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感悟生活 |
记得老人经常说着一句话:“屎鼓了腚才着急”,以前真的不知道它的真实含义,但隐隐感觉那不是说人好,而是有些嘲弄的味道,到了后来随着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三十年,才逐渐地了解,老人说这句话的意思,用现在的术语讲是:“火烧了眉毛才着急”,形容一个人办事没计划,到跟前手忙脚乱。
自己也经常犯这个毛病,遇见事情愿意拖,总感觉那些事情对于我来说,不成为问题或不愿意去做,原本人家很早就告诉你要提前准备,到时候说要就要,自己也知道这些事情是躲不掉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重视不重视,在这个国度里,这些已经成为了一种“定式”,无论你对它的实际意义有多么透彻的了解,你到最后还是要屈从于他。当你知道不通过这样一个程序,它的后果就是到了退休年龄,你很可能拿不到应给你的退休工资,你说这事严重不严重。
三十多年走过来,以前是跟着别人的指挥棒转,到后来人家把指挥棒交到你的手中,给你划定一个范围,让你在那里尽情的指挥,不仅如此还要不定期的来检查你指挥的效果。自己知道权利就是责任,即便是八品芝麻官的权利也会有相应的责任在制约着你,这种对形式主义的怠慢,只不过是你自己在一个短暂的时期,属于自己的放纵。最终要回到“设定”的要求之中。
前两天还感觉自己是浑浑噩噩,这两天又感觉不知所措,所有的上报材料和述职报告都要向上交了,而自己还没找出感觉,白纸上还没留下黑字,真到了屎鼓了腚的关口了,最后自己下决心,排除干扰,利用周末的时间,关掉手机,谢绝任何人的来访,开始“闭门造车运动”。
坐在屋里让自己的思绪沿着时间的脉络,逐渐地展开,把所有能想到的事情像挤牙膏一样的往外挤着,断断续续的在自己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些并不清楚的图像,党务工作的、行政业务工作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的,以及对上对下的一些事情,逐渐地回忆起来,像数珠子一样的把想到的事情想出来,再用实践的根据将它们逐一串联起来,制作成为一个项链,至于好不好看,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关键是珠子千万别少了就行,毕竟那是同志们一年来辛辛苦苦干出来的,总结的写法易细不易粗,要面面俱到,现在的人自我表现欲望是那么强,一旦把它的工作疏漏了,会挫伤他的工作积极性。也有人说像这种认识小肚鸡肠,但这已经是不争的现实。
写总结和写小说从内容上有着不同,但是在写法上又有相似之处,都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审视一个人或一件事,也许是一群人和一堆事,故事随着人物命运的变化而发展,总结随着时间和工作程序的要求而发展,一个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一个把时间和做法写得出神入化,经验就在这种出神入化的过程中被发掘出来,这就是总结所要达到的一个较高的境界。
当然我是不会写这样有内容、有事例、有激情的文章,多少年来自己一贯遵循程式公文的要求,决不去随意突破,按部就班地如实反映工作的实际情况,知道即便你写得再好,对于完成工作的另一些人,那些东西就成为了一个证明,而不是一篇作品,更有甚者你辛苦的大作,被放在准备处理的废纸堆里了。
写到夜里十二点五十分,感觉精力已经不能再支撑思维的灵活性了,放下手中的活,倒在床上昏昏欲睡。在夜里做了一个梦,还在那里写述职报告,而且条理清晰,言简意赅,自己很兴奋,竟然在这种兴奋中醒来,屋里面一片漆黑。
还好,夜里做的能清晰记得,今天上班后又回想了一下,用最快的速度将大纲列了出来,知道这就是整篇文章的框架,自己用想到的素材将它逐一的填充,不长的时间最难写的一篇东西,呈现在自己的眼前,我松了一口气,感觉轻松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