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在包装自己产品的时候,很像蛋糕制作师傅,把它装饰得越华丽,越可能调动顾客的胃口,这就是现代商人的经营策略之一。无论这种产品最终的用途大不大,无关紧要,能满足一般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就已经成功了。当顾客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也趋于理性以后,看出原来商家们真实的用意,不再为华丽的外表所触动时,放心,我们精明的商家已经有用不同的方式在推介他们的产品,正像老百姓说得那样:“从北京到南京,卖的总比买的精”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这两天同事到网通又办了一个小灵通,回来以后向我们推介产品的好处,其实他也是让网通售货员忽悠的,他列举了小灾小灵通的几大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全省内单项收费,而且没有漫游费用,按市话费用收取,他这一介绍,还真地打动了包括我在内的另外几个同时,人只要心动了,剩下的事情就不用说了,肯定是行动,就这样把小灵通也买回来了。
记得两三年前,市面上刚刚兴起小灵通,因为话费的原因,还真热过一阵子,但当时由于网络信号的原因,小灵通有了一个绰号:“歪歪靠”,信号覆盖面太小,信号太弱,在偏僻的地方,以及在行驶的汽车上,基本收不到小灵通的信号,小灵通就这样失去了它的优势,自己也无偿地把小灵通转送他人。
现在不同了,各行各业都在为本企业占领市场做着拼杀,小灵通所属的网通公司更是不甘寂寞,首先从网络信号上下大力气,不到两三年的时间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的信号网络系统,通话质量大为提高,而且价格也是十分低廉,感觉是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时至今日别说我这个老移动的用户,都背着优惠的价格所打动,我可以想象到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价格的诱惑力更是他们的首选。
朋友开玩笑说:“看来企业真的走下坡路了,从移动到了小灵通,下一步应该就是固定电话了”,当然朋友怎样理解也不为过,自己心里明白是怎么会使就行了,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经营这本帐只有你自己注意去精打细算才行,看来每个月节省区区几十元的话费不算什么,但是从管理的每一个方面留意,那让节省的成本就不是这样的结果。
很多人把使用小灵通,看城市低收入人群的象征,好像是对经商者来说有些“丢分子”,在我看来真正丢分子的是那些图虚荣的人,在不影响通话质量,又节省不必要的开支的前提下,不去选用那才是傻帽,那才叫败家子。
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本应是大家对可持续发展中,大家应遵循原则有一个明确方向,但是现在看来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他们虽然置身在这个发展的新时代,但头脑里固有的那些观念却始终处于上世纪,那种虚荣,那种奢侈的种种表现,都与这个社会所倡导的所违背。
讲求实效不是一句口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观念,它的内涵是又快、又省、又好。快是一个通力合作的大范围,相互间的协调一致,是发展中的的前决条件;省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一个原则,也是我们倡导和谐社会的一个惠及后人的举措,把有限的自然资源合理的分配;好是最终的实际效果。
当然在现实社会中,在商业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移动公司的通话费用可能与网通公司有一博,到那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也算是一个福音,因为我们选择的空间在加大,我们会在它们之间进行比较,哪一个更省钱,当然毫无疑问就去选择,省给自己的与省给社会的是一回事情,不是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