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信访

(2008-03-10 05:10:31)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杂谈闲侃

  这样的会一定让参加,说实话有点多余,但是不去看来肯定是不行,现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其实一把手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办到,在我看来所谓的一把手,不过比别人听话一些,既然你是党的人,自然要为党做事,不然选你干什么?

  现在很多事情不能去多想,因为有很多事情,倡导的和实际应用的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也不是上面故意这样,因为它面对的主题是人,人与人之间的水平和感觉差别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自然对事情的看法上就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就造成了意见和分歧,要弥合这种分歧就要有相关联的政策法规,需要双方都要求大同,存小异,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种相对的统一。

  但是有很多时候,这样的要求也做不到,因为双方的利益关系感觉相差太多,无法弥合这样的差距,更谈不上顾全大局,在息事宁人的工作不起作用下,一些人则采取了另一种办法,去伸张自己的权利,例如:找领导反映,上书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这些我们现在都称之为“上访”。

  在一个民主体制的国度里,在我们倡导的法制社会中,是允许百姓对自己的异议向有关方面去陈述,上一级领导给予你反映的情况进行落实,确实如此,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显示政府的公正无私。

  然而,多少年来也有着一些执法者,没有秉公办事,造成了一部分人的不满,他们为了回避这些人,选择了另外的反应之路,当然也有过激的人,正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上访条例的出台就是为了解决这些人的问题,规范上访程序。

  我们知道当社会的经济利益成为一个社会的主体,对利益需求的不同要求,就成为了主要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一日得不到根本解决(不可能解决),例如上访的事情就不可能消除,虽然我们这里没有上访的人,但不能确保将来就没有人来上访,自己感觉还有能力解决目前职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大原则的东西自己是自由不了的,一旦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不好说了。

  其实自己知道关于信访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情,其中关联的事情既有历史形成的,又有特殊时期形成的,在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下,沿用历史上的条款来处理新问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记得自己曾有一个同学,毕业以后分配在一个事业单位,一上来工作的真不错,也得到了领导们的赏识,很快他就被提了干,分配在一个在当时来看很有油水的部门负责,后来的他有点飘飘然也,当新的领导上来以后,他被调离了那个岗位,从此他一直对新领导耿耿于怀,再加上别人的唆使,他写信主动反映领导的经济问题。结果经济问题没有查处,他倒落了一个污蔑罪,正好领导顺水推舟将他派往单位的一个小经营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小的经营公司根本无法抗拒大商业的冲击,很快地就败下阵来,这样正好,不仅给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且也失去了领导的信任,摆在他面前的两条路,一个是自己另谋职业,一个是接受处理,他选择了第一个,悄然离开了原单位。

  天有不测风云,在他离开以后,在尚未找到新工作的时候,一场重病光顾了他,好不容易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出来,从此也失去了工作的能力,再后来他便开始了漫漫上访之路,想一下会有结果吗?一直到现在依然是那样。

  从接访者来说,应该知道不到万不得已一般的人是不会这样去做,但凡有一点能力他也不会放弃,确实解决不了,才能找你。对上访者,也要明白,期望值不能用自己的感觉去感觉,很多事情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那些“积重难返”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只有从历史的特定时期的实际情况考虑。

  信访工作很复杂,也很棘手,但是没办法,个人的利益得不到一个相对的解决,内心得不到相对的慰籍,对于信访工作者来说,这些事情就永远脱不了干系,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