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职场论道 |
青岛办事处和胜利油田办事处成立在一年中,我们在那年的四月份,他们则在年底之前,虽然自己曾大言不惭地说过我们是他的老师,使我们毫无保留得把业务流程全盘断隔了他们,使他们的业务很快的发展起来。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即便今天他们也这样的去说,我心里面知道,他们作为半军事化的管理的大企业,有着与我们绝然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发展内在潜力,果然不假,到了第二年我们再见面时,说起业务量他们就把我们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他们就成了全国第二大办事处,若不是上面不让继续发展,他们现在估计造就成了龙头老大了。
这就是油田的人,少说多做,让事实说话,让别人心悦诚服,虽然我们两个办事处关系可以形容成情同手足,但我还是从内心里对他们的工作由衷的敬佩,这些年里他成为了我们的学习榜样,每当自己在工作中感到困惑的时候,总会到他那里看一下,交谈一下找到问题的症结,找到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这次我带着办事处的人再一次到访油田,当我们置身他们新搬入的办公用房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之间的差别已经无法用环境和功能来对比,从意识上到发展的态势上我们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了,就像油田办事处主任说得那样:“观念决定你的事业,事业决定你的价值,价值决定你的地位”,想想现在的我们这一切不知道在那里。
虚荣心的原因,在那里我没有更多地表示出一种失望或羡慕,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听他们的介绍,到处看看,把他们的一些做法记在心里,我知道他们已经进入了事业的良性循环的状态,他们未来的发展不可小视,引领全国不敢说,走在前列绝对没有问题。
我一直在想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学油田到底学点什么?从地域的角度来看,我们比他们优越,从人口数量的角度来看,我们站绝对数量优势,但为什么在业务量和发展后劲上远远的落在了他们的后面,虽然我们找了若干个不能自圆其说的理由,但今天来看确实是一种推托。
学油田,第一个是学习他们的超前的观念,这次我到油田学习,看到了他们在七年前写的一份业务发展报告,也就是说他们在事业发展到了如此之大的时候,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从发展的远处着眼,从业务的多样化着眼,从未来发展的后劲上着眼,也正是这样使他们在大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胸有成竹,稳步的往前推进,这就是领导的远见之明。
第二个是学油田的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写到这里又想起了《国际歌》里的那段歌词“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不是吗?我们自认为循规蹈矩的做事就是讲政治,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评判企业的基本标准,除去管理,就是效益,没有效益的企业管得再好没用,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效益,有了效益才有管理的可能性。现在我们循规蹈矩地经营着,在一些人看来只要上面不说就是好,但这总不是长法,最终要回到效益的根本问题上。我承认他们在大环境上,比我们要好得多,最起码人家上下一致的支持这项事业,在我来看,这样以来对他们的事业如虎添翼。看看我们的环境,则不敢同日而语。我们怕什么?什么也不怕,但就是什么也不做,所有这一切的现象,真的让管理者十分的迷茫,感觉就是被束缚的人。
自己也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但是这种无限期的等待实在让人感到郁闷,在我们的这个城市,到处充满着商机,只要同心协力,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即便是没有油田的那种氛围和条件,但这都不能阻止我们往前走的步伐,真的不需要上面的人伸手来拉你,只要一个默许的目光足以,就这样简单。这些观点和认识也是来源于这次的学习,等待时机,等待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