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差一点点

(2007-03-06 06:23:26)
分类: 杂谈闲侃

  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召开,委员们带着百姓的嘱托,直抒民生民意,共商发展大计,无疑是我们百姓生活中期盼的一件大事情。老百姓关系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吃的上饭,住的上房,看的起病,上的起学,养的起老,与我们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中国老百姓很朴实,要求也并不是很高,就像中国成语中所描述的那样:知足常乐。
  但是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去看,这些要求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还有着一定的距离,还不能满足中国百姓的基本要求,还与老百姓的期望值有较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在全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尚未得到有效的保障,国家对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保障方面仍任重而道远。其实坦诚的讲,还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还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构筑逐渐的缩小城乡差别,地域差别,行业差别,真正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框架。
  前两天我看了一篇报道,是写印度社会改革的问题,作者非常坦诚的叙述了中国的社会改革的现状与印度改革的现状,作者写道:“比起金碧辉煌的北京、上海来,孟买不仅像个大垃圾场,而且像是在中世纪,西方旅行者感叹,你不用出机场,就会感受到印度和中国的不同,就会明白为什么印度比中国还落后一大截,同样是经济起飞,中国好像开着豪华车飞奔,印度则还是老牛拉破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令人惊叹的是印度而不是中国。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达到9%以上,印度如今也达到了8%左右了,老牛拉破车居然和开豪华车的速度差不多。人家一旦上了豪华车,岂不轻松地把中国甩在后面?”下面这段话我想更有启示意义:
  “中印作为发展中国家,钱就那么多,投到这里,就少了那里。中国把钱都拿去盖了那么多高楼大厦,中国的城市恨不得比美国的城市看上去还要富丽堂皇,这说明在别的地方投资不足。相反,印度城市破败,钱没有用在盖高楼上,却大力投到了教育上。其实,更为本质的问题是,印度小民百姓拥有政治权利,使他们在经济发展中有了讨价还价的武器,能够把资源配置全留在自己的手里,改善自己的生活、教育自己的子弟。中国的发展是推倒民房建高楼,小民百姓为大资本让路;印度则是把可以用于盖高楼的钱贷给了pawar(一位逗留在孟买几场外的外来工)这样的民工,让他们在贫民窟中改善自己的生活。由于印度穷人有权利要求利益补偿,并且要价很高,不像中国老百姓那么容易打发,贫富之间讨价还价的时间要更长一些。但是交易终归会达成。有朝一日,政府和开发商们,会给他们更大的补偿让他们搬出贫民窟,印度的基础设施不仅会稳健地改进,贫困阶层在他们的政治权利的保护下也会变得更有力量: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投资改善了家庭内的人口素质,他们为印度提供了丰富的训练有素的劳工。到那时,印度的经济会转入快行道。印度的小民百姓,也会在发展中分享他们的‘民主红利’。”
  写到这里恐怕我们就多多少少的知道了中印两国相互间的一种策略不同趋向点,我想这也应当是两会与会委员更关注的问题,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国强民富,使每一个为改革付出代价的人,分享改革后带给全社会人的成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全社会公民的支持,当一个改革的最终事实是让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分享了全社会财富的大多数,那么这种改革是无疑是失败的。
  我们从两国改革的出发点上去看,似乎是相差一点点,从发展的成效来看,我们的城市和基础设施要超越印度很远很远,但是从民主的角度去看,从法制建设的角度去看,从尊重人权的角度去看,我们与之相差的那一点,却是我们现阶段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问题,但是我们不从根本上去思索也不行,迟早他会摆在我们面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