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让广告忽悠了

(2006-08-30 09:34:12)
分类: 感悟生活

  这年头什么事最让人头痛,在我看来就是社会交往,简称“应酬”。中国的“应酬”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喝酒,在饭桌上借着酒劲可以毫不顾及地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无论这些想法有多么不切实际,借着酒劲无所顾忌了,最后与对方达成“一致”,皆大欢喜。可是这一切的前提,必须你要有一定的酒量,决不能一杯酒下肚,便昏昏欲睡,不省人事,更不能没酒量硬撑,牺牲自己倒地,扫了大家的“兴致”。我属于“意志坚定型”,虽说酒量不大,但“酒品”被公认为豪爽型,都能坚持,虽然经常发生不知如何回家的情况,但坚持到底,保持一种清醒状态。酒喝多了,第二天感觉非常不好受,心里时常痛恨自己的虚伪,硬撑着干嘛,难受得不是自己吗,自作自受。
  应酬躲不过去,酒也就躲不过,从心里想能有一种药,既能喝酒又能解酒该多好,哈哈,聪明的厂家早就把握了百姓的心理,卖解酒药的真不少,我吃过“海王金尊”根本不管事,也喝过韩国的“醒酒露”,基本上就是一种儿童饮料。前两天,无意中在某报纸的夹缝中,看到一条广告,卖解酒药的,看了广告的介绍,让人心头大喜,这一下终于可以找到真正解酒的药物了。广告是这样介绍的:“RU─21(酒之乐)!冷战时期外国特工专用的解酒丸正风靡欧美。它是目前仅有的不仅能使你久饮不醉,而且还可以消除酒后不是症状及酒精对肝脏和大脑的损害。”我小心翼翼把这条广告剪了下来,利用午休时间按照广告上的地址找到了那家药店,拿出广告给服务员看,服务员满脸堆着笑,从柜台里拿出来给我看,随口对我说:“现在这种解酒药正在搞活动,买三盒,送一盒”。多好的事,当即决定卖六盒,这样可以送两盒。拿着八盒药,美滋滋的回到单位,生怕别人发现,悄悄放到办公桌里面,趁人不在,拿出一盒看了看,打开包装露出药粒,窄窄的一板药,一共有五粒,看看说明写着:“喝酒前十分钟服下,低度酒服一粒,高度酒服两粒,若饮酒中感觉不适,可再服一粒。”看这说明心中窃喜,哈哈,终于有了“解药”的武器了。
  当晚正好有一场应酬,做到席上以后,趁人不注意,把两粒解酒药放到嘴里,装着喝茶把药服了进去,啤酒喝了三瓶,感觉有点晕,心里犯嘀咕,怎么没起效果,是不是服的量不够。我又偷偷去了一片,吃了进去。五瓶酒过后,自己怎么回家的也不知道了。第二天,头昏沉沉,想了一下,没感觉吃了药,酒量有所增加,基本和以前感觉一样,是不是自己用茶水服药,把药力给破坏了?是不是对啤酒不管用?对,下一次喝点白酒试试。上周末又到了一个场合,偷偷服了药后,自报奋勇,要求喝点白酒,在桌的朋友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我解释道:“喝啤酒太撑人,喝点白酒不占地方。”三两三的杯子到满一杯,按“行规”两瓶啤酒对一杯白酒,在座的高人,在谈笑风中两瓶酒喝了进去,为了显示自己的“豪爽”,一口把杯中的白酒一饮而尽,博得在场朋友的喝彩。随后的我可想而知了,感觉是天昏地转,想起身到沙发上趟一下,但身子和大脑已经不协调了,觉得是站起来了,实际上是倒在桌子底下,大家来扶我的时候,自己在想我站着,怎么他们全倒在那里?
  现在想想自己的做法都感觉好笑,明明知道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酒精地接受程度也不同,更专业的说法,个体对酒精酶的分解程度不同,决定了你的酒量。世界上哪有什么解酒药,那只不过是商家的把戏而已,不相信广告的我,真切地让它给忽悠了一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