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波德莱尔《论色彩》有感

(2008-02-21 08:16:39)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读书随感

  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八个年头了,今天起这样一个读书笔记题目,恐怕年轻的同志会说我不合时宜,用十九世纪的观点来谈论二十一世纪的事情,会许是一种落伍的表现,还有一些人会带着讥笑的目光来看待这个“堂吉德诃式的人物”,感觉就是一个老八股。其实我不这样去看,读十九世纪的书,未必就是指十九世纪的事情,对于这人来说他的观点是能够穿破时间的跨度,他的预知性和深邃性不能用时间来衡量他的价值,他们谈到的是一个共性的东西,也可以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即便现代社会发展到了如今,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否定过去哲人的观点和看法,至今我们还在沿用着他们,虽然感觉从文字的表述上有所变化,那不过是形式上的变化,从本质上根本没有变化,大家们的精辟论述仍然左右着我们,所以我们重温大家的论述,不应该是不合时宜,而是结合现代的变化更好地去发扬光大。

  为什么要读这篇作品,说起来也包含着功利主义,或者是临时“包佛脚”的态度,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一篇有关画家的感想文章,特别是油画这个艺术门类,自己是一无所知,在着手写油画家的时候,假如自己一点也不懂油画家运用色彩和通过色彩表达他内心的情感,你就无法真正走进油画家的内心,从而正确的理解和把握他们。基于这种原因自己从书架上找出来多少年未翻动的有关绘画方面的书籍,从不同学派的角度去了解他们不同的观点,从中找到能与我相接近的观点,意图就这样简单。

  波德莱尔是十九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用本书的翻译者的话来说,他还是一个伟大的批评家,他是把批评家的洞察力、怀疑主义、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与诗人的自发的能力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既诗人和批评家一身而二任。这是对盛极而衰的浪漫主义的修正与反驳。其实我只关注他对美学的看法,至于他对诗歌的认识和观点,对于我这个不懂诗歌的人,无法去谈列这些,作为实用主义的自己从中找出自己需要的观点也就感觉心满意足了。

  这篇《论色彩》是选自《彼德莱尔美学论文集》中的《一八四六年的沙龙》中的一个段落,不过独立成章,我感觉在这篇文章中,波德莱尔用诗人的激情来谈了色彩的变化和对色彩的感觉,在他的开篇的段落里,诗人用他的敏锐观察力,将色彩中的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一天的变化,以致四季的变化,都在他精湛的语句中得以展示。在这一大段的描述之后,诗人用他的深刻的感悟写道:“在色彩中有和声、旋律和对位。”大自然的色彩在世人的眼里就是一幅风景画,就是一首动人的交响曲,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在这之后,再看一下诗人对色彩的感悟:

  “活力上升,它本质上是一种混合,也就以混合的色调茁壮生长。树,悬崖,花岗岩倒映在水中,并在其中留下了他们的映象。一切透明的东西都能抓住或近或远的过往的光与色。随着太阳的移动,色调发生明暗浓淡的变化,但是它们永远尊重它们的天然的同情和仇恨,继续通过相互的让步而生活在和谐之中。阴影缓缓移动,驱赶着色调或使之消失,而亮光也在移动,又使之再度鸣响。这些色调相互反射出它们的映象,通过涂上透明的、外来的素质来改变原有的素质,同时也就无限地增加了它们的富于旋律性的结合,并使这种结合变得容易。当大火炉降入水中时,红色的号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一种血红的和谐出现在天际,而绿色被染得通红,绚烂无比。然而很快,巨大的蓝色的阴影有节奏地追逐着那片仿佛是光亮之遥远而微弱的回声的橙色和粉红色的色调。这一劂白昼的宏伟的交响乐,它是昨日的交响乐的永恒的变奏,这种旋律的更替,其变化永远来自于无限,这一曲繁复的颂歌,就叫做色彩。”

  “色彩就是两种色调的协调。全部理论存在于暖调和冷调的对立之中,而暖调和冷调的确定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的存在只是相对的。”

  “放大镜,这是色彩家的眼睛。”

  “合乎逻辑地叠合在一起的色调无论多么繁荣,都会在支撑他们的规律的作用下自然地融合。”

  “和谐是色彩理论的基础。”

  “旋律是色彩或一般色彩中的单位。”

  “在色彩中,风格和感情来自选择,而选择来自性情。”

  “色彩家像自然画素描,所画的形象自然而然地由色块之间的和谐的斗争来界限。”

  “色彩家是史诗诗人。”

  色彩就在我们生活中的全部景象,它包含了我们事业所能看到的事物,但我觉得也包含了我们内心中对事物的感知程度,这种感知也是有色彩的。波德莱尔之所以说:“放大镜,这是色彩家的眼睛。”我想放大镜就是我们心灵,通过它感知生活的色彩。记得在上个世纪中期美国抽象表现派画家汉斯·霍夫曼曾经说过:“任何主题都依赖于你怎样使用意义,你可以采用抒情或戏剧性的手法,它有赖于艺术家的个性。每个人都很了解自己,比如他属于哪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给人一种美学的享受。绘画是一种美学的享受。我想成为一名‘诗人’,作为一名艺术家,我必须遵守我的本性。我的性格既有抒情的一面又有戏剧性的一面。没有一天是同样的。某天,我感到工作起来很棒,于是作品中会有这样情绪的流露。只要心平气静,在一个明朗的日子里,没有干扰,不吃食物——我的性情喜欢这样——那么我就能作画。我的作品应该能反映出我的心境和我工作时所拥有的极美好的感受。”我想大家看到他的这段谈话,我感觉就是对我个人看法的最好引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