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行(之五)

(2006-10-24 08:22:11)
分类: 游山玩水

  时间:2006年10月11日
  游浙江乌镇
  对于走马观花的旅游者来说,对于一个著名的古镇,要想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去了解是不可能的,乌镇就像撰写《续说乌镇》的作家盛欣夫所写得那样:“乌镇,江南水乡,是一座艺术的库房,里面的人文积淀很浓后,很精彩”。“小街的每一块石板,小河的每一座石桥,都有其人文渊源。小镇走过了两三千年的历程,也就有了两三千年的基点。这些几点就写在古镇的每块砖石间,小弄内,老屋上,走进古镇,就能触摸历史,与古人对话。”乌镇向一杯陈年老酒,只有学会品位,才能感受到他们的文化精髓的内涵。
  从木渎出来往乌镇赶,结果导游是一个迷糊,几次领错了路,原本一个半小时的路走了快三个小时,到达乌镇已经快下午一点了,为了弥补耽误时间的错误,特意把中午饭安排在乌镇景区里的一个特色饭店,据说是乌镇最有名的老店,说实话饭菜质量和口味还真不错,大家在美味佳肴的诱因下,对导游的怨恨也宽恕了,每个人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参观乌镇,坦诚地说是沿着一条河,围着两条街,自西向东边走边看,之后,在自西向东,看水、看街,看古迹。走完了、看完了,总感觉有些相似之处,一些景象感觉是在周庄见过、另一些时候又好像是在徽州的民宅里留下的印象,站在小桥流水的古桥面上,又好像在云南丽江的古镇。就像我在前面写得那样,我对乌镇的历史了解知之甚少,让我对如此相似的景象突然产生敬畏几乎是不可能,但我走在古镇的小街上,还是感受到古人注视我们的目光,我们流连忘返在他们留给后人的财富上,我们接受了物质遗产,但精神遗产又接受了多少?更多的是游客,好奇和娱乐的聚合,扮演者索取折的角色。当然,政府不这样看,游人的源源不断,就是财源的滚滚而至。他们更信奉“懂行的看门道,外行的看热闹”的信条。
  从饭店出来向东走不足二百米,就到了第一个景点“财神湾”,导游介绍说:“乌镇有个财神湾,财神湾里又为财神爷。”在“财神湾”西边角上,又一尊木制财神像,据说拜拜他很灵验。
  从“财神湾”便是乌镇自东往西古街的开始,之后我们又参观了 “百床馆”,这个馆收藏了江南的各种木床数百架,真也开了眼界,中国人从古至今在床的舒适性上可以说是创造性是第一,不仅如此,在我看来中国古人已经把栖身之处的床,赋予了哲学了内涵,融入了天元的概念。床文化也是中国璀璨的文明发展史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此时想起了小妹王占筠在博客中发表的那篇关于床的文章,看来是有感而发。(见本篇所贴照片)
  从“百床馆”出来不到百米又到了乌镇“民俗馆”,里面详细介绍了乌镇及附近的居民民俗文化,从服饰到婚丧嫁娶,祝寿、祭拜等涉及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这种展馆很多地方都有,记得在桂林漓江也参观了一个类似的民俗馆,我几乎是没有停步的匆匆转了一圈便走出来。(见本篇所贴照片)
  随着导游进入第三个参观点“宏源泰染坊”,这个景点一进门就有曾似相识的感觉,这是一个当地的大染坊,很多国产电影在此拍摄过,印象最深的是张艺谋拍摄的《菊豆》,就是在这个地方拍摄,院内悬挂着很多幅蜡染布,各种花纹非常漂亮,在导游的解说中证实了我的感觉是对的,国产电视剧《大染坊》也是在此拍摄。(见本篇所贴照片)
  “木雕馆”好像离大染坊不远,收集了一批经典木雕,其中的一幅“多子多福图”雕刻得栩栩如生,雕刻的神态非常的逼真,雕刀在工匠手中赋予了人物灵性,一点也不逊色于米开朗琪罗德的雕塑作品,唯独不同的是作品的内涵。(见本篇所贴照片)
  “钱币馆”是一个钱币爱好的个人收藏展览,进去看了一下主要展出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货币,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货币,据说有史料价值,但没有收藏价值,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忘革命传统,当地政府设立这个展馆,用门票的收入来维系它的生存,也算是一举两得。
  “茅盾故居”真不知道矛盾的故居在此,但导游说他只在此住了不到十年,之后出去上学,再也没回来,但这也是故居。在当时根据矛盾的故居的房舍来看,他们家也不是一个穷人,算是镇上的有钱人家,整个一个院子分布着不少房间,导游专门领我们到茅盾小时候在家中的私塾房间看了看,难怪矛盾年轻时候就戴上了眼镜,这与他们驾室内的光线太暗所致。茅盾纪念馆只有房屋是实物,其他的只有照片介绍,感觉缺乏生动性。这位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在这里全都是图片,感觉有点像中国现代文会馆的架势。(见本篇所贴照片)
  走出了乌镇古街,就可以看到“修贞观”的牌坊,导游介绍这是乌镇的最后一个参观点,而且在这个景点中还可以看另一个景,“翰林弟皮影戏”这是当地的一个民间艺术,影响很大,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不看是一个遗憾,既然导游说得那么诚恳,我们一行就进了“修贞观”,捡了飘移后,过来一个服务人员,给我们每一个人发了一个号牌,我看了一下,上面写着“第五团”,我问发牌的工作人员是干什么用的?他回答是免费给讲解用的标志,听到这心里还想着的服务还真不错,想得还挺细,不仅讲解不用花钱,而且还给组织。我是不愿意看庙,这些年不停的被旅行社强制性来去看庙,是在对庙宇没感觉了,千篇一律,又加上我是一个顽固分子,所以到了庙里,我是只站在院子里看绿化,以显示庙宇的绿化都很到位,预示宗教的教民,向草木一样的茂盛。我在院子里转了一下就去看皮影戏了,感觉没有想到有说得那样好看,到感觉闹得慌,自己一个人便出了“修贞观”。等到他们出来,远远的看到有几个人面带不悦,到了跟前我问了其中的一位:“为何不悦?”他说:“进门发牌,免费导游是一个预谋,所谓的讲解实际是为里面算卦人拉客的,那些假和尚胡说八道,说好说坏都要给钱。这不是明着敲诈嘛。”哎,真是没法,一路上防着防着还是让导游给忽悠了。想想中国旅游市场能好吗?所有的兴致,最后让这档子事全给破坏了,这个可恶的导游┉生熟全杀,够黑也够狠!(见本篇所贴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可怜并可恶
后一篇:乌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