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东北旧事之二
(2007-09-17 12:42:20)
在东北旧事第一篇里,写了自己对东北的最初印象,写了在东北林区里的生活,感觉写得有点倒苦水的意思,其实在当时自己也是十分愿意出差的,参加工作以后自己就搬进了单身宿舍,成为了自由人,摆脱了家人“严厉”的看管,那种轻松的感觉别提有多爽了,而单身宿舍里的同事,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每天都一个个很神秘的出出进进,只有我傻乎乎的希望干点事情,比如打扫办公室的卫生,帮助别人值班之类的工作,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对别人提出的要求基本上没有回绝过,为此也在单位青年人中间赚了一个好人缘。
在计划经济年代,对于一个一般的职工,出差对于他们就没有这种概念,凡是出差的事情一般都是当官的专利,看到他们兴高采烈的说着出差的经历,自己在一旁听得是如痴如醉,时而自己在想,
什么时候能自己出差该多好。
很多事情很奇怪,你想得越多,机遇就离你越远,而保持一种无关痛痒的态度,倒会捡来这样好的机会。记得第一次出差,是到单位不到半年的时间,陪单位的一位大夫,到泰安去给单位的老领导送文件,另外,顺便到兄弟疗养院学习一下,得到这个消息,自己兴奋的两天没睡好觉。到现在还记着那拥挤的车厢散发的难闻气味,即便这样一点也没让我兴奋的心情降下来。
到了那家疗养院,住在一个很简陋的招待所里,当时还要到食堂买饭票,一半粗粮,一半细粮,自然细粮在北方就是面粉喽,而粗粮在那里只能卖山东特色“煎饼”,有两种,一种是酸煎饼,一种是淡煎饼,到现在想起来那酸煎饼,还会吐出酸水来。至于景点也主要是靠自己的两条腿,在泰山脚下到处都是景致,自然大饱眼福喽。
从泰安回来以后,我从院办调到了总务科,到了那以后,出差的机会就随着单位物资需要的程度来决定,单位小青年看我三天两头的外出,都
露出了妒忌的神情,自己不觉,还美滋滋的,后来自己也为这种“狂妄”付出了代价。
东北发木材,是我出差的主要任务,因为搞到木材的时间不一样,所以到东北的时间也不同,冬天去的相对多一点,因为那是伐木材的旺季,而且木质好,易运输,唯有车皮计划非常难搞,在那里住的时间长,主要就是等计划外皮,在国家计划木材运输确保以后,才能考虑计划外车皮。当时自己年轻,不懂其中的“门道”,不知道可以用旁门左道,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任务。总以为大家都在排队等候,所以说把计划书报上去以后,便回招待所里面等候,最长的一次我在那里等了三个月,而且还是冬天。
三个月的时间,如果在今天是感觉不出漫长的,而在那个物资匮乏,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林区里,就如同被流放一样,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收音机,白天自己在林区的“市中心”闲逛,完全像一个盲流。晚上躺在床上,听其他床上的业务员讲故事,拉家常,闻着他
们吐出了的烟叶味道。
记得在林区已经到了快三个月了,一天晚上准备睡觉,在脱去内衣的时候,隔壁床上的人问我:“你衣服上有什么东西?”我把内衣举到眼前看了一下,发现有几个正在爬着的小虫子,我急忙问:“这是什么东西?”隔壁床上的人伸头过来看了一下,笑着说:“小兄弟,你着了虱子还不知道?”真的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虱子的模样,个头非常大,肯定是我身上的血把他们养的瞟肥体胖,后来我又在毛衣上,衬裤上发现了大批“侵略者”,自己一边在那里
“打扫战场”,泪水就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说实话那时已有一个念头——回家。
也许我的泪水打动了同宿舍的一位老师傅,第二天他拽着我,一起到林区车皮调度那里,把我的情况讲了一下,希望能尽快发运,看到他和调度们的关系,知道自己的年轻和无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明白合理的等待是一种愚蠢的表现,有关系的,送礼的,都提前搞到了车皮,而我们傻乎乎的等待,只能是遥遥无期。车皮在随后的几天里终于有了下文,看着装载着满满松木板的车皮,内心是
悲苦交加。
虽然第二天我到林区的澡堂洗了澡,换洗了衣服,把着了虱子的衣服和内裤一起扔掉,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有一种瘙痒的感觉,总觉得有几个小虫子在后背上蠕动。
时隔二十多年了,现在的林区招待所已经是三星级的宾馆了,卫生间热水二十四小时供应,电话、电视一应俱全,包括现代生活象征的网络连接线也有,再不用为没有精神文化生活而犯愁,现在回想自己在以前所经历的这一切,不应该抱怨什么,你得到的比别人多,所以面对幸福和痛苦都要欣然接受。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