含了健在人的一种深切的情感,这种简单震撼人的心灵,有一种无法抑制的酸楚。
看到漫天飞舞的纸灰,自己想起了那句“纸船明烛照天烧”的诗句来,看着远远飞去的纸灰,你就有一种想法,会许真的弟弟能看到或感觉到,这种祭奠方法一直以来这样的延续下来,不会没有它的道理。
祭奠仪式很快就结束了,他的家人整理好弟弟的遗物,细心地包裹好弟弟的骨灰盒,紧紧地抱在胸前,缓缓走去,当他的亲人与在小城的亲属道别时,他们相拥在一起,再也控制不了自己悲伤的心情,放声的痛哭起来。
弟弟就要回家了,就要回到自己的故土,用中国人入土为安的观念来看,这是一个最终的选择,他“依偎”在亲人的怀中,踏上回家的征程,祝小弟一路走好……
一个人从外乡来到这个小城,在这里作为他的奋斗的处女地,他奋力的拼搏着,他倾其全部的精力,为了世俗中的理想境界,为了虚荣中的富贵荣华,不惜用生命作为代价。他成功了,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和他们的结晶——孩子。然而这一切正等待着他慢慢享用的时候,不幸降临在他的身上,放弃了所有,独自一个人来到了所有人最不愿意去的地方,独守空房,即使在那里有无数陪伴者,但这里死一样的寂静,让我们无法接受。
身为“异乡他客”的弟弟,三年来坚守在这里,所有的这一切成为了家人心中的痛,在征得了他的家属的意见以后,在省城的郊外购置了墓地,让这位长期漂泊的游子回家,入土为安。
在他三年忌日的那一天,我又陪同他的家人来到这里,举行小小的祭奠仪式,之后接他回家,当我看到他的家人捧着他的骨灰盒,缓缓地走出,自己的泪水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一种莫名奇妙的伤感,从内心深处涌动出来,知道这是人类最重的归宿,知道这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泪水是对生命结束的一种惋惜,是对生命敬畏的一种感动。
祭奠是活着的人对失去生命的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大家都接受一个无法证明的问题,在天有灵,我们所作的这一切,逝者会有超乎我们想象的灵感,我们承认灵魂的存在。也许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祭奠形式也变得尤为重要。
我站在那里,看着他们家人在摆放着祭奠所需的东西,鲜花摆放在弟弟的骨灰盒前,他那张充满笑容的照片,让你不会相信这个盒子属于他,真的不应该属于他,他是那样的年轻和出色,他是那样的善良和忠厚,命运就是这样的残酷,把我们想象中的不应该变为了现实,永远无法让人理解的现实。
我站在那里,看着他的亲人,点燃起祭奠的烧纸,烟雾缭绕,纸灰飘舞,这一刻把所有的人带入了悲伤和凝重,弟弟的爱人,起身取下摆放在祭坛上的食物,一个酥皮火烧,她喃喃自语道:“峰,这是你最喜欢吃的食物,我没有忘记,请慢慢享用,吃完以后就要上路回家了。”哽咽、啜泣,所有的人跟着流泪。这种生者和逝者的对话,来源于最简单的思维模式,看似平常,却蕴含了健在人的一种深切的情感,这种简单震撼人的心灵,有一种无法抑制的酸楚。
看到漫天飞舞的纸灰,自己想起了那句“纸船明烛照天烧”的诗句来,看着远远飞去的纸灰,你就有一种想法,会许真的弟弟能看到或感觉到,这种祭奠方法一直以来这样的延续下来,不会没有它的道理。
祭奠仪式很快就结束了,他的家人整理好弟弟的遗物,细心地包裹好弟弟的骨灰盒,紧紧地抱在胸前,缓缓走去,当他的亲人与在小城的亲属道别时,他们相拥在一起,再也控制不了自己悲伤的心情,放声的痛哭起来。
弟弟就要回家了,就要回到自己的故土,用中国人入土为安的观念来看,这是一个最终的选择,他“依偎”在亲人的怀中,踏上回家的征程,祝小弟一路走好……
前一篇:弟弟回家之一
后一篇:弟弟回家之三(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